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91、与风同行12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扶直中学的毕业典礼安排的时间比较晚,和拿毕业证时间差不多,在成绩出来之后才召开。
    不少学生毕业后就会出国,这里面既有成绩很差的,也有成绩顶尖的,出国的学生因此对于高考成绩并不是很在意,对他们而言,毕业典礼只和高中时期的同学做一个最后的告别。
    而剩下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成绩都不差,大部分都被重点大学录取,少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只考上了普通大学,但比起扶城其他学校来说,这个升学率已经非常高了。
    红榜贴在校门口,不出意外,谢雁的名字挂在第一名上,从她转来摇直高中,名次就没低过,因此也是意料之中,其他仰望的学生除了感叹一句人和人的差别为什么那么大以外,也没了。
    当然,此刻谢雁原高中的校长老师,完全没料到从他们学校转走的几个学生,竟都是红榜上高分的学生。
    这要是出在他们学校,来年还愁找不到好生源吗?
    谢雁本来打算领了毕业证就跑,结果还是被早有准备的班主任抓住了,一定要她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
    谢雁被迫营业,在台上看着下面乌泱泱的学生和家长,讲了几句套路的话,最后祝福了一下各位同学。
    “希望大家未来各有前程,各有精彩,谢谢。”
    她极其简短的发言缩短了漫长的仪式时间,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好感,热烈的掌声持续不断,谢雁下台的时候,注意到有一个前排的女人起身准备离开。
    刚才她鼓掌就拍的最厉害。
    苏筝和郑晴都没家长来,他们早就溜到礼堂外等着谢雁了,谢雁跟着女人走了一会,出了校门口,郑晴和苏筝在路边的树下等她。
    女人走的慢,到了门口,谢雁和她分开朝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走去,忽然,谢雁停了下来。
    她转身看着女人的背影。
    女人看起来很年轻,微卷的头发,从背影上看,看不出真实的年龄。
    而虽然是背对着谢雁的,女人却也同时停了下来,不过她没有转身。
    谢雁问她,“你好,请问你认识我吗?”
    女人显然是听见了,但却依然没有转过身来。
    半晌,她才用有些压抑的声音说,“不认识。”
    随后,像是有什么急事一般,加快脚步离开,在不远的拐角处消失了。
    “桃儿!看谁呢!”
    郑晴过来,一把拉过她的手,靠在谢雁肩膀上,“你偷溜出来,没被老师发现吧?”
    “没。”
    苏筝问,“晚上吃什么?”
    谢雁笑着回答,“你们两最喜欢的那家!”
    **
    拐角处,女人上了车,坐在后排。
    副驾上坐着的男人说,“你今天不应该过来。”
    女人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眶还红着,“我知道。”
    “医生说你要好好休息。”
    “她也需要医生。”
    男人说,“我已经安排了,你完全可以放心,最好的医疗资源,最好的医生。”
    “你没看到她。”
    女人说,“她可厉害了,全年级那么多人,就她一个人站在台上作为毕业代表讲话。
    “她有点瘦,脸色不是很好,不过长得很漂亮,穿着校服,可能也是她最后一次穿校服了。”
    “好了,”男人却打断她,“把药吃了,回去好好睡一觉。”
    看着后座的女人吃完药,他才说,“不要有记忆,这是对你好。”
    如果有了记忆,往后数年回忆起来,记忆就会像是一把刀,将人的心刺的鲜血直流。
    车拐过街道,从三个少年身边开过。
    两个女生,一个说着什么,年轻的那个听着,而男生走在他们身侧,伸手把年轻的提了起来。
    三个人打闹在一起。
    车开过了,三个人的影子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最后再也看不见。
    **
    三人的分都没有悬念,录取学校出来,成功被锦城交通大学录取,谢雁给周廊教授发了短信,很快收到了对方高兴的回复。
    “那我就等着你们来了!”
    谢雁选的专业是交通工程,苏筝也是,郑晴气了好几天,因为她抄志愿的时候点错了,提交的时候又没有检查,最后进了信息工程。
    谢雁说她,“还好你学校没选错。”
    郑晴也无所谓了,如果没有谢雁,她不可能上大学,现在或许在南边某个大城市里叱咤风云。
    “醒醒,就你那点段位。”
    苏筝说,“你只有被别人叱咤的份。”
    “还行吧,”
    郑晴算了一下,“目前为止,没什么坏事发生,唯独有一点。”
    她看了眼正在收拾行李的谢雁,“欠她的账越来越多了。”
    学费路费生活费……
    她和苏筝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算是现打工也赚不了那么多。
    不过好在考试成绩不错,摇直高中给了他们很多奖金,还有国家的助学贷款,以及谢雁这个无底洞提款机。
    原来想上大学这么容易,只要努力学习,哪怕没有钱,也总有人愿意向你伸出援手。
    无论是朋友,还是国家。
    为什么在以前,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社会,一点都不喜欢这里的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那样了呢?
