关灯 字号:小

第 310 章 按什么标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光初晓。
    积善坊。
    祝家娘子既然邀请,宁拂英也就直接上了祝家的马车。
    横竖她是自己一个人——女儿顺顺早就说好了,今日是跟着安定公主一并去学校。
    见宁拂英几乎只是足尖点了一下踩凳,就毫不费力登上了高头大马拉着的车,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说不出的矫捷,祝明乐都有点看怔了。
    再看宁镇将坐在马车里时,也自然而然身形挺拔如青松,实在是……祝明乐再次发出了感慨:看着也太有安全感了。
    本朝的女娘,多少都会一点骑马,祝明乐也曾学过的。但这些年在淮南公府待的,也忘的七七八八了。
    跟宁镇将做了几日的邻居,此时又同车,祝明乐略犹豫了下就放开过去的自己,直接问道:“宁镇将能否教我些骑射?以后若有事出门,骑马或者比坐车方便些。”
    宁拂英当即点头:“当然好。女校与军事学校离得又不远,你没课的时候,尽管去寻我,我教你骑射,便是不为了上阵杀敌,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
    两人在闲聊之余,祝明乐还不忘叮嘱趴在窗口看外面景色的两个孩子:“小心些,别迷了眼睛。”
    “母亲,上阳宫好似话本中的天宫。”
    她们住的积善坊离上阳宫最近,因此出门不久,就能看到上阳宫的轮廓。
    宁拂英和祝明乐闻言一笑:虽是孩子的童言童语,但说的也没错。
    说来上阳宫与其余行宫最大的区别就是,并不是修在深宫重城之内,而是修在皇城与洛水之间的大片高地上。
    其壮丽恢宏,人尽可见——
    之前负责重修此宫殿的韦少监,为何连狄仁杰也弹劾他,也有这方面的缘故:“古之陂池台榭,皆在深宫重城之内,不欲外人见之,恐伤百姓之心。然上阳宫列岸修廊,万方朝谒,无不睹之。”[1]
    言下之意,这样一座壮丽宫殿摆在这儿,会让百姓觉得皇室大兴宫室,影响多不好。
    不过现在,上阳宫变成学校,倒是让人更见圣神皇帝和朝廷,对待人才的看重之心。
    *
    看着外表依旧阔丽的上阳宫,祝明乐便想起自己到洛阳后,曾见过上阳宫学校教室内部的简约(朴素)布置。
    不由就与宁拂英感慨道:“办学是件费钱的事情。”
    “听闻大司徒是与辛相和户部一并,把上阳宫里面的珠宝金银,乃至珍奇花木都折卖了用以办学。”
    “听的我心中十分不安。”
    祝明乐等人到了洛阳后,自然要给圣神皇帝请安,也一并去尚书省见过了大司徒。
    恰逢安定公主也在,便一并拜见。
    说来,祝明乐她们在路上就说好了,这老师的俸禄就不要了——一来,她们不等钱用,二来,能来学校教书,对她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庇护,既如此,怎好再要钱财,也让学校也省一抿子支出,用在旁
    处。
    然而刚提出此事,就听大司徒断然拒绝:“不成。”
    “你们的俸禄职田禄米,每月都是从户部拨出,与国子监的老师是等同的。”
    大司徒似有感叹一般,说道:“付出便要有所得,不要觉得不安,更不要觉得你们受之有愧似的。”
    当时祝明乐大着胆子道:“大司徒,我听说女校里招的学生,只有少半是朝臣家的小娘子。”且这小半里头,还有一部分是她们这些教职工带来的孩子。
    大半倒是‘寻常人家’出身的女娘。
    据说有这两年刚选进宫中的小宫女,也有神都内通过出版署‘自举’的女娘,还有安定公主这些年一直稳定在收养的,被家中卖掉的小姑娘……
    这些女孩子,与朝臣之家的小娘子们的境遇,必是天差地别。
    “若把我们的俸禄,贴补给那些孩子呢?”祝明乐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再有,那些孩子每日如何来上学呢?说来,我们家中都有闲置的马车骡车,可以帮着去接一接。”
    这次不是大司徒开口,而是坐在大司徒旁边的安定公主开口了:“祝娘子想的周到。然既要办学,这些我们也虑到了。”
    “上阳宫内地方大的很。”
    “既然宫外坊间有‘教职工住宿区’,这学校里,自然也安排了‘学生宿舍’。”
    安定公主说过后,还表示她们如果愿意,也可以让家里的小娘子住住宿舍,跟同学们住在一起。
    “再有,国子监的学子都有四季衣裳、粮米、银钱的补贴,我们女校自然也是一样的。”
    “每个学生,基础的贴补是每月是一千一百文。若是在校表现优异,考核成绩够好,还有额外的增补。”
    安定公主说到这儿笑了笑:“相关的具体校规不少,几位老师不必急。等定稿刊印好了,给你们送过去。”
    与大司徒那宛如世外人的气度不同,安定公主看上去十分端凝可亲。
    她温声道:“故而,老师有老师的俸禄,学生有学生的补贴,”
    “诸位安心便是。”
    祝明乐等人这才安心地告退了。
    *
    而说起女校学生的出身不同,宁拂英倒是想起一事。
    她是这几日才到洛阳城,许多事不如到神都近两月的祝明乐清楚。
    论理,李慎修(顺顺)作为安定公主府长史,对女校的各种规制应该是最清楚的人。无奈临近开学日,李慎修忙的脚打后脑勺,也就接了一下母亲,之后就不见人影了。
    以至于宁拂英想知道女校的事儿,还得问旁人——
    “我听说,女校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在一起读书,而是分为三舍生?”
