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69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哪怕这个时代的人,都觉得胖一点,那是富泰相。
    可问题在于,李公公是喝的胃难受了。
    这等补品,汤品什么的。
    李公公觉得她消受不起了。
    “谁送的?”
    正统帝问了一话。
    “永寿宫的裕贵妃娘娘。”
    李公公赶紧的回了话。
    “赐给你了。”
    正统帝交待了一句。
    李公公能如何?
    心里差点成了苦瓜脸,可面上还要躬身谢了话。
    怀着一种吃药的心情,李公公喝下了补品汤。
    这一日。
    正统帝似乎心情好些。
    于是,他吩咐了话,道:“今晚,朕去永寿宫用晚膳。”
    李公公得了皇帝的交待,自然差人去了永寿宫报信儿。
    永寿宫。
    玉荣得了小黄门的报信,自然给了赏。
    永寿宫的宫人们,人人都不傻。
    这等时候,都知道各司其职的。
    秋兰是玉荣身边得用的。
    现在更是自梳做了管事嬷嬷。
    于是,一些小小的安排,玉荣也是在慢慢的放权。
    秋兰倒是谨慎的性子。
    这晚膳的菜单子,她按着一些旧例,这拟定了以后,还是交给玉荣过目。
    玉荣瞧了。
    她很满意,笑道:“你做事,本宫放心的,就如此吧。”
    晚膳拟定好了。
    这当然还有消食时,可以看的戏曲。
    玉荣自然是提前的,又是拭看了。
    要在正统帝面前过目,玉荣自然是要让下面的人准备好。
    这来回的排练。
    这真不是事儿。
    这不求多大功,那一定不能犯了错。
    在晚膳前呢?
    玉荣去了偏殿。
    她去瞧了四皇子司马礼。
    “礼哥儿。”
    玉荣瞧着,在小桌前,认真练了字的儿子。
    真是一个小大人模样。
    却又是小小的婴儿肥的脸蛋儿,真是讨人喜欢。
    对于这般模样像极了自己的儿子。
    玉荣是喜欢的。
    听着母妃的喊。
    司马礼是写完了一个字。然后,才是起身,走到玉荣跟前,给玉荣行了礼。
    “好孩子。”
    玉荣夸了话。
    “来,让母妃瞧瞧礼哥儿练字,练的如何?”
    玉荣对于三岁半的孩子,那是真心喜欢。
    瞧瞧,才一个三岁半的孩子。
    哪怕识得的字,真的很少。
    可这孩子也有法子与你交流的。
    司马礼是会画了画儿的。
    那画画儿的水准,还不错。
    能精准的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玉荣瞧着儿子是真聪慧。
    就是,可惜了。
    转念又一想。
    一个有疾的皇子,其时,也可以避开一些皇家的事事非非。
    现在皇子们还小。
    皇帝正是丰华正茂。
    等将来呢。
    等皇帝寿数大了,太子正是年青?
    光想想,就是一场关于皇家父子之间的矛盾,那肯定会发生的。
    只是严重的程度,这要看了皇帝的心思。
    “……”
    不能说话。
    可三岁半的小娃娃,已经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他拿了自己的画本。
    那是空白的纸张订成了一本。
    这是司马礼表达了自己意思的工具。
    一个哑巴皇子。
    这一个戳儿,已经落了司马礼的身上。
    宫里宫外的,只要是消息灵通一点儿的,也是知道了。
    可这一位皇子有疾,真不是天生,这是后天的。
    一场高热。
    在许多人看来,就是可惜了。
    可在玉荣看来,能捡回了性命。
    其它的,不那么重要了。
    至于复仇。
    那肯定的。
    目前不过是积蓄了力量。
    玉荣与四皇子礼哥儿这是母子交流了一些话。
    还是谈得挺欢快。
    哪怕是一个人讲,一个比划了。
    小孩儿比划不清楚时,还是拿笔画了画画儿。
    等着从偏殿出来。
    时辰已经过了许久。
    这一晚。
    正统帝来了永寿宫。
    玉荣已经哄睡了小孩儿。
    小孩儿睡得早。
    当然,也是正统帝来得晚。
    正统帝驾临了永寿宫。
    玉荣行礼问安。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平身。”
    正统帝搀扶了玉荣。
    二人落了坐。
    这时候,倒不多谈了。
    玉荣只是交代了秋兰,是吩咐了可以上膳。
    毕竟,时辰真不早了。
    按着玉荣往常的习惯,这已经用过了晚膳。
    用膳。
    正统帝瞧着是他喜欢的菜色,倒是神色颇是高兴。
    玉荣是饿得慌,比平日里,还是多用了小半碗的饭。
    膳罢后。
    二人是消消食。
    玉荣笑道:“新排了戏曲儿,不若圣上品品?”
