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30 章 削藩南安饯别宴会,梁上新燕衬托芙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0章削藩南安饯别宴会,梁上新燕衬托芙蓉
    在荣国府安顿下来后,林家的下仆按照林如海的意思把他准备的礼物送到荣府各处。
    给贾母、贾赦夫妇、贾政夫妇的礼物都是按照贾敏生前的规格置办的,给贾璋他们这些小辈们的礼物倒是比寻常的节礼还要厚上三层。
    他这个做姑父第一次给妻侄们发见面礼,总不能太过小气。
    而且玉儿她日后还要嫁回这府上,能用这点子东西替女儿邀买些许人心,也是好事一桩。
    菁莪馆里面伺候黛玉的嬷嬷丫鬟也全都收到了林如海的赏赐。
    她们不但得了半年月例的赏钱,还得了林如海赏赐下来的金首饰。
    嬷嬷和大丫鬟们得了金钗,余下的丫鬟也得了金耳环。
    给她们送赏的嬷嬷说了,这是姑老爷赏给对林姑娘悉心照顾的忠仆的。
    以后把林姑娘照顾好了,林老爷那边还有更厚的赏赐呢。
    黛玉看到丫鬟们欢天喜地的模样,也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有爹爹为自己打算的感觉,就像是柳絮落地、生根发芽了一般。
    黛玉只觉自己的脚踏到了地面上,而不是飘荡在半空中,心里安稳极了。
    杜工部曾说自己“漫卷诗书喜欲狂”,此时黛玉虽然没有到达“喜欲狂”的地步,但也会因为父亲的贴心而会心一笑,心生暖意。
    林如海心里也舍不得离开女儿,但是在正式前往礼部当差前的几天假期里,他还是不得不出门拜访客人、处理林家的房子、铺子等事务。
    不过每天办完事情、回到荣国府后,他都会陪黛玉看书下棋、谈天说地,好像要把这些年分别的时光全都补回来似的。
    直到假期结束后,林如海才惋惜地换上孔雀补子的官服,大清早起床前往礼部当差去了。
    礼部尚书和礼部左侍郎在礼部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并不是新来的林如海可以撼动的。
    不过林如海他一心养老,与同僚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因此双方倒也能做到相安无事。
    他很快就是适应了自己的新职位,晚上还有闲去酒楼打包各色小吃呢。
    璋哥儿说了,玉姐儿最爱吃如意斋的藕粉桂花糖糕和太白楼的饮子,他要打包一些带回去,和玉姐儿一起品尝……
    林如海的生活过得十分轻松自在,绍治帝那边却加快了自己的削藩的进程。
    因为林如海的禀告,绍治帝对南安郡王养寇自重的恶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也坚定了绍治帝削藩的决心。
    因此,他不但按照太上皇的旧例调走了南安郡王帐下兵卒,还往东南防线派去了好几位年轻的小将分权。
    目的就是架空南安郡王安排在浙东守备的下属。
    南安郡王也知晓绍治帝发出的几道调令,目的都是为了削弱他这个藩王的实权。
    他心中很是不满,但他根本
    林如海早就定下了乔迁的日期,朝廷休沐后他就会带着女儿黛玉归家。
    在搬家的前一天,黛玉在菁莪馆摆了酒席宴请老太太、太太、两位嫂子和众姐妹,以慰离别之思。
    筵席过半,贾母和迎春都忍不住哭了出来。贾母舍不得外孙女,迎春在众姐妹中和黛玉关系最好,亦舍不得黛玉这个小姐妹。
    黛玉见此情景,心中亦是伤感。连声说自己会常来做客,看望外祖母和众位姐妹们,又拿起帕子,为贾母和迎春拭泪。
    听到黛玉如此言说,再加之邢夫人与史湘霓婆媳二人也在殷殷劝勉,贾母和迎春两人都止了泪意,席上的戏份又重新欢悦起来。
    宝钗坐在一侧,瞧着众人欢乐,心中却倍觉凄苦。
    她强颜欢笑地想,黛玉这一走,愈发显得他们薛家的作态难看了。
    赵姨娘已经不止一次对着梨香苑指桑骂槐了,李纨这个二房的管家奶奶对此只是装聋作哑。
    宝钗甚至怀疑赵姨娘会这么跳,就是李纨在背后撺掇的。
    莺儿跟她说过,贾环新衣裳的料子好像就是李纨娘家送给李纨的节礼……
    宝钗只觉疲惫。
    是啊,谁又会喜欢强赖在自己家里的亲戚呢?
