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传令兵口中的山坡下,一展黑色大旗正矗立在那里迎风飘扬。
旗上诸葛两个金色大字,显得非常刺眼。让人在很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便是军魂所在,中军帅旗。
旗下,诸葛正雄摇着羽扇的右手,突然向前伸直一动不动。非常帅气的姿势,让人以为他在摆造型。
“一字长蛇阵。”
诸葛正雄旁边的将领,看见诸葛正雄的表演后。立刻大声对身后的士兵吩咐。
“擂鼓,一字长蛇阵。”
传令兵们开始一次次重复这句话。
如董飞一样的骑兵百户们,在听见鼓声后。便会在向着千户集结的过程中,再次变化位置。
“飞哥,我发现诸葛军师非常喜欢搞临时变阵。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喜欢折腾。”
董家壮年骑在马上,如履平地。他们已经在短时间里,掌握了骑术。当然,他们的骑术谈不上精湛,与他们的老师蒙古骑兵还有很大差距。在这样急速奔跑中变换位置,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大家都非常抱怨。
“别说了,看咱们的千户旗帜。”
董飞加快速度,向着自己的千户而去。
数万人骑马奔腾的场景尤为壮观。在山上的诸葛正雄却是对这些骑兵相当不满。
“真是乱成一锅粥了。”
混乱,诸葛正雄感觉是非常混乱。在加上五花八门的旗帜,诸葛正雄伸直的右手。改变为九十度垂直向上。
他身边的将领见此,立马对身后大声说道。
“鱼鳞阵。”
等鱼鳞阵号鼓声想起,诸葛正雄对身后的将领说道。
“我们下去。”
等诸葛正雄一行人下山后,看似混乱的大队阵型。已经全部按照鱼鳞阵的要求,列队完毕。
诸葛正雄见了,并没有什么好脸色。而是朝着一个将领,问道。
“伤亡?”
这个将领兴奋的回道“军师,无伤亡。”
诸葛正雄听后,严肃起来。再次问道“伤亡?”
这个将领也正色起来“报告军师,我军两次变阵均是零伤亡。”
诸葛正雄这次听后,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毕竟是大规模骑兵集结,马匹的速度会造成士兵相撞,误伤便是再所难免。
第二次询问,是诸葛正雄表明军中无戏言。给这位将军一次改过错误的机会。
“时间?”
诸葛正雄再次问道。
“两柱香时间。”
诸葛正雄点点头,虽然在高处看到混乱的场景让他不满。可实际的情况却非常成功。
“军令下。”
诸葛正雄将赵敏给她的十万大军金虎符拿出来。
“末将听令。”
一大片将领,见到金虎符后跪了一地。
诸葛正雄下令“所有骑兵卫,急速穿过潼关,进驻洛阳。”
“遵命。”
在收到西安赵敏的消息后,诸葛正雄也回复自己的建议。
潼关因为地理位置,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驻扎。他建议直接推进到洛阳。毕竟洛阳周边一马平川。
第一骑兵卫
“飞哥,回不去了。”
董飞点点头。不在潼关驻扎,去了洛阳,那么战争是否会爆发。就只能全凭南京的态度了。
“加快速度,军令已下,明日全体骑兵卫必须赶往洛阳。”
十万大军回潼关之时,西安,由赵敏签署的政令,也快速向着四面八方传递。
无数传令官兵奔赴西北各地,预示着战争机器真正开动。
南京
不知跑死多少马匹后,西安出现的变故终于到达南京。
奉天殿
朱元璋已经是大发雷霆。
“反了,真反了。什么五十万大军扣边?真是把朕当傻子?全部都是叛臣贼子。朕一定要将你们扒皮抽筋。”
“来人,敲响大明钟。”
大明钟,是明朝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才会敲响的皇城大钟。
从朱元璋登基称帝后,设立的大明钟还从未敲响过。
“咚,咚,咚。”
拥有厚壁的青铜大钟,也将厚重沉闷的钟声在整个南京传递。
随着钟声敲响,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必须前往皇宫。
因为这个钟声不一样,他是警钟。
但是,十年以上都没有响过的钟声。早已被大多数人遗忘。
好在朱元璋下令后,也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并特意让亲军都尉府逐一通报。
文武官员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往皇宫。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大事!但经过提醒这是大明钟声后。所有官员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等所有官员到齐,朱元璋才走上高台,坐上龙椅后,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他拿起手中两封奏折,对官员们说道“刚刚收到来自西安的两封八百里加急。”
“一封,是陕西布政使司送来的。另一封则是秦王府送来的。都传阅一番吧!”
朱元璋说完,便将手中的奏折递给身边的老太监。
老太监恭敬接过,下到高台。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丞相,胡惟庸。
按理,老太监这个做法是违制。
胡惟庸虽是宰相,可他是文官。
以西安来的奏折情况,这明显是属于军事。应该先给魏国公徐达等人过目。
可没有一个官员认为不妥,或是提出异议。
朱元璋只是安静的看着胡惟庸,将奏折看完后。走到他对面的武官之首,徐达面前。
胡惟庸将奏折递给徐达,说道“魏国公,这事应该你负责。”
徐达没有说话,只是接过。将两封奏折都看过后,便继续往下递。
“皇上,臣有话说。”
徐达站出来,对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摆摆手“免了,先说事情。”
徐达依旧先把礼行完,这才继续开口。
“皇上,依臣看。蒙古五十万大军一事应该不假。”
徐达话一出口,还没有看过奏折的官员都是一震。
蒙古人南下五十万了?
难怪皇上会敲响警钟。
朱元璋听到徐达的话,眉头一皱。他不明白徐达是故意,还是真糊涂?
朱元璋让大臣们看奏折,是因为上面主要提起的是,赵敏正在调集西北军东进潼关。
徐达不说东进潼关,反而提起那荒诞不羁的天方夜谭。
如今元朝的军事实力大明很清楚,根本不可能凑齐五十万大军。
徐达像是没有看见朱元璋的表情,他继续说道。
“臣建议,应该尽快让秦王回西安主持军务。做好就地防守,给朝廷争取调集大军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