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统十九年,八月末。
东宫的两位良娣生产,这等消息自然报了各宫。
乾清宫。
玉荣在批了奏章,小黄门一报上来。
她便是知了。
“差人请太医去东宫。”
玉荣对沈德子说道:“一有确切的消息,一定差人来禀报本宫。本宫还等着东宫的太子添丁喜讯。至于圣上那儿,等着添丁之喜一起报于圣上吧。”
玉荣这般吩咐了。
沈德子自然应了诺。
正统帝现在很忙碌。
皇帝忙碌修仙。
对于凡尘里的事情,自然问的少了。
在玉荣看来,那是皇帝握了实际的权柄。对于朝政,皇帝有点放心。
又或者说,有些传言的压力。
皇帝还是有的。
这些年里,后宫一直没添了子嗣。
不管皇子皇女,一直没有一丁点的消息。
皇帝又不是独宠皇后。
哪怕坤宁宫皇帝歇的时间多些。
可到底皇帝是爱美人,亦爱江山的。
这不,后宫的嫔妃们,只要美貌在及格线以上的,当然,这里的及格线,那是皇帝的标准。
在玉荣瞧来,那些依然容貌美丽的。
皇帝还是乐于宠爱。
玉荣不吃醋。
一些只会得了皇帝宠爱,与她分些薄名。
哪怕有圣宠,又不会再添了皇嗣。
玉荣很淡定的。
真有人得宠,她跟皇帝一样的心情,都是宠爱了。
那些赏赐,皇帝给了的,她这一位皇后也不会少了。
总之,贤后的美名,玉荣一定是握了手里的。
哪怕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一个假贤惠呢。
那至少,面上还是那么一回事。
于是,皇后在后宫里的权威,还是非常重的。
毕竟,皇后都能替皇帝做朝廷上的主儿。
这等权柄,能不惹人眼吗?
后宫中,没哪一个嫔妃,是哪在皇后跟前动一点儿的毛病。
玉荣瞧见的,就是一片和谐。
当然,玉荣瞧不见的地方。
肯定还有阶级,还有相互的鄙视链条。
可那又如何?
这些潜规则,哪朝哪代都有。
玉荣就不多管闲事儿。
只要她的治理下,后宫保持了表面的风平浪静,她就满意了。
人嘛,人多多,岂能没江湖?
说白了,就是利益这么大一个馍,有人吃多了,有人必然要少吃。
分蛋糕的刀子,玉荣已经拿了手里。
她当然也得给下面的人,那一些小小的权柄。
哪怕是虚荣,也能安慰人不是吗?
“奴才遵旨。”
沈德子应了话,就去办事儿。
倒是玉荣这儿,她更想看的,还是一个结果。
东宫那边嘛,现在有一点儿不安份。
玉荣知道的。
皇帝在首辅一事上,还在拿捏了。
东宫已经有了动作。
偏偏玉荣瞧着,皇帝是默许的。
皇帝默许了,玉荣当然就不会跟皇帝做对。
她只是在想了,也许她之前做的还不够。
也许东宫这一位太子,早点打压下去的好。
太碍眼了。
对于自己的儿子。
玉荣最近关注的少了些。
到底她在忙碌了朝堂上的事情。
朝堂上的一切,她更关注了。这些权柄,皇帝给了。
给了,就不是说,一定是她的。
这些权柄,皇帝分下来。
她能拿捏住了,才是她的。
若不然那些辅臣们,一个一个不是吃素的。
那些人,才是人老成精。
个个都老狐狸,不讲什么聊斋的。
这些人啊,只讲利益。
只讲得失,讲家族的前途。可以说,朝廷的大局,在他们的家族前途后面。
人心得失。
那自然是私心在前。
沈德子离开了。
玉荣搁了笔。
她揉一揉眉心。
这时候,有点儿累。
那一种乏。
她感觉的到。
可她不能让自己觉得累。
因为,一切都是她自个儿争取来的。
好不容易得来的。
岂能舍了半分?
