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陕西都司临时驻地
朱樉到来时,李信已经带领所有官员在等待迎接他了。
“王爷,王妃。”
行过礼,在李信的带领下。朱樉便与赵敏进入这个木制结构的陕西最高军事机构。
“李将军,本王有个疑惑想请教?”
一边观看着大厅里的布置,朱樉一边询问身边的李信。
“王爷请讲。”
朱樉往四周一指,说道“这里的建筑都是木制,不怕火?”
李信先是一愣,接着一笑。
“不怕。”
见李信如此说话,朱樉便不在追问。想必现在的大明,已经有对木材进行加工防火的技术了。
从进入这个临时驻地起,朱樉就在担心。要是有人用火,那这里的人还不全成“烤猪”了。
朱樉不追问,不代表李信不给他解释。
既然他决定投靠朱樉,那么朱樉就是他的主上。
对于朱樉的疑问,李信觉得非常有必有为他解释清楚。
李信走到一根栋梁之材旁,将身上的佩剑抽出重重一划。
朱樉便看见,木头表面上被剑割下一大块物体。从而露出木头的本来面目。
李信捡起这个不明物体,来到朱樉身边。递给朱樉,说道“王爷请看,就是这个可以起到防火作用。”
朱樉接过来看,应该是泥巴。
“这是泥土?”
李信点头“是的,就是泥土。只是在泥土里面加入了一些石粉。”
“能保证万无一失?”
朱樉将手中的泥巴交给亲兵,看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年代,古人也是从一次次火灾中,总结了很多防火的经念。
“王爷请这边走。”
李信没有回答朱樉这个如同愿望的问题,而是指着另一个房间,并先一步走在朱樉前面。
这个房间里面有着一个巨大的池子。朱樉一看,全是水。而在墙壁上,还挂着几个大木头箱子。
李信打开一个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让朱樉惊掉下巴的东西。
“消防水带!”
不怪朱樉如此惊讶,这东西在后世可以说人人都知道。毕竟每个单位都会不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代?是明朝!
明朝就出现消防水带,消防枪!
李信听到消防水带,摇摇头。
“王爷,这是水龙。”
李信说完,还安排士兵为朱樉演示了一番。
看着士兵们熟练的过程,知道他们平时一定少不了训练。
但是这一切做下来,并没有减少朱樉的吃惊。可以说,刚才所做一切连步骤都与后世消防灭火基本一样。
难道在自己之前有了另一个穿越者到来?
“这是谁发明的?”
朱樉现在不在意这些消防用具,而是想见一见提出这套灭火操作的人。
由士兵通过一个装置给水压力,从而让水经过牛皮制造的水带,在经过水枪释放进行灭火。
李信听了朱樉的问话,摇头。
这个问题他无法回答,他也不知道是谁提出来,并制作的。
“那是谁教你们这样做的?”
李信开口道“这个自古就有,官府都是这样做的。”
问了半天,朱樉才明白。不是什么穿越者搞出来的。而是汉人几百上千年的总结。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一代比一代更加完善。
弄清楚原委,朱樉便回到大厅。听取李信对五万青壮训练的汇报。
整个训练,朱樉任何没有插手。
他不是军人出身,不懂就是不懂,他不会装懂。而且大明军人,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
再说,还有诸葛正雄在一旁提出建议,该如果做,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李将军,青壮们的情绪如何?”
朱樉对于李信的汇报毫无兴趣,听着就那么一会儿事。他现在重点关心的思想变化。
李信听了朱樉的问话,立刻将跳过还没有说完的训练一事。
“很好,王爷英明。”
一说起情绪,李信这种军数十年之人,也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王爷,诸葛正雄不愧为武侯后人,他提出的思想政治,效忠王爷的理论,在这次训练中非常有用。”
朱樉听了表面上只是点点头,内心里却是笑开了花。
诸葛正雄会知道什么思想教育?还不是出自本王爷之手。
当然,这件事朱樉打死也不会承认,是自己想出来的。只能让诸葛正雄背锅。
“青壮们,对本王要求他们每天宣誓,没有感到不满吧!”
朱樉还是非常在意这个问题,因为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做法的确恶心了些。
通过诸葛正雄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组不说,朱樉还将自己的画像贴在每个军营里面。
要求每个青壮,在早晨起床和晚上就寝之时。必须要高举右手,对自己发誓效忠,永不背叛。
朱樉这个问题,在李信看来全是废话。
谁敢,谁又能对他这个王爷心生不满?如果真有不满的,也不会来参加亲兵了。
相反,自从将朱樉的画像贴入军营,思想工作组开展工作后。青壮们的训练热情还提高一个等级。
“没有,他们现在都感到,能当王爷亲兵是一种自豪。”
的确,对于青壮们每天对着朱樉的画像说上几句效忠的话。青壮们没有任何情绪,都很兴奋。
几千年的皇权思想,让他们效忠朱樉这是天经地义。
有句话怎么说的。学好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而且,如果不是政治思想组干预。朱樉的画像前面都会被供上长生牌位。
朱樉听了,连赞道“好。很好,非常好。”
“你们还需要将政治思想工作继续保持下去。”
李信点头,他也看出了这套理论,对朱樉收取人心上的好处。
刚开始,李信对于诸葛正雄这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是不屑的。
在李信看来,什么诸侯后人?不过是自抬身价而已。
经过这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效忠朱樉的事情后。李信便不在有这样的想法。
李信也是有识之士,他看出了诸葛正雄这个方法的本质。认定诸葛正雄是有真本事之人。
从那以后,很多时候,面对问题。李信都会听取一下诸葛正雄的意见。
“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