    玉荣提议了。
    正统帝听了,没意见。
    新戏曲。
    这自然是新的开始,新的故事。
    “这一出戏曲叫什么名?”
    正统帝跟玉荣问了话。
    “叫《聚宝盆》。”
    玉荣笑回了话。
    “能称一声聚宝盆,这倒是有意思。”
    正统帝有点兴趣了。
    皇帝也缺银子使。
    这天下间就没有不缺银子的人儿。
    哪怕是家财万贯,也会觉得钱不够使唤。
    越有钱,就越是觉得还缺钱。
    “……”
    戏曲开始了。
    这一出戏曲,唱了《聚宝盆》,实则说的还是行商事。
    只是这不是普通的行商事。
    而是海商。
    这一出戏曲。
    说的就是一个贫寒出身的少年,如何贫困到了差点卖了自身。
    最后,为了活命,为了让家人有一口饭吃。
    拿了海商的安家银子,随商船出海,做了水手,那一路南行去见识了海外的风光。
    想起家。
    若是穷,能如何?
    只能靠变异。
    这变异了。
    自然就是开窍。
    穷小子,不走了搏命路,哪来什么富贵可言?
    海商。
    又或者为良时,就是海商。
    做恶时,就是海盗。
    这一出戏曲。
    当然不是一下子能唱完了。
    这可有好几折。
    连唱了两折。
    正统帝听出了一些意思。
    “海外倒也有趣。”
    正统帝说道:“朕也瞧着,海外的一些货物,到了咱们大魏朝的土地上,也是特别值钱。”
    “商贸,互通有无。”
    玉荣笑道:“妾就让人打探过。那些海商自然是把海外值钱的运回咱大魏朝的土地上卖了。可这值钱,是要来了大魏朝。在海外当地时,那价格就未必真值钱。”
    “就像是咱们的茶叶、瓷器。真到了海外,肯定也是翻了几翻的值钱。这越是离着大魏朝远了,可能就越是值钱。莫说翻几翻,翻十几翻,妾都觉得可能。物以稀为贵。”
    玉荣就是讲了一些随口的话。
    当然,不可否认的。
    玉荣也是盼着朝廷重视了海贸。
    比起陆路的贸易。
    其时,海贸的话,也是有利的。
    陆上,海上,这可以两边都得利,都开发。
    特别是走向海洋。
    这可能开拓了更多的土地。
    当然,这有一个前题。
    就是朝廷真重视了海外的土地。
    若不然,一切白搭。
    谁让读书人啊,都是清高,未必看得起那些蛮夷什么的。
    要玉荣来看。
    蛮夷什么的固然讨厌了。
    可海外的土地一点儿也不讨厌。
    人活着,生了子,子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土地搁那儿,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不能生子儿。
    可人啊,就不同。
    这子子孙孙多了,这地可能就不够分啊。
    当然,玉荣想得多。
    可她不能提。
    正统帝也未必乐于听了。
    就是偶尔想表达一下想法。
    玉荣也得拐一拐弯了。
    用一种乐子的法儿,那是委婉一些的表达。
    “赏。”
    正统帝的话,打断了玉荣的胡思乱想。
    正统帝说道:“这戏唱得不错,朕听着舒坦。你等皆有赏。”
    正统帝发了话。
    自然这些人都得了赏赐。
    这一晚。
    正统帝宿在了永寿宫。
    接下来。
    许是从永寿宫这儿起了一个头。
    正统帝倒是慢慢的宿于后宫。
    至于玉荣这儿,这圣宠又是淡了下来。
    明明似乎拔了头筹。
    可后面显示了,她的后劲儿不足。
    这要论了现在最风光的,就是最得圣宠的良嫔。
    夏过,秋来。
    这一天的秋。
    天气不错的,皇贵妃邀请了后宫的嫔妃们吃了蟹黄,赏了秋菊。
    这一回的赏菊宴。
    倒是让皇贵妃办的热闹。
    当然,除了后宫的嫔妃们参加了。
    皇太后也露脸了。
    就是一众的公主、皇子们,也是参加了。
    要说凑数儿的,就是三公主,这一位露了一个脸儿,就是让奶嬷嬷抱回寝宫。
    跟三公主一个待遇的,就是四皇子。
    这当然是玉荣求了话。
    正统帝体谅了这一个小儿子。
    倒也是同意了。
    于是,赏菊宴。
    这一回,正紧留下来的公主皇子们,自然就是长公主、二公主,以及太子、二皇子、三皇子。
    长公主今年十岁,二公主今年九岁。
    太子今年九岁,二皇子今年八岁,三皇子今年五岁。
    这几位皇女皇子们,年岁瞧着都是少女少年郎。
    特别是长公主这儿,玉荣可是知晓着,惠贵妃都有心给长公主提前相看了驸马。
    皇家的公主愁不愁嫁?
