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8章看中刘家传讯刘承,探春定亲叮嘱贾环
探春没有立即作出决定。
婚嫁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她只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就算再刚强,也很难在这种事情上杀伐果断。
“老太太,容孙女回去好好思量一二吧。”
贾母点了点头,其实她是更喜欢刘家的。
荣国府的公子们全都弃武从文了,在这种时候,嫁到邬家可不是什么上好的选择。
如果邬家抱着荣国府转换门庭后资源闲置,他们家娶荣国府的女儿能占便宜的想法,那他们就打错了主意。
资源置换、利益均摊……老国公留下来的人脉资源对文官依旧有用。
大房的资源探春根本沾不上边儿,贾母也不会允许贾璋把他手里的资源人脉用到旁人身上。
就比如说元春夫妇他们求贾璋给清哥儿介绍先生,这样的小事,在贾母心里只是举手之劳罢了,贾璋帮了也就帮了。
可若元春夫妇对贾璋提出了无理要求,那贾母不用贾璋出头,她就会主动帮他把元春扫地出门,省得他难做。
探春与贾母的情谊远不如元春与贾母的情谊深,元春都没得到的东西,探春又怎么可能拿到了?
二房的资源不多,贾政那个假道学更是不可能把他手里的资源给女婿用的。
在王夫人被关起来后,贾政就有些患得患失。不把所有筹码抓在手中,他就会心慌气乱。
在这种时候,探春又能占到什么便宜?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件事,贾母才觉得刘家更胜一筹。
如果贾母真的觉得邬家无可挑剔的话,那探春她就不会听到刘家的名字了。
但是刘家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邬家豪富,刘家寒苦,两家的对照十分强烈。
在刘承中第前,刘家只是乡户人家。
贾母猜测,他们家里能供得起刘承上学,那他们家的日子或许会比去年冬天来荣国府打秋风的刘姥姥家里好过许多。
但是,就算会好过一些,也不会好过太多。
光是看刘承的衣着打扮,吃穿用度,就知道刘承他们家里并没有因为刘承中举就摇身一变,变成乡下富裕的大地主。
他们家的日子必然是很清苦的,与元春嫁的石家、迎春嫁的赵家根本没法比,贾母不确定探春是否能接受那样的生活。
但贾母也没有办法,对于探春来说,刘家和邬家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
至少她打听过,刘承和邬二公子都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人品也都还算可以,刘承不是戏本里的陈世美,邬二公子也不是五毒俱全的纨绔子弟……
探春的条件在这里摆着呢,她的选择很有限。
璋哥儿的朋友里,杨公子、孟公子他们都很年轻,但贾母连提都没有提过一嘴。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探春根本配不上人家。
人品模样
环儿不孝,不管姨娘了,那她也不会抛下姨娘不管就是了。
贾母对探春的选择很满意,不过她没把她的想法表露出来。
她只是请贾璋去探一探刘承的口风。
贾璋没拒绝贾母的请求。
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再不好,年轻的小姑娘总是无辜的。
他虽然和探春相处得不多,但也收过人家小姑娘送来的针线。
所以他对探春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不过探春终究不是他亲妹妹,想让他对探春像对迎春一样细心,却是不可能的。
贾赦是贾璋的亲爹,邢夫人是贾璋的亲娘,他们夫妻没心情管迎春,那贾璋这个做儿子的有责任替他们操持迎春的婚事。
但探春的爹是二叔贾政,贾政自己都不关心女儿,又怎么能指望贾璋像长随一般忙前忙后?
所以贾璋没直接约刘承出来,而是托自己在户部的同年去探听刘承的心意。
贾璋这么做,也是不想给刘承过多的想象空间。
他手头的资源是有限的,就算叶荆、杨叔玉根本用不到他的资源,就算赵家萍、郭子守家里也有父兄支应,可他手底下还有像范孟起和蒋家师弟这样投靠过来的寒门门人需要资源。
即便刘承娶到了探春,那他也得排在这些人后面。
如果刘承不能证明自己的话,那贾璋也不会投资一个注定没有希望的人。
这件事情很容易理解。
他之前愿意给石廷清写荐书,实际上看的也不是元春的面子。
他愿意帮忙,主要是因为石端明谈吐得体,不是那等蹬鼻子上脸的小人,所以他愿意和石家父子建立联系。
更主要的原因是贾璋想哄贾母高兴,所以他不在乎这种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
若刘承能和石端明一样识趣儿的话,那贾璋也不介意自己多一个好妹夫。
比起外人,还是姻亲更靠谱更贴心些。
若刘承不识趣儿,那他也不会做冤大头。
毕竟探春只是他的堂妹,并不是他嫡亲的妹妹,他对二房的堂兄弟堂姐妹可没有什么奉献精神。
刘承听到上司的暗示后,只觉眼睛一亮。
刘承是知道贾璋的。
或者说,这两科的年轻官员里就少有不知道贾璋的。
十七岁的三元及第,二十岁的内阁行走,这样风光的官场前辈,谁人不知道,谁人不羡慕?
