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小张啊,你们好好谈,如果还有什么要求,你可以找我!”
张和感激的送方院长离开,但是他知道,这次如果再不成功,就算再找方院长估计也没什么用了!
落座之后,张和就再次说明了来意。
“哦,张博士准备出多少?”
何建国说话向来开门见山,趁着扶桑人在场,他也好坐地起价!
而那两名扶桑人看到张和来了之后,明显脸色就很难看,都是做生意的,何建国心中怎么想,他们也很清楚,何建国那完全是狮子大开口,虽然对那个乌龙茶配方感兴趣,但是他们怎么可能花那么大的价钱去买一个还不知道前景怎么样的配方呢?
“何厂长,既然今天你这里有客人,我们也先走了!你说的那个价格我们真的做不了!”一名扶桑人用蹩脚的中文说道。
何建国见对方还是坚持拒绝自己的开价,也不再挽留了,反正这里还有一个张博士,随即就起身送二位出门。
“既然是这样,那我也不强留了,期待我们下次的合作!”
扶桑人走了之后,何建国又笑眯眯的走回来看着张和递了一根烟过去。
“唉!扶桑人就是难缠!”
何建国此时倒是十分客气,他看着张和就觉得很熟悉,但是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于是就先与张和拉拉关系。
“就是,河间清源乌龙茶的配方可不能便宜了外人!”
张和顺着何建国的话也开始打哈哈,现在只有二人,既然这个何建国愿意先熟络关系,再谈收购配方的事情,张和自然十分配合。
闲聊了几句之后,他才明白,原来这个河间清源乌龙茶的配方是何建国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是一个祖传配方,同时传下来的还有一家不小的制药厂!
他爷爷那一辈是做中医的,最后才研发出了这款饮料配方,但是喝起来有些药味,这个何建国也生产了一些,但是效果不好,最后就停产了。
药方一直存在厂子里,没想到扶桑人找上门来就要买,何建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意识到这款配方可能很值钱,就开了价格,但是对方嫌高,一直没谈拢!
“张博士啊,我看你是方院长介绍来的,也不把你看外,我也是没办法啊,我这个松江制冰厂效益眼看不行,那边的制药厂也拿不到大药的单子,就指望这配方卖点钱救命啊!”
张和也明白,何建国能把这些告诉自己,除了信任无非就是让自己多出点,但是自己一来没那么多钱,二来他的厂子也不是钱就可以解决的!
“何厂长,你这个配方我是很有购买意向的,但是你的两个厂子可不是光靠钱就可以解决的吧!”
“哦?此话怎讲?”
何建国一听来了兴趣,对面可是专家博士啊,看看他怎么说。
“这样吧,我可以帮你两个厂子制定一份远景规划书,保证一年内可以盈利,你将配方便宜卖给我怎么样?”
规划书?便宜卖给他?何建国好像想起了什么,他眯着眼睛仔细的大量着张和,突然站了起来!
“你……你是那个张和?”
“我早该想到,你不是一个学生吗?怎么又变成海归博士了?”
现在的何建国脸上不仅仅又惊讶还有愤怒,他可不相信一个中学生年纪的人会有什么名堂!
“何厂长,你听我解释……”
“不用解释了!”何建国还没等张和把话说完就打断了他,“我不管你和那蒋总什么关系,也不知道你耍了什么手段让方院长引荐你过来,我可不想和你再谈什么!”
张和知道自己被人识破了,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扔在桌子上。
“何厂长,不要以貌取人,如果我不是真材实料,那两位难道看不出来吗?”
“这是今天的报纸,上面有我发表的一篇文章,你看看吧,如果这你还不信,我就没话说了!”
张和此时的态度开始强硬了,一直好好和对方说,换来的是一次次的不信任,看来只能拿出证据让对方信服了!
何建国见到桌上的报纸,将信将疑的拿了起来,经济早报!这可是云海市经济学方面最权威的报纸啊,虽然上面写的他一知半解,但是文章后面的署名他可是知道的,真是是这张和!
蒋总和方院长可都是大人物啊,他们的眼光难道比自己还差?自己开价过高,扶桑人不同意,终究原因还是为了救厂子,如果这个张和真的能救厂子自己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此时的何建国开始动摇了!他又开始打量张和,看来自己误会这个年轻人了,他可能真的有着不同常人的才能!
心中所想,口气也变得温和起来。
“小张啊,不是我不相信你,我也是没办法,刚才也和你说过了,我现在这个情况,你让我怎么办呢?”
见到何建国这么说,张和心中一块石头落定,看来对方动摇了!张和掏出了烟递了一根过去。
“何厂长,就算你不相信我,也该相信蒋总和方院长的眼光,我现在就可以给你立字据,如果你按照我给你的规划书,我保证一年,你两个厂子起死回生!”
“这样吧,你先把规划书给我,再给我几天时间考虑考虑!”
何建国毕竟还是有些狡猾的,就算对方是方院长带来的也不能单凭几句话就把配方给人家吧!
张和自然也明白何建国的顾虑,当下就答应了下来,在何建国的介绍下他也渐渐的详细了解了两个厂子的具体情况。
回到小旅馆,张和就开始着笔何建国厂子的远景规划书!
整整一天时间,张和拟出了两份大纲,又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和同样不会写的太详细,谁知道何建国会不会又拿去给别人看,要是人人都会了,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将这两份大纲交给了何建国之后,张和才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而何建国自然不会放心,一来张和毕竟太年轻了,二来自己也不太看得懂这两份规划书的内容,于是四处的找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