“也盼着老三、老四两兄弟,早些能为本宫分忧吧。”
玉荣想着儿子们,又是笑了。
对于能上朝听政的两个儿子。
玉荣在意的。
小五司马逸的性子,就是一个爱玩的。
这孩子不好学习。
所以,玉荣也不逼了孩子。反正,对他没啥大的期盼。
至于两个大的孩子。
现在成家立业。也不能说是孩子,而是少年郎,是男子汉了。
对于老三、老四。
玉荣是有期盼的。
若是兄弟同心。
老三能上位,老四便是一个最好的帮手。
老四是聪慧的。
可惜了……
当然,莫名的,玉荣还是小小的松了一口气。
因为,兄弟二人没得争。
这一个时代,讲的是一个嫡长制。
嫡长制,那是千年以来,历朝历代提倡的。
不为别的。
这般也能够减少些承继家业上的纷争。
兄弟阋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
现在老三、老四两兄弟,在玉荣的眼中,就不会在最根本的问题上,那是闹了大矛盾。
若有其它的矛盾,再是如何?
至少,都能解决的。
在皇家,唯那一把龙椅。
一旦与它有关了。
那么,哪怕是父子,也可能是反目成仇。
“太子……”
玉荣呢喃了两个字。
她的心中,还是盼着自己的儿子是太子。
东宫。
太子守了产房外。
对于太子的两位良娣。
这生产了,还是凑了一起。
太子妃有点忙碌的。
毕竟,两人的腹中,可都是皇太子的子嗣。
这般一直熬着。
产房里,一直没一个明确的动静。
这生产了,还是头胎。
皇太子妃也是过来人,知道没那么快。
等着晌午时。
皇太子亦是归来。
这孩子还没出生。
“殿下。”
太子妃一瞧着太子,忙是行一礼。
“情况如何?”
太子问了话。
“产房里的嬷嬷讲了,还需得一些时辰。”
太子妃给了答案。
“嗯,辛苦太子妃了。”
太子回了一句。
“份内之事,不辛苦。殿下在朝堂上,还有要事。两位妹妹这儿,我盯着便是。殿下,您这会子可是用过午膳了?”
太子妃问了话。
“陪父皇用过。”
太子回了话,道:“刚从父皇那边过来。你不必担忧孤。倒是太子妃你可用午膳了?”
太子妃此时,才是感觉到了一点子饿。
“尚未。”
太子妃回了话。
太子眉头一动。
“你不必如此,身体重要。既然你未用膳,孤陪你再一起用一些吧。”
太子提议了。
太子妃自然不拒绝。
于是,两位良娣生产。
便由得太子妃安排了陪嫁的嬷嬷盯紧了。
她则与皇太子一起去用了午膳。
简单的用了些。
太子、太子妃不是享受了口腹之欲的。
二人用罢膳后。
太子说道:“今日累你辛苦,瞧着你午膳,用得也不是太香。”
“胃口浅了些。”
太子妃回了话,说道:“可能还不太饿。”
“糊说。”
太子摇摇头。
“你这哪是不饿?你是饿过头了。瞧着这时辰,比你往常用午膳的时辰,可是晚了不少。”太子又不是不知道太子妃作息时间。
此时一提。
太子妃也是愣了一下。显然,皇太子对她的关心,她是受用的。
用罢膳后。
皇太子、太子妃一起去坐镇。
关于两位良娣那儿。
还是没一个确切的消息。
再是待,等着皇太子要离开,准备去衙门里时。
“哇哇……”
婴儿的啼哭声,从产房里传来。
先与太子、太子妃报喜的,是陈良娣。
“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太子妃娘娘,陈良娣生下了一位小郡主。”
包裹好的小婴儿,让产婆是小心的抱了出来。
一道了贺喜的话,产婆就是恭敬的跪了,双手捧着小小的婴孩儿。
太子瞧了。
太子妃当场就是说道:“赏,诸人皆赏。”
太子瞧小婴儿。
这不是他头一回当爹,自然也是发了话,与太子妃一样的意思。
当然,在心中,太子还有点小失望的。
毕竟,这是一位小郡主,而不是一位小皇孙。
对于太子而言,他还是缺了儿子的。
毕竟,他就是一个嫡长子。
太子妃此时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哪怕她也懂,为了太子的前程,一定要拉拢了两位良娣的娘家。
可太子妃的心中,还是盼着她能多生儿子。
两位良娣嘛,最好全生了女儿。
又或者,她也知道的,她们总归还是会添了子嗣。
最后,是儿是女?