    祝明乐自己是老师,两个孩子也都入校,自然清楚的很。
    “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分为上舍生、中舍生、下舍生。”
    “这一回选入学的近百个学生,如家中有请过先生念过书的,就可以申请参加考试
    ,看看能否直接考入中舍,跳过下舍。”[2]
    祝明乐道:“我看过校规,这上中下三舍,并不看出身,只看成绩——每科的成绩都会量化为学分,当学分考够了,就能够升入上一等舍。”
    “最后,上舍的学生,又可以去考【高等学校】的入学。”祝明乐顿了顿笑道:“自然,还有你们【军事学校】。毕竟,陛下金口玉言,文武要并重。”
    宁拂英听过后,感慨了一句:“这才是广开求学之路,取才不问家世了。”
    而听宁拂英这么说,祝明乐倒是想起另外一事,就道:“咱们看这个法子自然是好的,但也有人家很不满意。”
    宁拂英很快了然:“是有朝臣家的小娘子不愿意?”
    祝明乐颔首。
    “她们倒是也会找道理,提出这【初等学校】既然对标国子监,那么学生的分班也该对标国子监才是。”
    “且她们也‘机灵’的很,直接寻到了也会在学校里兼任老师的上官书令那里。”祝明乐还特意解释了下:“就是大司徒的弟子,如今正在吏部做书令官的上官婉儿。”
    “还不是想把这话直接递到大司徒那里。”
    宁拂英闻言略微蹙眉。
    国子监是怎么分班的,她自然清楚,那就是按照出身来分的——
    最高等的国子学:非得文武三品以上朝臣(爵位得国公以上)的子孙才有机会入学。
    中间的是太学,得五品以上‘实缺官’(爵位郡县公级别)的子孙入内。
    最低的是四门学,也得文武七品以上的官员的子孙入内。而且也只有四门学,对家无官职者敞开了一点点门缝,规定‘庶人子为俊才者’可破格考入四门学。
    也就是说,学子能不能入国子监读书,而入学后又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高度,全看自己命好不好,能不能啃到祖父或是父亲。
    说起命好……宁拂英立刻想起了自家那位。
    毕竟论起能啃的祖父,高宗一朝(甚至延续到本朝),都无人能超过李培根。
    宁拂英又想起了李敬业千叮咛万嘱咐的骆宾王。
    说来,这两人从年少时就不对付,正是在国子监就结下的梁子。
    一个是英国公嫡长孙,每天左牵黄右擎苍只喜欢骑射,读书平平却也能在‘最高等’的国子学里呆着。且就算在‘官二代’云集的国子学里,因英国公的缘故,他也是最顶尖的二代,还是所有人都让着他。
    一个却是出身贫寒,学问再出众也只能在最低的四门学里读书。
    而且,宁拂英听李敬业说过(作为‘宿敌’李敬业非常了解骆宾王),骆宾王连入国子监四门学的机会,都是当年通过卢照邻,把自己的诗文行卷送到了时为吏部官员的姜相那里,才得以入学。
    也是多亏了姜相和时任国子监司业的崔正卿,骆宾王才能时常去国子学和太学旁听学习。
    但这,就加大了他撞上李敬业的几率。
    这两人能对付就
    怪了。
    怪不得掐架掐到如今。
    宁拂英回神后问道:“这件事是如何解决的?”
    这些话到了上官书令那里,莫不是,还得大司徒或者安定公主出面?
    祝明乐笑道:“是太平公主,一句话,就让那些朝臣家的小娘子哑口无言了。”
    没错,正是太平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与婉儿之间没什么秘密,甚至在姜握知道这件事前,太平就先从婉儿处听说了。
    太平的反应是惊讶,真的很惊讶。
    “我都没有论出身要求搞特殊,更没有看不起人——这学校里,居然还有人敢?!”
    要论身份,不得单独给她这位小公主开一座学校?