    一定是谢雁会使用魔法。
    而且,虽然没有出去打工,但她还是赚了一笔不小的钱——转入摇直高中后,郑晴在学习之余,花了亿点时间,还负责给那些学生介绍国外的大学。
    她收集的信息很全面,而且从各个中介那里套路来了不少,等毕业了,她又负责给别的学生参考志愿,简直人形信息系统。
    就是志愿填太多了,结果把自己的填错了专业!
    谢雁给家里发了个短信,说自己考上了锦城交通大学,很快收到了回信:好。
    第三天,那边发来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
    备注是——新家和家政阿姨。
    三天速度就离谱。
    开学前的暑假,郑晴问谢雁打算做什么。
    谢雁认真思考了三分钟,说,“学习。”
    郑晴看向苏筝,“她是不是学疯了?”
    苏筝说,“差不多。”
    学习是不可能一直让她学习的,郑晴拉着她,和苏筝一起规划了出游计划,“毕业旅行是标配,他们都有,我们三个也要去。”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在华国的几个城市游玩,每到一个地方,就拍一次合影,最后做成一个旅游册。
    旅游的最后一站,就是锦城。
    他们本来也没什么行李,谢雁的书和资料早就提前寄过来了。
    郑晴问她,“桃儿,你对我们这次的旅途有什么感觉?”
    谢雁说,“我觉得西部地区的火车线路还是太少了,而东部、东南部,还有沿海,这些地方,货运压力非常大,即便是有铁路线,也无法应对他们的货运需求,我们去的时候不是节假日,都挤成这样可想而知特殊时间会是什么样。”
    郑晴:“??”
    苏筝说,“习惯就好。”
    谢雁点头,继续道,“而且,火车的速度太慢,我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还有,因为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率问题,很多信息也不及时,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速度都很慢。”
    郑晴:“好了,我知道了,今后我投身此行,励志建设交通系统,可以了吗?桃儿,能去买冰饮了吗?”
    谢雁感动,“没想到晴姐有这种觉悟,风筝呢?”
    苏筝坐在旁边,他笑一声,无语道,“……还有我事儿?”
    郑晴替他保证,“他也一样,好了,走了走了。”
    拥挤的人群来来往往,售票厅更是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
    庞大的锦城,有数个火车站,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方向,每个火车站都有多个出口。
    作为华国西部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它面临的客运和货运压力都不小。
    而锦城交通大学,有着谢雁最期待的一个实验室。
    牵引动力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在四年前建成,有着广泛的研究课题和很多专业的研究设备,可以说,这里的很多实验条件,在整个华国都是少见的。
    虽然她保留了上个世界的桥梁工程的专业技能,但轨道交通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整整一个大一的时间,她都在学习交通工程的课程。
    创新的技术和实验离不开最前沿的理论和思维,但同样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
    郑晴和他们不在一个班,千叮咛万嘱咐要苏筝看好谢雁,要她注意作息,身体本来就不好,还通宵看资料,万一又发病怎么办。
    接任务之前。
    苏筝:“放心,不会让她有通宵的机会。”
    接任务之后。
    谢雁,“嗯?来的正好,你也看看这份资料。”
    一起通宵。
    郑晴:??
    你们不对劲。
    她也是个好胜心很强的女生,这两个人疯狂学习刷进度,大一就靠着借课本,旁听其他课程,把本科的课程都刷完了,她也没落后。
    因此,大二无所事事的三个人,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郑晴和三个同学组了个项目,研究信息系统,每天晚上,三个人都能在深夜的食堂相遇,然后吃饱了又回去继续战斗。
    而谢雁和苏擎,则是在周廊的介绍下,提前进入实验室打下手。
    负责带他们两个的学长叫陈运飞,研三,正在准备毕业课题。
    “别的不说,我们实验室绝对是华国顶尖牵引力实验室,”
    陈运飞说,“我这儿有一些资料,你们回去看完了,一个月后给我做汇报。”
    厚厚的一叠专业资料,大部分都是全英文的,一个月的时间不一定能啃完,陈运飞估计着,这两小孩要三个月,先让他们看看,本科的课程提前学完了并不能证明什么,他们要面临的难题多着呢!
