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76、此去通途42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国产自制超高精度自动化模板……
    随着一个个难题被攻破,在华国数个实验室和工厂的高强度工作下,沉管——这个海底隧道最重要的工程零件,
    逐渐有了雏形。
    而防震阻尼材料的研究突破、混凝土性能的提高,也让各桥段的大桥建造,
    提供了更好的材料支持。
    和沪城钢拱桥一样,
    在海上的大桥依然会受到因为风通过后产生的涡振影响,钢拱桥用的是导风器,
    改变风对桥的作用,而在这里,
    谢雁和同舟大学的风动实验室仪器,
    找到了另一种更成熟的方法——溢流板。
    和导风器一样,
    它也是安装在桥体上,处理“风”的利器。
    这里经常出现强台风和恶劣的天气,
    施工地点位于华国南部。三城跨海工程,
    不止要做到东海工程大桥的标准,
    而是要做到高于它的标准!
    风是谢雁的老敌人了,
    对付台风,她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人工岛的钢柱,在生产地生产出来后拼接完成,
    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通过轮船送到指定地点。
    这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钢桶”,
    也只有华国,会为了安装它而生产出8台液压振锤——这架世界从未有过的超级机器,
    将对数百座“高铁圆楼”,进行振沉作业!
    每一个振沉的圆筒,垂直误差都不超过五百分之一,
    刷新了世界精度记录。
    就连苏擎这几个月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施工精度的世界一流水准,超过计划的工程进度,都指向一件事——
    不久的将来,伶仃洋上将会顺利地升起几座奇迹之岛!
    桥岛工程虽然复杂,但是他们有信心做好。
    只要认真、仔细,负责——而这些,原本就是他们贯彻始终的态度。
    最让人担心的,是隧道。
    桥岛隧的三位一体,创造工程奇迹的代价就是,海底隧道的安装,依然会面临各种未知的,前所未有的危险和挑战。
    宋修竹已经四天四夜没睡觉了。
    和他一样的,还在面对海上风浪的其他工人,和他们所操纵的超级工程设备。
    这是海底沉管的第一次安装,
    也是华国第一次在如此恶劣的海底环境下安装特殊沉管。
    没有外国专家,没有安装经验,所有的一次,都是第一次。
    在安装之前,宋修竹采取了cptu静电触探技术进行勘探,以往的钻探技术都是传统钻探,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准。
    这种静电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勘探技术,在华国的这次应用,可以说是一次挑战,但他们完成了,并且收到了详细的数据。
    除了管道的结构变化,还有管道变长所带来的难题——三城工程里的海底隧道,长度是韩国在建隧道的大约两倍。
    而这样的变化,导致他们以往所主要面临的受力问题,变成了水密性问题。
    而每安装一个管道,需要耗费的时间都是以月来计算的,这意味着,33个管道,需要经历数年,也要经历数年的台风来袭。
    在基槽开挖完成后,清理了槽中的淤泥,利用gps进行施工定位,紧跟着,一根世界体量最大的沉管隧道管节,运送到了施工现场。
    在管道被吊装的同时,控制室内,宋修竹和其他工程师都紧紧盯着每一个数据。
    压载系统、深水测控、数控拉合……
    四天四夜!
    时间一点点过去。
    第五天,也到了尾声。
    黄昏下,机器缓缓运转着,驾驶室内的工人师傅已经连续作业了很长时间,但他不敢松懈。
    大海的深处,是另一个世界。
    幽暗,寂静,冰冷。
    而这个世界,多了一个不速之客。
    它同样冰冷,通体有着和海洋不同的颜色,有着规整的结构。
    经历了近一百个小时的下沉、调整……
    第一节e01沉管管节,顺利完成安装!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宋修竹的手机响了,但被室内其他人的欢呼声掩盖。
    等他回到休息室,脱下外套和帽子,才看见收到的消息。
    是几条短信。
    苏擎:别猝死了,后面活还多着呢。
    方斯闻:完事发个消息,聚餐。
    她:宋宋冲呀!
    他看了几眼短信界面。
    笑了一声,收起手机,倒头睡了过去。
    第二天,是被苏擎一脚踢开房门弄醒的。
    青年冲进来,不由分说地扒眼皮,探脉搏,最后用失望的语气对着门口说,“没死,还活着。”
    站在门口的是谢雁,“睡醒了?”
    她问,“吃饭,去不去?”
    宋修竹睁开眼:“我……”
    苏擎伸手捂住他的嘴巴,对谢雁说,“你先出去,他没穿衣服。”
    宋修竹:“……?”