这要看了天意。
陈良娣这边报了喜。
太子、太子妃要赐赏。
就是这般时候。
又有婴儿的啼哭声,在东宫响起。
不肖片刻。
那安良娣的产房中,产婆也是抱着包裹好的小婴儿。
那是来给太子、太子妃报喜。
“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太子妃娘娘,安良娣生下了一位小郡主。”
产婆的话,说的喜庆。
其时,太子听了,也是高兴的说了,重赏。
太子妃当然一样的话儿。
可心中,两人的滋味各不同。
太子有点小失望。
两个良娣都生了,结果全是生的皇孙女。
这能不让太子失望嘛。
倒是太子妃的心中,松了一口气。
哪怕这两位良娣在未来,那是生了皇孙。总归,跟她的儿子的年岁,拉的越长越好。
如果一样的年岁。
再是一般长大。
就怕这样的皇孙,会对兄长的位置,起了觊觎之心啊。
这一点子道理,太子妃知道的。
乾清宫。
玉荣得了报喜的喜讯。
“好,东宫添了两位皇孙女。倒是双喜临门。沈德子,差人去给圣上报喜。”
玉荣这般说了话。
她又是跟身边的秋兰说道:“秋兰,备两份礼物,赏去东宫。是本宫给两位小孙女的礼。”
“诺。”
沈德子,秋兰自然皆是应了话。
玉荣这边知道太子添了两个女儿,两朵金花嘛。
她是高兴的。
说到底儿,皇帝还是在意了太子。
所以,如果太子多子多福的。
那到底让她的心中不太舒坦。现在的结果很不错。
玉荣可怕着,皇长孙是东宫家的。
那么,皇次子,三皇孙什么的,还是由她的儿媳添丁进口的好。
想一想,她都两个儿媳了。
玉荣很盼着,早些吃了孙孙的喜庆酒。
后宫的嫔妃们。
在此时,自然也知道了喜讯。
大家很镇定的。
除了一宫主位娘娘,那会差人去道喜。
其它的小嫔妃们,可没那一等的资格。
景仁宫。
惠贵妃就是淡然处之。
毕竟,只是皇太子添了两个女儿,算不得多大的喜。
如果是添两位皇孙,那又不同。
“本宫要送了礼,高妹妹,四公主这儿,可也得添两份。毕竟四公主可是两位皇孙女的亲姑姑。”
惠贵妃的目光,那是瞧了高才人。
“全听娘娘的。”
高才人是随惠贵妃拿捏的样子。
当然,惠贵妃是知道的。
高才人有点儿本事。
若不然,哪能生下四公主?