    这些资料,就是他也用了一个半月,还是组里速度最快的,陈运飞能被周廊分给他们两个,说明了周廊对陈运飞的重视。
    “好的。”
    两个人看着资料,既没有露出为难的表情,也抱怨和讨价还价,这让陈运飞很满意,也对这两个年轻的师弟师妹有了些好感。
    “下学期我们实验室会有一次非常重要的公开课,到时候会有学校领导和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听课,面对的是大四快毕业的学生,课题还没定。”
    陈运飞说,“你们看完资料,可以各写一个主题。”
    这是测试他们的选题能力。
    做科研,首先就要抓住最适合自己,最有发展潜力,最有用的课题进行研究,找对了正确的方向,随后要做的就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实验和测试。
    结果半个月后,陈运飞正在写资料的时候,谢雁就进来了。
    陈运飞抬头,“谢师妹?”
    他想起前几日自己布下的任务,“是看资料遇到难题了吧?”
    部分全英文的资料,专有词汇还有一些特殊公式,可不是翻译过来就能看明白的。
    马上就期末了,大一就要结束了,这两个刚进实验室的新生,可以回去有一个暑假的时间看剩下的资料,按照陈运飞的安排,他们在下个学期就可以参与实验室的一些项目。
    “啊,我的确有要问的事情,但不是和那些资料有关。”
    谢雁把一份报告放在他面前,“师兄,你看看,这是我的阅读笔记,这些资料的内容的确很多,花了一个星期,剩下一个星期,我写了一份选题报告,关于之前说的公开课的事情。”
    陈运飞:“……?”
    一个星期?
    他放下手里的笔,拿起谢雁的资料,翻了很久,因为原本的资料就是英文的,所以谢雁在标注的时候,为了符合资料上的专有名词,很多内容直接就是用英文标注,包括图纸和一些数据图,但通篇看下来,她并不是因为不会翻译而使用了英文专有名词,纯粹就是顺手。
    这份阅读笔记,总结和抓住了那一叠厚厚资料的核心。
    陈运飞看完,整个人都惊了,“难怪周教授介绍你的时候,会这么说……”
    他之前还以为谢雁是周廊教授的远方亲戚或者什么之类的关系户,才会被教授这么夸奖。
    现在看来,她的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非常可怕,思维清晰,逻辑有理。
    “你刚才说有什么问题?”
    陈运飞回过神来。
    “对,就是我想问一下,我能看一下实验室的一些项目资料吗?”
    有些实验项目还在研究中,资料是不对外开放的,而陈运飞早就准备下学期带他们接触项目了,只是没想到进度能这么快。
    正好实验室也缺人手,谢雁这么聪明的师妹进了他的组,以后他的实验压力小了,别的组不知道多嫉妒他能抓住这个好苗子!
    陈运飞高兴道,“那当然,本来是下学期让你们再来的,既然你提前看完了资料,我这儿有一些,你可以先了解一下。”
    他从自己的柜子里拿出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只能在实验室看。”
    谢雁点头,“我明白。”
    她是早上来的,到了晚上,门又被敲了。
    陈运飞那个时候已经准备离开,他看向门口,看见来的人是苏筝。
    他有种离谱的预感,“你不会也……”
    “看完了,”
    苏筝把资料拿过来,“这是我的选题,师兄,有空你可以看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再回去补充。”
    陈运飞经历过早上的冲击,此刻的心理素质好了很多,“你不会也是一个星期看完的资料,一个星期做的专题选题吧?”
    苏筝说,“你怎么知道?”
    陈运飞:“……我对人才一直很关注。”
    他翻了几页,起初还担心这两人是不是互抄笔记,现在看来,的确不一样,虽然大部分重点是重合的,但两个人有自己的侧重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选题报告也不同。
    虽然都是看了他给的资料,选的内容,但——
    等苏筝走了,陈运飞看着桌上的两份报告。
    《华国未来交通发展——高速动车组》
    而另一份,写着:
    《真正的超高速——磁悬浮》
    这两个新生,有点意思。
    **
    谢雁看了陈运飞给的资料,大部分内容和京沪高速铁路有关。
    这是周廊教授构想了很多年的一条铁路。
    在他退休之前,大概五年前,就对在京沪线上修建高速铁路的可行性进行过研究。
    从首都到沪城,连接两个最繁荣的城市,京沪线经过津城和金陵等大城市,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动脉。
    而在这条动脉上,每天流通的血液量太大了,是整个华国铁路负荷最大的线路,而这些客运和货运压力,还在逐年递增,比起十年前,增长了近一倍。
    而沪城浦东区的开发,让沪城成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城市,整个沿海的经济还要在往上发展一个台阶。
    在周廊的设想当中,在京沪线的既有线路基础上,再建高速路线,能够满足中速和高速铁路的运行,而他推荐的列车,是由电力进行牵引。
    为了缓解货运客运压力,他还提出,可以增加行车密度,只要京沪线的高速铁路能够成功通车,全线贯通,年客运能力双向可以超过一亿人,货运能力达到一百Mt,这样的运输能力,不仅是缓解近年来的客运货运压力,更能满足日后几年的需求。
    而这条铁路要跨越的地方很多,除了列车的技术条件以外,还需要加强跨江跨河桥梁的技术研究等等。
    后者是谢雁的强项,跨江跨河大桥她闭着眼睛也能设计出一套来。
    以她的目光来看,周廊的思维很适合目前沿海铁路的发展,京沪线作为最重要的一条铁路线,日益增长的货运压力已经让铁路提速刻不容缓。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方法是多样的,现实是复杂的。