    有点儿愁的。
    皇家的公主肯定不能嫁的差了。
    这未来的驸马爷,这家世背景得出挑,人嘛,也不能太差。
    可当了驸马后,这官位上要受了影响的。
    这前程瞧着,就是一个清贵的闲职。
    对于有报复的男子而言,对于一些求上进的家族而言,这等公主下嫁,就未必是好事。
    特别是公主下嫁。
    那可是有公主府,这跟婆家压根儿不住了一块。
    公主是自在了。
    可对于婆家而言,这是头顶一尊大神压着。
    在这等婆母权利大。
    能给儿媳立规距的时代。
    这娶一位公主儿媳,这自然是国礼在家礼前。
    婆母的权利,这自然而然的,就是被礼法给压下去了。
    惠贵妃膝下就一个女儿,肯定心疼了的。
    赏菊宴。
    这一场皇家的小宴,自然是热闹的。
    正统帝心情不错,还是让皇女皇子们做些小诗。
    这也算是一点儿乐子。
    对此。两位公主里。
    长公主那是挥笔就来。
    倒时二公主有点儿小腼腆,诗是写不出来,可是画了一幅秋菊的画儿。
    正统帝一瞧,就笑道:“你们姐妹二人干脆一人做诗,一人做画,倒是相配得宜。”
    长公主一听后,笑道:“得父皇一话,我和妹妹一定做一幅画,提一首诗,还得赠了父皇。父皇瞧着好了,可要赏了我和妹妹。”
    “好。若是朕瞧着好,一定赏了你们姐妹。”
    正统帝是高兴的。
    两个女儿,一个大方得体,一个温柔敦厚。
    皇帝有过滤镜的,这看了自家的闺女,自然是哪看哪儿好。
    大公主是一个备得父皇宠爱的。
    于是,她就是拉了妹妹,二人一起嘀咕起来。
    真是做了一幅画。
    二公主也是认真了。便是大公主也是给妹妹帮衬了。
    秋菊图。
    真是要了秋意,也是得有一点儿神韵的。
    可惜,两位公主的年岁终究浅了些。
    这画儿,还是缺了一些经验与人生的阅历。
    哪怕是笔触也是嫩了些。
    可正统帝瞧着,还是满意的。
    大公主提了一首诗。
    正统帝看了,也是满意。
    “秋来桂宴满庭芳,酒乐佳节全欢喜。”
    “画卷绘上小丹青,馨香一片女儿情。”玉荣还是轻声的,念了这一首大公主做的小诗《秋菊赏》。
    要说多好?
    真不是。
    可大公主才十岁。
    这是公主的一片心意,正统帝很高兴。
    “爱妃,你教的好。”
    正统帝还是给惠贵妃赐了一盏酒。
    惠贵妃饮了。
    至于刘嫔这儿,正统帝也夸了二公主,夸其画绘的好。
    至于赐了刘嫔什么?
    没有的。
    不过,大公主、二公主这两位皇女,正统帝还是赏赐了的。
    公主们有丹青献上,有提诗献上。
    太子、二皇子、三皇子这儿。
    三皇子明年才是年满六岁,到时候,才可能由得正统帝安排正式的进学。
    如今正式进学的是太子、二皇子。
    这二人都是读了几年书。
    正统帝在这时候没考校了儿子。
    正统帝只是夸了三个儿子。特别是对于太子,更是多有夸赞。
    为何?
    太子很得趣。
    一直是没摆了储君的谱。
    对于二皇子、三皇子还是挺亲近的。
    这让正统帝看来,这是有长兄风范。
    三皇子在皇太后眼前长大的。
    此时,自然有皇太后唤了话,那就凑到了皇太后的跟前。
    这等情况。
    太子瞧了,神色之间,闪过了一瞬间的变幻。
    太子的眼中,似乎有些羡慕?
    二皇子嘛,倒是性子有点儿闷了。
    跟他的生母丽嫔得宠时,那是完全不一样了。
    玉荣可是见过了,丽嫔得宠时,二皇子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嘛,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玉荣觉得,如果丽嫔还活着,怕是要心疼自个儿的儿子吧?
    当然,玉荣不会烂好心了。
    玉荣的心眼儿,也挺小的。她真要心疼了小娃娃时,她会优先的在意了自个儿的贤哥儿、礼哥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八零家属院来了新嫂子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终极火力 牧者密续 天倾之后 我妈是过气影后[穿越]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太一道主 错把恐怖游戏当乙游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开局一座核心舱 听到乖巧妻子心声后 退圈后养大熊猫幼崽爆红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海啸末日,但我是海洋之主 冷浸星 坐忘长生 我看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