她这般说话,还真就是提醒。
倒是四公主笑道:“多谢贵妃母的提醒。儿已经给两位小侄女备了礼物。算不得什么贵重的,全是儿的一片心意。”
四公主能备什么礼物。
不外乎,就是自己做的女红。
给两个小娃娃,那是给两位小皇孙女,二人都备了小帽子和小鞋子。
四公主还让宫人呈上来,给惠贵妃亲自掌掌眼。
惠贵妃瞧了,说道:“好,好女红。”
“高妹妹,看来你是用心了。四公主的女红,确实是越来越进步。看着手巧。”
惠贵妃夸了话。
“四公主这般灵巧,也是她自个儿多翻的努力。妾不敢添功。”
高才人赶紧的回了话。
四公主就是满脸的温柔笑容。
惠贵妃瞧了,也是笑笑。
这要送了东宫的礼。
惠贵妃自然差了心腹去送。这一起送的,就是四公主的心意了。
东宫添喜。
宫中是要热闹的。当然,这热闹的时候,自然是洗三那一天。
哪怕皇孙女。
洗三也是要热闹一翻的。
不过,这两位皇孙女撞了一起。
总归,这洗三的气氛,也是要分一分。
东宫。
陈良娣、安良娣算不得主角。
在洗三时,这两位小皇孙女才是女主儿。
这两位良娣,自然在产房里坐月子。
二人的亲人进宫了。
陈良娣这儿,进宫的是她的祖母、母亲。
她的祖母是陈次辅的嫡妻陈老太太,母亲亦是诰命在身的官太太。
陈良娣这儿,陈太太自然是少言少语。
真正与陈良娣说话儿的,还是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一辈子的老封君。
夫君是人上人。
她呢,也是享受了一辈子的福气。
倒是孙女这儿,瞧着在宫里的日子,也是让府上担忧的。
“你这一胎生的皇孙女,也莫挂念什么。先开化,后结果。”陈老太太是过来人,还是宽慰了孙女。
“嗯,孙女明白,老太太是一片慈爱。”
陈良娣打小在祖母跟前长大的。
这说起来,跟祖母亲近。跟母亲的感情,到底隔了一层。母女二人相处少了,总归,这相互之间的亲近就是差了那么一些。
“好,你想得通,那便是好。你还年轻,来日方长,只要能生,总归能生了皇孙。”
陈老太太瞧着孙女的情绪不错。
她这心中就是搁了一块大石头。
对于陈良娣,陈府是在意的。
毕竟,这是太子宫中的侧室。
一旦太子登基。
不说肖想皇贵妃,一个贵妃位置,还是可以想想的。
对于未来的贵妃娘娘,还可能诞下了流着陈家血脉的皇孙。
陈府上,能不在意嘛。
这一回,生的是一位皇孙女。
陈府上下,要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当然失望了。
可到底不敢在陈良娣跟前,是伤了良娣的心。
这边陈府在跟陈良娣打打气,说些好话。
安良娣那儿,与她说话的是她的母亲永安侯夫人。
永安侯夫人倒是爽利的性子。
当然,女儿在宫中的形势,她也有些清楚。
“你这一胎平安生下来。也是福份。”
永安侯夫人摸一摸女儿手,那是笑着说道。
“女儿累母亲担心了。”
安良娣那是与母亲说了心底话。
她是知道的,她在宫中,想是母亲一定担忧了她。
“能不担忧吗?”
永安侯夫人说道::“当初,我就不同意你参加了选秀。”
“府上的男儿无能,岂能让女子进宫搏了前程。这般无用的男儿,就是你的兄弟,母亲也要骂一骂的。”
永安侯夫人知道的,这做了侧室。
哪怕是皇家的妾,那也不容易的。
特别是东宫呢,里面还有一位出身高贵的太子妃。
这太子妃的膝下有一位嫡长子。
女儿这日子能不憋屈吗?
“母亲,女儿一切安好。倒是府上一切,一直多累母亲操劳。”
安良娣笑着说道:“父亲那儿,待兄弟们也是多加的管束。到底他们是男儿,与女儿不同。母亲不必多骂了兄弟们。”
“有兄弟们多心疼我这宫里的姐妹,我在宫中就是背后有了靠山。”
安良娣自然知道的。
她的家族,就是她的靠山。
瞧瞧怀孕后。
她与陈良娣二人这儿,太子妃也是花了心思的。
安良娣可是瞧了出来。
太子想拉拢了她与陈良娣的娘家。所以,太子妃也在帮衬了,她们护胎的。
“你啊。”
永安侯夫人伸手,那是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
她道:“你啊,从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
永安侯夫人瞧了四周。
这屋中,就是母女二人说了体己话。
永安侯夫人是凑了女儿的耳畔,小声的说道:“母亲真担忧的。特别是皇后娘娘能在朝堂上做什么二圣称尊。”
“唉……”
永安侯夫人不知道继续说什么。
有些话,不说出来,是一个人都明白担忧什么。
“母亲担忧东宫的处境吗?”