    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方案被搁置了下来,如今五年过去,京沪线高速铁路依然遥遥无期,但好在从去年开始,项目似乎又有了重新启动的意思,周廊作为专家去参与了考察和论证。
    技术论证持续了一年多。
    而在锦城交通大学,各种交通技术的研发,测试,也在日夜不停地继续着。
    六月,各个专业已经开始了期末安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迎来了他们第二个期末考试高峰期。
    老生们,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忙碌。
    在华国的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大会上,一场更重要的论证开始了。
    京沪线经过一年多的技术论证,终于被搬到了无数专家面前。
    京沪线的高速铁路项目,究竟是采取高速轮轨技术,还是采取更先进更快速的磁悬浮——
    电力牵引和磁悬浮是两项不同的技术,磁悬浮的时速更快,在外国大多数高速列车以两百多公里,三百多公里的时速为主。
    而磁悬浮,因为其特殊的技术条件,使得它的时速有着更快,更高的潜力。
    磁悬浮作为一种前沿的交通科技,收到了科技部的支持,但铁道部,更加的谨慎,支持的是高速轮轨方案。
    这一场讨论,也被全国其他科学机构,包括锦城交通大学等实验室,紧密关注着。
    华国的铁路从世界上来说,起步都算是晚的。
    而它已经走哪一条路,将影响今后无数个工程。
    普通的高速轮轨,是靠着电力或者其他动力进行牵引,后串着一系列的车厢,在铁轨上跑。
    磁悬浮,则是利用磁力,使得车厢悬浮在轨道上。磁力和电力之间的巧妙关系,能够让驱动转子一直处于平衡状态,磁悬浮列车,需要在特殊的轨道上才能行使。
    四年前,日国的磁悬浮列车创造了时速四百三十一千米的记录。
    而锦城交通大学在三年前建成了华国的第一条磁悬浮试验路线,这条路线,使得列车时速能够达到三百千米每小时。
    在华国各个实验室,研究所的努力下,更多的实验成果出来了,在华国建立磁悬浮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还有更多的问题要去攻克。
    毫无疑问,新的轨道,新的列车,超高速的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小。
    每一个方案,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高速铁路的速度不及磁悬浮,磁悬浮的造价更加昂贵。
    铁道部和科技部的专家们,以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而最被上面看好的,是磁悬浮方案。
    铁道部如果想要证明高速轮轨的方案更适合现在的华国,只有用实践结果来说明。
    陈运飞告诉谢雁,“没有谁能完全准确的预言未来,外面的世界不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我们只需要以技术,以速度为标准,但在外面,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谢雁说,“看来,京沪线想要建高速铁路,只有等这一次的实践论证结束。”
    华国还没有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没有一条商用磁悬浮路线。
    苏筝的专题报告就是磁悬浮,他说,“磁悬浮的确有着很前沿的优势,从旧改新难,从无到有,反而更容易。”
    这听上去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基建就是的确是这样。
    改建老城,和建立新城,前者要面临更多的阻碍,因为要先推翻,再重建,即便是不推翻,也要在新建的时候,考虑到之前遗留内容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人和物。
    两项交通技术的争论,早就开始了十几年,而现在,只不过又一次摆在了台面上。
    苏筝说,“磁悬浮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发达城市——华国的几大城市都有实力和需求去建立这样一条线,成功的把握很大。”
    谢雁赞同他的看法。
    沪城是沿海发达城市,浦东开发起来,为了发展,沪城能建立起一座座跨江大桥,越江隧道,磁悬浮对它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
    而首都更不用说,这是华国的中心,是华国的代表城市之一。
    最后一个选择,是深城。
    无论这三座城市,哪一个成为最后的磁悬浮实验城,前景都不会太差。
    反而修建高速铁路,是困难重重。
    磁悬浮的目光,在几大城市之间转悠,而高速铁路,需要选择一条更长的,连接多个城市的路线。
    作者有话要说:整理资料花的时间比较多,今天更新晚了,评论区给大家准备一百个红包,24H后掉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弈剑书 盗墓:我拆了格尔木疗养院 神魂丹帝 [星穹铁道]星际和平公司入职指南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华娱:从让子弹飞开始 千面之龙 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逆天宰道 天榜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仙人消失之后 带着农场混异界 影视世界的逍遥人生 武圣! 文豪1978 指挥钢铁洪流不如攻略她们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