    太平当即就对婉儿道:“这种小事,何必惊扰姨母和姐姐,让我去问问她们。”
    她直接问到了提出此事的小娘子们脸前。
    我都不做,你们怎么敢的?
    那些自矜出身不愿意与‘庶民’同班的官家小姐,在被圣神皇帝的掌上明珠质问过后,均哑口无言:……好像很有道理。
    确实是无话可说。
    此事就此过去。
    姜握得知后,还单独嘱咐过曜初和婉儿:毕竟出身在此时,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之一,这种观念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这鸿沟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抹去的。
    这些朝臣家出身的小娘子,若只是有自矜自贵的心思,亦或是家里教着她们说这些话的,那还可教。观念不同,心地不要坏,年纪还小就都可以教导。
    但若是仗着出身欺负人,就不可以。
    霸凌,是决不允许的。
    曜初当时就郑重应了:“姨母放心,校规里原本也有相关的事条。但既出了这件事,在开学前,我会与所有老师再强调一遍这个问题。”
    **
    “太平公主啊。”
    听祝明乐说起是太平公主干脆利落解决了这个问题,宁拂英也笑了。
    她也想起了太平公主一件事——
    说来,她们军事学院也是分为初等学习班,和高等研讨班。
    太平公主入军事学院,当然与她这种多年镇守一城的镇将不同。
    公主进的是初等学习班。然而小公主对此事显然很不满。
    宁拂英回到洛阳去尚书省拜见大司徒的那天,就遇到了这位公主去缠大司徒。
    她扯着大司徒的袖子道:“姨母从前只说让我进军事学校,可没说让我进初等学习班啊!”
    在太平看来,她可是亲自管过训过她公主府中女卫的,难道不算是经验丰富的女将?难道不配进入【高等研讨班】?
    再者……
    太平公主带了点委屈道:“姐姐当副校长,婉儿也在当老师,就我自己当学生不说,还是初等班。”
    “我要求不高,姨母让我进军事学校的【高等研讨班】就行。”
    宁拂英当时在旁,看着这位年纪还
    不足二十岁的年轻公主。她生的黛眉凤眼,很是大气明艳的五官——果然,与传说中一样,两位公主,一位生的肖似先帝,一位生的像足了圣神皇帝。
    在宁拂英看来,太平公主,像是一只骄傲的小凤凰。
    但那日,宁拂英亲眼见到了小凤凰倒霉。
    说来,宁拂英去见大司徒的那天,还有一个人在——前任尚书左仆射,如今的三校教导处处长,乐城郡公刘仁轨。
    就见大司徒很快一个乾坤大挪移,把问题抛出去,对太平公主道:“进【高等研讨班】是要考试的,请乐城郡公考你一道题,若是你通过了,就让你进去。”
    说来,太平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她开始入朝的时候,先帝就已经东巡洛阳,而让刘仁轨坐镇长安了。
    所以太平其实是没赶上过,刘相刘仁轨在朝上当家的‘好日子’。
    因此还真初生牛犊不怕虎,去请刘仁轨出题了。
    然而刘仁轨是什么硬核狠人,一点儿也不曾给太平公主放水。
    可怜小凤凰,当场就被考糊了。
    并且,就在公主认命表示愿意先上军事学校的【初等学习班】后,还被教导处处长好好教导了一回,听了足足两盏茶时间的思想教育,什么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等话。
    等终于能走的时候,宁拂英就见太平公主迫不及待跑路。
    而宁拂英坐在窗口处,正好还见廊下站了一位在等着太平公主的女官,生的宛如清雨梨花一般,描摹不尽的秀美文雅。
    是婉儿啊。
    宁拂英不由感慨:当年姜相常带徒弟去英国公府的,那时婉儿还小,如今已然长大了。
    婉儿隔着窗子,向宁拂英见晚辈礼。
    宁拂英就见,太平公主‘逃’出门后,拉了婉儿就走,还道:“今日也太难了,咱们去平康坊听听曲散散心吧。”
    宁拂英:……
    两京都有平康坊,她没记错的话,是出名的风花雪月之地。
    她不由转头去看大司徒:您听见了吧?
    却见大司徒只是含笑,与同样惊了一下的乐城郡公,说起了朝政之事。显然是听到了,但没什么表态。
    宁拂英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茶盏:说来……平康坊,她也还没去过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极道武学修改器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穿书之我在霸总文里当助理 东晋北府一丘八 欢迎光临能力商店!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捉妖 永噩长夜 (综历史同人)[秦]想当国师的我却成了太子 诸天从小阴间开始 全民领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神魂丹帝 千面之龙 [星穹铁道]星际和平公司入职指南 太古龙象诀 大雨落下的瞬间 海贼×小动物√ 霍格沃兹的渡鸦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