安良娣小声的说道。
“嗯。”
永安侯夫人点点头。
“咱们是勋贵,在军国有些旧关系。你父亲与为娘的讲过。圣上清理了好些人,那都是承天府与京都中,有些实权的。那些人与东宫有干系。”
永安侯夫人倒底还是把消息透给了女儿。
这等大事。
永安侯通过旧关系知道后,是害怕的。
皇太子想拉拢了妻族。
永安侯府却是迟疑了。
皇帝的态度不太明朗。
勋贵跟文臣不同。
勋贵,特别是开国的勋贵。那爵位大多数都不是不降等的世袭罔替。
这等与国同休的情况下。
他们盼的,自然是皇权永固。
毕竟,他们的富贵,跟皇家绑一块儿。
同样的,他们与不想掺合太多的从龙之功。
这顺风车搭一搭无妨。
可若是掺合深了。
还是可能影响了家族的利益。
这,就要考虑考虑了。
现在东宫的局势,就是那般的不明朗。
以及有点暗中的隐忧深深。
“母亲,消息确定吗?”
安良娣的眉头皱了起来。
“真是几辈子的老交情。咱们这些开国的勋贵府上,哪能没有些旧关系?”
永安侯夫人说道:“一般人肯定打探不到。便是打探到了,只以为是升官。又或是办差出了错,让圣上给撸了官帽子。”
“可你父亲是仔细的走了旧关系,确定了。真与东宫相关。唉。”
永安侯夫人说的肯定。
说话小声,可心中的叹息,那是掩不住。
安良娣当然听懂了,她娘话中深意。
府上是怕了。
或者说,继续掺合下去。
于永安侯府有多少的好处吗?
一旦局势变了。
还可能危及家族。
这等情况下。
安良娣知道的,家族为先。
“母亲,不必忧心女儿。女儿现在想一想这生下一位皇孙女,也许是一些福分呢。”
若说之前,关于这一胎生的女儿,而不是一位小皇孙。
安良娣是失落的。
那么,现在看来,就是未必不是福气了。
“至于府上,母亲,你给父亲带一句话。一切以家族为重。”
安良娣说话,那是说的肯定。
语气中,也是忧心家族。
“至于女儿,以及您的外孙女。我母女二人今后生死荣辱,与皇家相干。家族不必插手我母女二人的命运。一切交给老天爷。”
安良娣不想家族因为她,真是掺合深了。
还不如家族想法子护了自身。
毕竟,家族在,她就是有根底的。
怎么样也不会让人小瞧了。
可一旦家族出事?
出嫁女,也会被祸及的。
“你是一个好孩子。”
永安侯夫人心疼了女儿。
她的眼中,女儿是一块宝。可惜,在皇家的权威下,哪怕是亲情,也得为利益让步的。
正统十九年,秋过,冬来。
乾清宫。
玉荣难得的,见着了皇帝。
瞧着皇帝道袍的装束。
真是修仙必备。
“圣上。”
玉荣迎了上去。
她是笑道:“恭请圣安。”
“梓橦,不必多礼。”
正统帝伸手,搀扶了玉荣。
二人一起落坐。
然后,皇帝说道:“朕来,是有一事情有了决断。”
玉荣做了洗耳恭听的态度。
皇帝有什么决断?
想前面,宫中有流言,说皇宫一直没诞了子嗣。
怕不是什么冲撞?
当然,更有小道消息,那是置疑了皇帝的……
咳咳。
总之,打那后,皇帝就爱修仙。
一副不理凡尘,多问长生之事。
有人劝话?
当然有的。
朝臣里,很多人都劝过。
连玉荣这儿,都有人走门路,让她劝一劝皇帝。
毕竟,皇后的做法,很让人觉得她以往的贤惠,全是虚伪。
倒是牝鸡司晨,这等坏了皇后贤名的话,在京都多有流传。
至于全天下有没有传言?
玉荣相信有的。
只是,她在意吗?