他心里清楚,贾家三小姐只是贾璋的堂妹。
贾璋待他这个堂妹很可能是没有多少情分的。
但是有这层关系总比没有这层关系好,而且贾小姐的父亲也是五品官,荣国府的门第也高,给家里女儿的嫁妆也丰厚……
比起商户家的小姐,还是贾三小姐这样的姑娘更符合他的期待。
“下官心里是愿意的,只是齐大非偶……”
“贾年兄说了,他们家老祖母看中了你的人品
,也不拘你家拿多少聘礼,只要待他们家姑娘好就行。如果你愿意,可以给荣国府递帖子上门拜访。”
“明面上只说是去拜谒贾修撰就成,也不会伤了彼此的面子。”
刘承的眼睛更亮了。
贾修撰做事果然体面!
不管婚事能不能成,他拜谒过贾璋这件事都做不了假。
短时间内,他刘承也能借一借势。
至少,他那官居从七品还喜欢颐指气使的上司得知此事后,肯定就不敢继续为难他这个新人了。
他喜笑颜开地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第二天就把帖子送到了荣国府。
在得到回帖后,刘承好生拾掇了一下自己的形象。
在这之后,他又备了两样时新礼物,这才带着小厮上门。
贾母见刘承相貌清秀,谈吐得体,心里愈发满意。
不得不说,刘承比她想象中的模样要好上不少。
贾母这个喜欢漂亮孩子的老祖母对刘承的第一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在屏风后偷看的探春也很满意,人生在世,谁又不喜欢好看的皮囊呢?
听到贾母的暗示后,刘承也顺理成章地把这桩婚事答应了下来。
即便此时此刻,他还没有见过探春。
不过在离开前,刘承在贾母的安排下远远地见了探春一面。
他自幼在乡下地方长大,还没见过探春这样顾盼神飞、修眉俊目的姑娘,心里对这桩婚事更加满意了。
他遥遥地向探春行了一礼,在探春回礼后,他才随着领路的侍女一起去前院书房。
他还没有忘记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他要去拜谒贾璋……
因为双方都很满意,刘承就和探春在七月底的时候定亲了。
赵姨娘看到刘家送来的简薄聘礼,整个人都被气得跳脚,回到住处后,就拉着小丫鬟的手哭天抢地起来。
她还记得大姑娘结亲时是何等的风光,也记得二姑娘结亲时婆家送来的赤金宝石首饰有多耀目!
怎么到了她女儿,就只剩下了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
但她也不敢跟贾母闹,只敢跟贾政哭哭啼啼。
可问题是,贾政素来是个假清高,最不喜欢别人对他说嫌贫爱富的论调……
赵姨娘就这样在贾政跟前儿失宠了,而探春也没去看赵姨娘。
她只在私下里叮嘱贾环道:“或许你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姐姐,但在这府里,我们都有苦衷,我也不求你理解我。”
“如今太太犯了错,你头上的紧箍儿没了,好生上进才是正经事。”
“在父亲面前和宝玉争一时的长短,跟着姨娘瞎混又有什么前程?我是你亲姐姐,就算对你不亲近,也绝对不会害你。”
贾环还记得他小时候知道姐姐只给宝玉做了鞋子时,心里有多难过,又有多嫉妒宝玉。
如今他长大了,知道探春也有她的不得已。
但这些日积月累下来的小事,就像羊毛细针一样扎在他的心头。
他目光复杂地看着探春,最后还是对探春道:“三姐姐,你日后也好生珍重。”
第149章婚礼准备宾客如云,贾璋接亲黛玉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