    他穿了,甚至还是昨天的衣服,因为太累没来得及换睡衣。
    谢雁笑了声,顺手替他关了门。
    苏擎打开灯,等他换好衣服,临走的时候,苏擎回头,看着他,“安装一次就扔一条命,猫也只有九条,你能有三十三条?”
    他把外套砸在宋修竹身上,“我外面等你。”
    **
    苏擎说的对。
    每安装一节沉管,就要他们一条命。
    有时候是五天五夜,四天四夜……
    彻夜未眠,成了他们的日常。
    然而,尽管在这样拼命的加班加点安装速度下,台风季还是来了。
    海面变得更加恐怖,汹涌的海浪带着巨大的破坏力。
    狂风呼啸,每次台风过境,他们就要停止作业。
    而更多的时候,是在和台风抢夺时间差。
    十一月正是冬天,即便是华国南部,海面上大风不止,海风也会变得更加冰冷。
    白色的、灰色的浪涛夹杂在一起。
    而海上,施工队还在安装沉管。
    e15管节——对于整个隧道工程来说,已经过了大半,似乎胜利也不远了。
    他们要在台风来之前,完成这节沉管的安装。
    然而,就连谢雁也察觉到了今天天气的异常。
    一两米的海浪不断冲来,海中的工人如同蚂蚁一样,在大海的攻击下几次被冲开。
    他们无法行动,安装也无法进行,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在无数次从海浪中站起来后,他们只有一个目标——
    护送沉管安全回撤!
    强风已经来了,超出他们的预料,工人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将沉管护住,送了回去。
    安装失败了。
    不只是这一次,今年因为天气原因和其他问题,安装进度拖得很慢。
    两年的日夜奋战——只安装了十四节管道。
    而人工岛的钢桶制造,只用了六个月,他们甚至可以在工程计划所指定的目标之前完成人工岛的建设。
    各地大桥也在有条不紊地建造中。
    唯独海底隧道,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中。
    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这项工程实在是太难了。
    台风来了,施工停止。
    但是工程队没有放假,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他们在等每一个适合安装沉管的天气。
    **
    每一年都有春节。
    今年的春节,谢雁没有回来。
    打完电话,赵图强和谢郁,看着一桌的外卖,唉声叹气。
    赵图强说,“要不然,你去把你姐绑回来。”
    谢郁说,“你跟着我去可能还行,他们那儿有一个工程队的的人,我一个人打不过。”
    “汪汪!”
    赵图强养的狗也叫起来。
    “别叫了,马上把你喂饱,你姐都不回来,我吃饭也没胃口,唉。”赵图强揉了揉狗头。
    谢郁:“……”
    有被内涵到。
    赵图强养的二哈个头不小,被他认作家里的第三个娃。
    “打架也不行,喂狗也不行,你这个当哥的真的太菜了。”
    赵图强抱怨。
    狗叫了一声,扑到谢郁身上,开始用舌头狂甩他的脸。
    赵图强高兴道,“看,小家伙,它喜欢你!”
    谢郁按住它的脑袋,“让,它,停,下,来。”
    舌头又甩了上来。
    谢郁:“……”
    **
    “苏擎那小子呢?”
    老人穿着新衣,看着一桌的菜,“这些菜都是他爱吃的啊。”
    女人也露出愁容,“追了这么多年都没追上,你说笨不笨,读书的时候那么聪明,怎么连个女朋友都带不回来!”
    老人乐呵呵的,“如果人家比他还聪明呢?”
    女人摇头,招呼其他人落座,“不管他,我们先吃饭,他回家哪次吃的不好?在外面多吃点苦也是应该的。”
    窗外没有烟花,市区开始禁止燃放,但新年的倒计时,依然从沪城的外滩上,传播开来。
    电视里,主持人在恭贺新春,
    工地上,无数个工人还在奋战。
    **
    外面的城市灯火通明,方父关上窗户,把冷风隔绝在外。
    “今年又不回来?”
    方母问。
    “对,你也知道,这个工程很重要,事情太多了。”
    他咳嗽一声,女人从厨房端来汤,“来吧,吃饭了。”
    “你忘了,我们那些年不也这样?”
    方父的身体稳定了很多,“上次全家一起过春节,都是多少年前了。”
    “以前在工程队的时候,忙着也习惯了,分不清日子,突然到了春节,也有工友一起过,现在回家了,才发现原来少了个人,家里会少多少东西。”
    方母露出落寞的神情,但却并不是为了他们两人见不到儿子,而是想到儿子从小到大的生活,“以前他一个人的时候,该有多难熬啊。”
    可那些日子,他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有些早熟的孩子,总是那么让人心疼。
    而此刻的方斯闻——
    “三碗面?”
    “三碗!”
    正在被他的工友日常支配着。
    “宋修竹肯定回不来,”
    苏擎看了眼窗外的浓云,“煮了也是白煮。”
    谢雁趴在桌子上,说,“能加个蛋吗?”