她不在意。
或者说,皇帝不在意。
那么,她也得装了不在意。
“首辅之职,空闲这般久,朕琢磨了,还是应该让贤臣上位。”
皇帝这话说的,好像不是贤臣,就不能上位了。
玉荣笑了。
就是聆听,她不多话。
“朕思虑良久,觉得朕的舅舅挺不错。乃是先皇留给朕的辅臣,一直忠心耿耿。”
总之,在皇帝嘴里,慕容国舅是万般好。
可皇帝心中真这般想?
未必了。
皇帝可试探过慕容国舅的。
结果吗?
不让皇帝满意的。
那现在让慕容国舅上位又是为何?
只能说,慕容国舅让皇帝有些不满意。
偏偏这是亲舅舅。
皇帝若是动了一位,所惹了非议,伤了清名。
皇帝爱名声的。
可这些年里,皇帝误懂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帝是天下至尊。
有时候,有些事情,他不必做的。
他给了机会,然后,有人会替他做了。
坏名声?
皇帝不需要背负的。
皇帝只要做一个好人,不,应该是明君即可。
“……”
玉荣对于皇帝与慕容国舅之间的恩怨情仇。
那可是清楚的。
皇帝真信任了慕容国舅?
拜托。
换一个人肯定信了。
可玉荣信吗?
玉荣不信的。
特别是她的人,车绩进了绣衣卫之后。
玉荣也是在绣衣卫里面,看了太多慕容国舅府上的黑材料。
玉荣怀疑,皇帝一直在抓了辅臣们的黑材料。
哪一天这些辅臣们不听话。
皇帝听罚了,不缺了炮火的。
“圣上说好,一定是合适的。”
玉荣不反驳了皇帝的话。
对于慕容国舅玉荣什么看法?
玉荣没有看法。
哪一个人上位做首辅。
在玉荣瞧来,都可以的。
当然,如果是一个点头翁,那就更好了。
毕竟,软蛋,更利于皇后拿权。
可显然,皇帝没这意思。
那么,玉荣想到的,就是另外一事。
如果慕容国舅跟东宫有关系。
本来多疑的皇帝,会不会更多疑?
要知道,皇帝啊,一直挺多疑的。
玉荣想的,还是早点摁死太子。
她想儿子上位。
她不想留了后患啊。
毕竟,太子占了大义。
在东宫这储君的大位上越久,就怕得了越多的人心。
皇帝都修仙了。
玉荣琢磨了,还是早点摁死太子。
然后,她的儿子注定是下一任皇帝的继续人。
想一想,美滋滋。
人嘛,得有梦想。
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没两样。
便是咸鱼,可能也想翻个身的。
“……”
皇帝有打算,玉荣也有。
她也盘算了,她可以进行一些计划了。
正统十九年,冬。
慕容国舅上位,成为了新一任的首辅。
这等消息一出来。
京都人心震动。
韦府上。
上一任的老首辅,还是真正的退休了,那是在府上养孙逗猫的,真正过了老年生活。
是不是甘心的?
重要吗?
皇帝让退,那便是退位让贤了。
慕容国舅上位。
谁最欢喜。
自然是慕容府上。
毕竟,慕容国舅的身份贵重。既然国舅爷,是皇帝的亲舅舅。
现在又是礼绝百僚,位于宰辅的天下百官之首。
这权势,那真是逼人的紧。
玉荣发现,她的日子有点儿难受。
慕容国舅是一个爱权的人。
真让玉荣讲,那跟皇帝一个得性。
这真是外甥像舅吧?
这般的慕容国舅,动了谁的权柄?
当然是皇后耿氏的。
二圣称尊。
皇帝上了大朝会,那是一如往常。
可小朝会,皇帝大多数时候,是缺席了。
于是,龙椅上,就是坐了皇后一人。
玉荣瞧得出来,慕容国舅看她的眼神越来越犀利了。
为什么?
