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父皇的事情,儿臣并不想插手。”他怕是不耐还来不及。
父皇这一次的对他大失所望,恐怕领兵待仗之事,不会再叫他插手日子,这正好也遂了他的心愿。
尉迟承早已经厌倦了杀伐,待在皇宫之中处理政务才是适合他该做的事情。
他厌恶极了见到尸体一类的东西,每每想起,总觉得心上作呕。
“皇儿。”皇后知晓劝说不得,皇儿是她所生,她能明白他执拗的性子。
尉迟承实际上也并未很认真的反驳皇后,他仅是觉得他母后心太过于软弱,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他希望他言语之间可以好好劝说一下他的母亲。
尉迟承重回东宫,一进宫殿内便瘫软在软榻之上,一如既往地端起一旁的茶杯,茶杯是宫人早先准备好的,已经备好了温茶。
“尽欢。”他无意识地换出这个名字,上官则就站在尉迟承一侧,脸色略有难堪。
他提醒道:“爷,容姑娘人在大燕。”
一时间的沉默阻碍在两人之间,尉迟承并未再开口说话,只是闭眼用沉默说明了一切。
他这次去镇边城,费了不少心力,到头来连面都没有见上。
怕是唯一的好处便是得到她还活着的消息,尉迟承忽然有些释然。
她留在北狄,他或许能够庇佑住他,但远不如在大燕,她更安全一些。
他的父皇时时刻刻都想要了那个女人的命,他根本不能够将着那个女人安稳的留在身边。
因为她知道,那个女人有多么固执,总有一天会同着父皇起争执。
“阿则,本宫想要做一件事。”
“爷但说无妨。”上官则愿一直陪伴在尉迟承左右,倾尽所有。
“这是个秘密,需要阿则好好替本宫保守。”
“只要是爷的事情,属下认为,没有不对的。”
上官则的命是尉迟承所救,也是他的知遇之恩让他能够在北狄有一席之地。
他从未骄傲自满过,那是最不该拥有的情绪。
尉迟承对上官则也很满意,只要是安排给上官则的事情,极少有对方完成不了的。
对方是个十分出色的侍卫,对于他安排的事情总能够出色的完成。
他如今倒是庆幸,他身边也有这样一员猛将,知心之人。
“爷,有件事情,属下需要向您汇报。”
“但说无妨。”
“上次大战,副将杜衡峰被擒,大燕王爷沈暮江曾书信一封来往我北狄。”
“书信内容可否得知?”尉迟承也是刚刚才知晓这件事情,父皇并未告知于他,看来是狠了心不让他插手战役之事儿,怕他又因情乱事。
于这一点儿,尉迟承倒是知晓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书信上的内容属下早已经获知。”他们若没有眼线,当初又如何能够保得住皇上现如今的位置。
尉迟承的初心也只是为了他的父皇,但现如今,他还记得当初皇弟的那句话,父皇作为一名父亲,并不称职,作为北狄的君王,也不称职。
于这一点儿,尉迟承倒是有三分赞同的,不过父皇待他,一直都是不错的,从未有过亏待。
尉迟承论事,一码归一码。
“沈暮江想用两国息战,十十年内互不进犯的条约来交还杜衡峰,陛下拒绝了。”
于此事,上官则还不知道如何同尉迟承开口才比较合适。
但杜衡峰将军的事情,太子爷还惦记着,上官则也瞒不了多久,索性如实告知。
“一条人命不止这个价?”
“皇上觉得,北狄不缺乏人才,一个副将而已,不足以他付诸一切。”
“想必沈暮江应该后悔战场之上放了本宫吧。”他想,那应该有一半儿是容尽欢的应求,他心里是这么期盼的。
“爷,此事?”
上官则询问着,略有示意。
“那杜衡峰可有家人?”
“一妻两子,家中还有七十岁老翁,有奶娘和仆人,家中尚算殷实。”一副将家中,如此算是正常。
“保护好他的家人。”此事尉迟承无法过多干涉,父皇的决策,他还没有能力可以更改。
但他大可以为了他们多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儿。
“属下明白了。”上官则这便按照尉迟承的吩咐去做事。
镇边城王府内,赵铁新拖着腮,一脸郁闷,余光看向沈暮江之时儿,他手中捧着一本卷子,正在翻阅。
赵铁新将着那书卷合上,故意打扰着沈暮江。
“容尽欢不在这里就算了,你也不陪我,这日子着实无趣。”
“你可是为了太后才留在此处,放弃游山玩水的机会,怎能算作无趣。”
赵铁新类似的话,沈暮江早已经听习惯,便也不当做一回事。
他嘴上说着的话,转眼间自己便可以忘记的一干二净,沈暮江自然也不会太过于放在心上。
“得了,认命。”母后那种怪病,闻所未闻。
赵铁新来之前还不相信赵铁之的话,总觉得赵铁之是在夸大其词。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样的人物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事情没有听说过。
但很多传闻中的人物,他后来见识到了,往往也只是百姓们夸大其词。
实际上当他见上一面之时儿,只觉得不值得一提。
许是对方的优秀成度并没有他看到的那样,他就给轻而易举否认了。
但容尽欢并非那样的人物,她的医术甚至要高过传闻太多,传闻只是把其弱化了一般儿,实际上容尽欢并非是那样的人物。
她的医术他目睹过,确实了得。
甚至容尽欢这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这世间少有的。
赵铁新确实对容尽欢的夸赞之词有些过头了,却也是觉得对方值得他这样夸赞的。
“暮江,你是怎样将着容尽欢这样的女子拿下的?”赵铁新幼时便崇拜沈暮江,总会效仿沈暮江做许多事情。
他同着沈暮江的关系要亲切过亲生兄弟,他常常说帝王家最是无情,所谓亲情也不过尔尔。
他同着皇兄关系好,是因为他们打小便没有相同的爱好,兴趣不同,以至于没有矛盾。
皇兄又是个好相处,好说话之人,对于他的要求,大多数时总是有求必应。
他常常念念有词,说的对方是百年难遇的亲兄弟。
于沈暮江的态度,又是不一样的。
沈暮江于赵铁新而言,是幼时玩伴,幼时感情最好的兄弟。
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一起时总是能够谈天说地,志趣相投。
年少时的沈暮江性子温吞,但练武习文,却是最认真的那个,太师常常夸赞沈暮江,乃是国之栋梁,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今多年未见,他们二人之间,大有不同。
天各一方,沈暮江因战事磨灭,锐化了锋芒,沉稳起来,而他倒还是当年那个性子,更为跳脱了一些。
因着这些年经历,那张嘴皮子磨得更厉害了些许,同沈暮江说话,总是有无数句话卡在喉咙里,等着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