    苏擎:“加!”
    方斯闻瞥了眼窗外,“那你来煎。”
    苏擎说:“哥,方哥,你能吃到你煎的蛋,我们的岛桥马上就能修好,救救孩子吧!”
    方斯闻看向谢雁。
    她连连点头:“你做的好吃!”
    方斯闻叹气,动起手来。
    苏擎还看着他。
    “边上等着,”
    方斯闻说。
    水开了,热气腾出,和外面的风雨夜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个人没聊沉管的事情,但偶尔也会不由自主地看一眼窗外。
    浓密的黑云,
    即将席卷大海的恐怖台风,
    汹涌的海浪。
    ——全都是在黑夜里融为一体的巨兽。
    而照亮这些巨兽的一盏盏工程灯,照亮了每个人的紧张的心。
    吊起的沉管,从里面漏出无数泥沙。
    “回淤了,”
    宋修竹说,“撤回沉管。”
    安装失败了。
    十五个。
    第十五个沉管,无法安装,污泥回淤,他们留在这里一整个春节的努力,全都和海水一起流向了远方。
    大雨落下来,有人转过身,默默擦着眼泪。
    但雨水和泪水,还有拍在身上的冰冷海水混在一起,没人注意到这些眼泪。
    除了眼泪的主人。
    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声的沉默,只有海风在呼啸。
    第一次,在白色灯光的照耀下,那些泥沙显得那么难以跨越。
    每一节都是新的一节,每一次安装都是第一次安装。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整个工程可能随时失败。
    台风太大了,
    船舶停止航行,港口封闭,冰冷的海水拍打着已经安装好的管道,但还有更多的管道等着安装。
    而他们已经停滞了几个月。
    **
    台风过后,又是一段时间的晴空。
    天空干净和大海一样,都是一样的蓝,自然的蓝色。
    浅淡的云挂在天边,被风吹着,一点点往天边走着。
    但和美丽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心情沉重的安装队。
    沉管安装的进度停滞不前,而在台风过后难得的平静天气下,安装作业依然无法进行。
    “因为这个东西?”
    苏擎蹲下身,摸了摸地上残留的泥沙,“我就说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他要是撑不住了,早点认输,我会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帮一下的。”
    “如果是帮我挖泥沙,那还是算了,按照你的工作速度,”
    宋修竹站在身后,看着前面的三个人,“可能要挖几百年才能把下面的泥沙挖干净。”
    谢雁环视四周。
    台风过后,除了当时恐怖的海浪以外,还有无数被海浪冲来的泥沙。
    这些泥沙,将让原本的工程进度,变得更慢。
    “今年的安装目标是9个沉管,但以现在的泥沙淤积情况,能不能清理干净,按时开工都是问题。”
    谢雁说的问题,宋修竹也很清楚。
    “我已经在联系工厂了,会尽快清理淤泥。”
    宋修竹没往下说,但他们都知道,就算找到了清理淤泥的公司,也赶不上工程。
    “这个清单是我小学同学给的,”
    谢雁给他一张长长的列表。
    张小壮写的,相关淤泥清理工厂和公司的名称。
    其实,他写的比这上面更多。
    “最后在名单上,一共有三十多家淤泥清理工厂和其他工厂。”谢雁说。
    三十多家?
    宋修竹看了一眼,很长的名单,密密麻麻写着一个个名字。
    “从下周开始,这三十家工厂停工,”
    她说,“所有的机器和工人都会过来,”
    只为了一件事,清理淤泥。
    这是华国为他们提供的保障,
    集所有人的力量,只为保证工程进度顺利推进!
    e15、e16、e17……
    一个个管节成功落入指定位置。
    第一个沉管完成安装,第二个完成,第三个完成……今年的目标,第九个沉管完成安装!
    甚至他们还有时间完成第十个管道的安装!
    而最后一个管道,是e30。
    三十三个管道——前面已经安装了大部分的管节,后面安装的e31、e32和e33也成功落入指定位置。
    而e30,这个位于31和29之间的管道,和其他管道不同。
    其他管道,落入指定的位置,连接一侧管道,就算安装成功。
    但这个管道,却要完整无误地落入两个管道之间。
    如果之前的安装出现了任何一点问题,最后一个管道的安装,就无法成功。
    就像大桥最后合龙,隧道也到了关键性的合龙时刻。
    作为最后一块对接两端管道的关键性管节,如果按照国际以往的方法进行安装——
    “至少需要八个月。”
    宋修竹说,“但是,我想试试另一种方法。”
    他提出的方法,和他以往的各种天才想法一样,大胆而令人惊叹,同时,也充满了风险。
    单是一条——没有人用过这样的方法。
    就足以让所有人对这件事充满了担忧。
    谢雁问他,“如果用新技术,你有把握完成安装吗?”