彼此在利益上,有冲突了吧。
玉荣是皇后。
她的权利是借来的。借的皇帝的。
所以,玉荣算是皇权的延伸。
而慕容国舅呢,他是百官之首,他的权利是臣权。
而他呢,显然不满意了,目前的权利份额。这一位,一步步紧逼。
这让玉荣很不满意。
可玉荣没表示。
因为,玉荣一直在琢磨了,这会不会是皇帝的试探?
用一枚棋子,来试探了她这一位皇后的深浅?
犹不得玉荣怀疑啊。
毕竟,皇帝有前科的。
乾清宫。
又是一场小朝会的结束。
玉荣在小朝会后,见了周渭。
这一位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盐道衙门,是管了盐田、盐栈的。
可这盐业的税收,还是户部在管。
所以,户部上头的上司是谁?
是慕容国舅。
这不,盐道衙门,玉荣一直在插手。
这是伸向朝堂的一个支点。
可显然的,慕容国舅不满意皇后的伸手。
哪怕这盐业最初是皇后起的头。
也是皇帝同意了,让皇后插手的。
那又如何?
慕容国舅是百官之道,他想为难一下周渭,想把这一位收服了,自己用一用。
这等想法有错吗?
做为首辅,自然是要掌了宰执天下的权柄。
可偏偏这些,皇后不满意。
玉荣为了盐业,那是花了九年的功夫。
整整九年。
到现在她容易吗?
最初因为权柄小,她都不敢透露的。
就怕招了大麻烦。
现在好了。
她把锅支起来,肉起煮得熟了。
这不,有人不满意玉荣吃肉,户部喝点税收的汤汤。
慕容国舅想把锅都端了。
这让玉荣如何忍?
她的权威,本来就不盛。
这一开头,就被压下去?
还有人敢向她这一系的势力靠拢吗?
要知道,皇后有一个二圣称尊的名头。
有皇帝给的权柄分享。
那又如何呢?
这一个时代是男权的时代。
女子本身在这一个时代里,就是处在弱势的地位。
如果玉荣这一位皇后的态度不强硬,从一开始,就不打出她的威风。
那么,结果很明显。
她的势力,只会落得一个下场。
就是被人支解,然后,分割,吞噬。
她剩下来的就是一个空头皇后的名声。
有什么好处?
没有。
就当一个生死,全由皇帝掌握的皇后。
像甄皇后一样的,死了,也是白给?
玉荣可不想。
走到现在这一步。
她容易吗?
她不容易的。
她那些年,苟着,就是苟着。
因为,那没能有其它的活路。
可现在不同。
皇帝给了机会。
只要她抓住了,她人生,大不同。
那么,慕容国舅现在嘛,在玉荣的眼中,就是仇人。
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
慕容国舅想断的,就是玉荣一辈子的前途。
想让她继续去当了一个傀儡木偶。
可玉荣有新活法。
她又为何,要把自己的生死操于别人之手?
乾清宫。
玉荣接见了盐道衙门的侍郎周渭。
至于周渭的副手,玉荣推荐去的自家人手?
那二人的官位不够。
玉荣也没有越级,去指挥了下面人的意思。那样,会打击了周渭的威望。
那明晃晃去开罪周渭的举动,玉荣才不会干的。
“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赐座。”
玉荣给周渭赐座。
在这一位谢恩,又是落坐后。
玉荣笑道:“周爱卿,你近日辛苦了。盐道衙门的成绩,本宫看在眼中。也是报与圣上知晓,圣上也对你多加赞许。称你乃是皇家的有功之臣。”
“本宫知晓,周爱卿的母亲,似乎还缺了一份诰命。”
玉荣当然知道周渭的情况。
其妻倒是得了诰命在身。可其母嘛,却是没有的。
毕竟,妻子得诰命,那是丈夫有能耐。
可因为荫其母。
那就得这一位官员,有功劳了。
一般的情况下。
这等荫母的情况,还不会批的。
人人都批了,这诰命未免不值钱。
这一回,玉荣做的,就是收了人心。
当然,也是小事嘛,一步一步做起。
“……”
玉荣示意了一个眼神。
然后,旁边的沈德子亲自呈了一道圣旨,其身后的小太监还捧了朝服等等给诰命夫人所需要的一切。
总之,做戏嘛,安抚人心,那需要到位的。
沈德子替玉荣讲了,后面需要讲的话。
“……”
沈德子一展开圣旨,念的便是册封诰命的圣旨。
这一道圣旨,恩荫的便是周渭的母亲。
周渭一听,自然跪着接了圣旨。
心中感恩吗?