    更何况,姨妈待李纨这个媳妇并不好。
    如今姨妈失了势,李纨不在贾太君面前给她们薛家穿小鞋都不错了。
    她总不能指望李纨帮她们家打压赵姨娘,这世上断然没有以德报怨的好事。
     姨妈倒是热心起她和宝玉的婚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干拿她们薛家的钱不办事。
    可是宝钗心里高兴不起来,如今的姨妈连小佛堂的大门都走不出去,又怎能为儿子的婚事做主?
    宝玉是很依赖她,姨妈心里也想着让她嫁给宝玉好改善自己的处境,可是姨父会答应这门婚事吗?
    她心中悲苦,未免多饮了两杯。
    史湘霓注意到了宝钗的举动,想要劝她两句。
    但是因为两房关系不好的缘故,她和宝钗少有往来。此时此刻,她也不知道该跟宝钗说些什么。
    而在众姐妹中和宝钗最好的探春只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一旁的惜春说话。
    因为赵姨娘的缘故,她和宝钗间的关系愈发尴尬了。
    因此,她只能装作没看见宝钗的举动。
    有赵姨娘嘲讽薛家的言语在前头杵着,探春现在和宝钗说什么都好像是在挑衅宝钗。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在老太太面前,探春决定自己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错儿了……
    当天晚上,贾母又在大花厅里面摆了送别宴。
    男客与女客之间只隔了一扇大屏风,还有女先生说书、戏班子唱戏,全家都热闹了一场。
    宴席结束后,贾母要带黛玉一起回荣庆堂住。
    而贾璋在回鹤鸣苑后,命红杏拿了燕子风筝出来给他,他自拿着风筝去找黛玉。
    两人也没去
    陶园,只在贾母院子里面放风筝,这是两人早就约好的事儿。
    黛玉说:“瞧着这燕子,依稀好像回到了几年前。那年三哥哥给我过生日,也放了好多的风筝呢。”
    贾璋说:“你若是欢喜瞧这个,我以后年年都给你放风筝。放风筝能除晦去祟,我也盼着妹妹能够日日欢喜。”
    黛玉在风筝上面写下自己的祝愿,贾璋把风筝放了起来。
    两人就站在荣庆堂的院子里,看着那燕子飞得越来越高,却舍不得拿起金剪,剪断这根风筝线。
    天色渐晚,剪断这根风筝线后,他们两个就要分离了。
    直到月上柳梢,梆鼓初响,贾璋才率先把剪刀递给黛玉,让她放掉燕子风筝除晦。
    黛玉从他手中接过小巧的金剪,放走了燕子风筝。
    她看着那只风筝渐渐与朦胧的夜色融为一体,不禁想到冯正中的《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1]
    这真的是很美好的祝愿,她和三哥哥,日后也会如此吗?
    她想到两人即将分别,不禁轻声道:“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2]
    贾璋听黛玉偶发诗兴,只觉句中有伤怀之意,正中他本人情思。
    他心中竟生出一二酸楚之意,他能安慰黛玉不要因为别离伤怀,但却免不了本人的伤怀。
    这是人之常情,并非理智足以压下的。
    可他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却是不能大谈不舍之情,让黛玉为难的。
    “我明天送你回家,我以后会去看你的,我……”
    说到最后,贾璋却不忍继续说下去了。
    黛玉看着他,把青雀拿出来的荷包放到贾璋手里。
    她说:“我都知道的,三哥哥。”
    贾璋点了点头,把黛玉送到贾母身边才离开。
    而他在回到鹤鸣苑打开荷包时,便见到荷包里面装着的芙蓉与海棠的花瓣。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折成方形的雪浪纸。
    贾璋打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一首吟诵芙蓉花的绝句,却与他上次送到黛玉手中的海棠七绝互相唱和,用词用句典雅至极。
    他瞧着那淡粉色的芙蓉花瓣与金红色的海棠花瓣,心里很是欢喜。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诗稿折好,放回到天青色的白鹤荷包里。
    最后,他珍而重之地把荷包放到了枕边。
    今夜,他将在芙蓉花香中沉睡,只可惜海棠无香。
    不过他又转念想到,海棠无香,才能更好地衬托芙蓉,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131章落英宅邸黛玉归家,举重若轻小惩大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怦然心动 港综世界的警察 只有怪兽可以吗 稳住别浪 大明:寒门辅臣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临安不夜侯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杀戮都市!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日夜游神 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Z世代艺术家 不灭尊 星武纪元 深空之影 起源玩家 天官赐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