    “百分之五十的把握,”
    宋修竹说,“一半一半。”
    和当初在沪城的同舟大学方案设计赛上,组员问他问题的答案一样。
    当时组员问他,怎么看待苏擎组的大桥方案。
    宋修竹说,要么完全成功,要么完全失败。
    这就是所谓的一半一半。
    今天,他面对自己的提出的方案,依然是这个推算。
    要么完全可行,要么完全失败。
    “时间呢?旧技术不完全适合我们的工程,而且需要8-10个月才能安装完成,如果按照你的方法,需要多久。”
    “一天。”
    他说。
    谢雁也只说了五个字。
    “我们相信你。”
    **
    一天的时间,安装世界上最复杂,最长,最困难的海底隧道工程关键性管道!
    海风很冷,苏擎裹着外套,最近感冒了,他还是来看。
    用他的话说,“看看宋修竹怎么哭着回来找我们求助的。”
    方斯闻擦了一下眼镜,看向远处的灯,“他没哭过。”
    “迟早的事,”
    苏擎打了个呵欠。“谢雁呢?”
    方斯闻:“她在等结果。”
    苏擎说,“不在这儿吹冷风了,宋修竹哭了叫我。”
    白色的灯光,洒在水面上。
    巨大的机器,发出运作的响声。
    一点点——
    比时间还慢,比时间还精准,沉管落了下去。
    星辰在头顶来了又去,漆黑的夜里,海上施工队紧张地进行着工作。
    一天的时间,能完成吗?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但当他们看向宋修竹冷峻的脸时,他的沉默,冷静又给了他们力量。
    “成功了!”
    控制室内的数据显示,新技术安装完全可行!
    “等一等。”
    宋修竹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误差统计还在进行。
    每个人的喜悦都跟着时间一点点消散,最后误差统计出来了——16厘米。
    对于一个巨兽般的工程来说,16厘米,可能比巨兽的爪子还要小。
    16厘米,已经成功合了。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标准。
    奋斗了几年的工程,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
    而胜利的创造者,却陷入了沉默中。
    终于,宋修竹说话了。
    “重来。”
    重来?
    把已经安装的巨大海底管道,重新吊起,重新安装,重新对准!
    这比直接安装,还要复杂!
    但是,宋修竹坚持这样做了。
    又是两天两夜的工作,重新对准,重新对接。
    太阳升起又落下,天空暗了又亮。
    每个人的精神都紧绷着,第二次的安装,不能再有超过第一次的误差,如果失败,那么所有的工作又将白费。
    漫长的夜,太漫长了。
    然而这样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工作,在以往的安装工作里,经常出现。
    日光破晓,一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
    温暖的光,洒在人们的身上。
    风从远处来,带来了新的一天的讯息。
    而在大海之上,最后一节管道落在了需要的位置。
    精度计算,误差测试——
    “误差,0.25厘米。”
    0.25厘米的误差!
    这已经是完美的衔接能做到的最大程度。
    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依然是看着他。
    控制室里,挤满了人。
    宋修竹拿起话筒。
    用清朗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
    “报告总指挥部,”
    “三城跨海大桥岛隧工程,最后一段沉管e30,现已顺利完成水力压接。”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听着他清晰的声音。
    “至此,经过数年的安装工程,岛隧工程33节沉管——”
    他顿了顿,露出浅淡的微笑。
    “已经全部完成安装作业,”
    “特此报告。”
    欢呼声,叫好声——
    从控制室,到指挥部。
    从工程台,驾驶室,到数据监控室。
    每一个人都收到了沉管工程安装成功的消息。
    圆圆的太阳已经跳出了海平线,新生的太阳充满了朝气。
    欢呼声响彻整个工程队。
    有人互相拥抱,有人脱帽流泪,有人蹲下身,摸着大海的海水。
    三十三节隧道沉入海底,
    三十三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在伶仃洋的大海上,这条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正式完成了安装工作!
    紧跟着,他们将以更加震惊世界的速度,完成这项超级工程的剩余工作。
    三十三面红旗——
    在日光的照耀下,在海风的吹拂下,给青蓝的海面,带来了一条奇迹的赤色长龙!
    作者有话要说:成功啦!本章掉落一百个红包庆祝!
    2(“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之乘风而起 娇妻受供养指南 雏鹰的荣耀 大明元辅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影视编辑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触碰蔷薇 娘子,你不会真的给我下药了吧 校花的贴身高手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港综:义薄云天,你管我叫二五仔 军工科技 隆万盛世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只有怪兽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