当然感恩。
他乃寒家出身,走到如今不容易。其母亲抚养他,能不受苦吗?
少年贫寒,其母也是爱子心一片。
那自是宁可自己受尽苦楚,也要供了儿子前程。
如今,母亲能得诰命。
周渭也是满腹的情绪,一时间,更多还是为母亲高兴。
“臣领旨,谢恩。”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周渭还知道的。
他得谢皇帝,同样的,也得谢皇后。
这事情里面,肯定有皇后掺合一手。
特别是最近,周渭很是得了许多的青睐啊。
慕容国舅的拉拢,周渭没动心,他是皇帝的心腹。真是走了国舅大人的路子?
怕不是被皇帝秋后算帐?
而皇后这里就不同。
这是皇帝指的路,他走这一条道,那是皇帝划下来的。
怎么样,都不会算错。
在官场上,官员也有立场的。
周渭是寒家出身。
他的立场,最初就是孤臣。忠于君上。
一旦明了立场。
很多事情,已经明明白白。
折腾太多。
贰臣,从来墙头草,最先遭秧的。
“娘娘在圣上跟前,多替臣美言,臣感激涕零。”
周渭起身,接了圣旨后。
又对玉荣谢了礼。
“周爱卿,你是一个明白人。这很好。”
玉荣颔首。
这就怕下面是糊涂蛋。
既然是明白人,玉荣就直说了。
“盐道衙门,是圣上许给周爱卿的功业。你可不能让圣上失望,也莫要让本宫失望。”
玉荣说道。
“臣不敢。”
周渭赶紧回道:“臣必是竭尽全力,一定整治好盐道衙门。”
“这很好。周爱卿,你下去后,不妨动作再大些。成绩要有,也要稳些。免得让人抓了小辫子。要知道,有人可是眼热了周爱卿你这位置。”
玉荣意有所指。
“当然,圣上最是信任周爱卿。本宫也是跟圣上一样的看法。”
玉荣还是想让周渭稳一狠盐道衙门。
这是玉荣的事业。
她可是盼着,盐田那边出产越来越多的好盐。
百姓能吃上便宜的好盐。
那么,盐栈一宣传。
皇帝得美名。
她这做了事情的皇后,也能得一个美名。
总归,皇帝忙碌了修内。
盐业上,玉荣也有功劳的。
“臣不敢负圣上、皇后娘娘信重。”
周渭给了肯定的答案。
玉荣很满意。
她不再留了这一位臣子。
这一位能臣,还是去干实事的好。
倒是慕容国舅那边,玉荣觉得对方是太闲了。
所以,有些事情,应该加快一些脚步。
正统帝十九年过去了。
迎来了正统二十年。
来年,春。
万寿节,这一年没大办。
皇帝忙着修仙。
对于万寿节,不在意了。
皇帝不让大办万寿节。
玉荣的千秋节,自然也不大办了。
倒是娘亲人,她召见了一二。
“臣妇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耿武氏要行礼。
玉荣搀扶了嫡母。
嫂嫂、弟妹二人,玉荣也是唤了起。
“母亲,不必多礼。坐。”
玉荣搀扶了耿武氏,让对方落了坐。
嫂嫂小武氏、弟妹余氏二人,也是谢礼后,落了坐。
殿中的宫人,玉荣摆摆手,便是退了出去。
玉荣笑道:“咱们自家人说些体己话。”
“娘娘说的是。”
耿武氏忙是附合了话。
在这一位宫里娘娘面前,耿武氏只觉得这气势越来越盛。与往年,到底不同。
府上嘛,对于娘娘的态度,自然的越来越恭顺的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2523:50:48~2020-09-2623:44: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esign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