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219 章 依依辞行北上京师,拜谒金銮君臣奏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9章依依辞行北上京师,拜谒金銮君臣奏对
    得知贾璋升任尚书,即将离开津海回京履新的消息后,津海官员一起前往经略府为贾璋饯行。
    命雪檀收好这些属官送来的饯别礼物后,贾璋吩咐仆役端茶点来招待客人。
    在顾渚紫笋的香气中,津海官员纷纷向贾璋饯别。
    他们所说的话,无非是恭喜、敬祝贾璋右迁尚书的恭维话,亦或是依依惜别、万分不舍等伤情离别之语。
    在贾璋看来,这些话全都是老调重弹,不过是场面话罢了。
    他才不会因为这些话,生出什么不舍之情来。
    不过这四年来,他们上下级间相处得还算愉快。
    更何况,贾璋心里明白这些属官的想法。
    在给上司饯别时,这些老调重谈的话,才是最稳妥、最不容易出错的。
    正所谓言多必失,若说掏心窝子的话,动了真情实感,言语中出了差错,得罪了贾璋这个上官怎么办?
    他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能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
    正是因为理解他们的想法,贾璋才笑盈盈受了这些人的奉承,没有把他们礼送出去……
    在众人中,天津府知府张松年富力强、为人精练、最得贾璋青眼。
    因此,在气氛热烈起来后,张松感慨道:“藩台在津海任职四年,新省之内民和年登,人物康阜;对我们这些下属,更是悉心教导、爱护有加,我们着实是舍不得藩台啊!”
    然后,又主动建议道:“下官恳请藩台允许我等聊表存心,为藩台准备一场饯别宴会……”
    众人听到张松的建议后,纷纷附和起来表示赞同。
    但贾璋却面露难色,婉拒道:“多谢大家的美意,只是圣旨已到津海,我却是不好耽搁太久,对陛下的令旨不敬的。”
    “待到家人打点好行囊后,我们一家就要乘船北上了。”
    “诸位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个宴会,却不必举办。”
    “尔等若觉得我这个上官还算不错,那日后就好好做事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有益于黎庶生民,就算再小的事,你们也要把它放在心中。”
    “津海百姓过得好,我在京中才会心安,这就是你们对我最好的礼物了。”
    “等你们做出成绩、右迁京师后,我会在京中最好的酒楼里设宴,亲自为尔等接风洗尘的。”
    听到贾璋的话后,张松等人心里既激动又惆怅。
    凭心而论,对张松他们来说,贾璋绝对是一个好上官。
    虽说在刚到任的那年,贾璋处置贪官的手段非常酷烈,让他们看了就觉得胆寒。
    但张松等人,还是很理解贾璋的做法的。
    毕竟,那时正是推广金米良种、修建海港的特殊时期。
    若贾璋这个经略使的手段不强硬,又怎能杀鸡儆
    黛玉此世的家乡是姑苏,都不在京城。
    但他们在京城生活,又在京城长大成婚,这个城市见证了他们的前半生,已经几近于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了。
    他们当然会有思乡之念,亦会有别离之忧。
    待到四月初,贾璋一家四口乘坐的官船终于抵达通州河岸。
    看到贾璋官船上的旗牌后,其他船只都让开了水道,选择让贾璋他们先行。
    他们主动避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贾璋官大爵位高,而是因为贾璋发现、推广金米良种,活民无数的功德。
    毕竟,在通州河河道上行驶的船只里面,还有几位王公家的楼船,与外地巡抚来京办事的官船。
    这些人的官位与爵位,却是要比贾璋高上那么一点的。
    他们愿意让路,也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钦佩贾璋兼济天下的行为。
    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而在看到官船上“三元及第”与“津海经略”的旗牌后,河岸上识字的老百姓惊呼道:“是贾学士!发现金米良种的贾学士回京了!”
    书画摊子的老板大声反驳道:“什么贾学士?你们都把人家的官给叫小了!我们家小五是秀才,看过邸报,和我讲过,皇爷要让贾老爷做尚书啦!”
    因为贾璋回京一事,在通州河沿岸做事的京城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而在贯穿靠岸后,更是有不少人欢呼起来。
    在老百姓心里,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人、就是好官。
    所以,发现、推广金米良种的贾璋,在他们心里,就是文曲转世,就是全大盛最好的青天大老爷!
    通州河岸,贾琮与贾环兄弟二人带着荣国府的车队,等待贾璋他们船只的到来。
    在小厮看到贾璋官船的影子并向他们禀告时,他们兄弟二人突然间听到人群中爆发的欢呼声。
    原来是三哥到了。
    贾琮脸上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笑。
    而贾环,则第一百次在心中懊恼自己没有早点讨好他这位隔房的堂兄。
    船只靠岸后,贾璋拉着贾琮、贾环的手,殷殷勉励了他们两句,又把黛玉母子三人交付给贾琮照料。
    在送黛玉母子三人坐上荣国府的朱缨八宝车后,贾璋才翻身上马,带着亲信雪檀直奔宫城而去!
    贾璋来到宫城,递上牌子后,没等多久,就被黄宏迎进了乾清宫。
    之前绍治帝在给先帝守孝,不忍在先帝尸骨未寒的时候改动乾清宫的装饰,所以才没迁宫。
    现在太上皇的三年孝期早已结束,绍治帝的居所,自然也就从玉熙宫换成了乾清宫。
    至于绍治帝之前居住的玉熙宫,则被绍治帝指给太子居住。
    这一举措,足以佐证绍治帝对太子的忠实,更可以佐证大盛国本的稳固。
    而对大盛来说,这件事绝对是件难得的大好事。
    走在陌生的路线上,通往陌生的宫殿,贾璋心里颇有点儿陌生感。
    但因为出来迎接他的人是黄宏,贾璋那点儿莫须有的陌生感很快就消散殆尽了。
    因为,他的好友黄宏,已经开始小声地向他讲述起绍治帝的心情来了。
    而在临近乾清宫后,黄宏和贾璋都闭上了嘴,不再多言。
    贾璋在偏殿等了一会儿后,终于得到了御前太监的通传。
    跟着太监走进乾清宫后,贾璋伏惟敬祝道:“臣津海经略贾璋叩见陛下,伏惟吾皇万福金安,松柏永年。”
    看着跪在中庭的贾璋,绍治帝捻须微笑。
    贾卿今年也三十岁了,看着他绯袍乌发的模样,绍治帝不禁回忆起对方登科鼎甲、打马长安的往事。
    思及此处,他心思一动。
    在让贾璋起来后,他问贾璋道:“爱卿的儿子启蒙了吗,书读到哪里了?”
    不知道贾卿的儿子,是不是和他一样有才华,一样有能力。
    若贾卿之子,能有贾卿三分之一的本事,他就不用担心后代儿孙没有人才可用了。
    贾璋没想到绍治帝居然会问他菱哥儿的事情。
    不过眼下贾璋也无暇细想,只得立即恭敬地回答绍治帝的问题。
    “启禀陛下,犬子已经开始跟着孟允孟先生启蒙了,现在刚读完《孝经》。”
    绍治帝笑着赞他:“孟允是实学名家,请他去你家坐馆,倒也合宜。我只盼着你家雏凤之音能清于老凤,到时候我朝就又多一个治世能臣了!”
    贾璋连忙道:“臣很感激陛下的期待,臣一家沐浴圣皇教化,感激涕零,不知何以为报。唯有谨慎勤恳,促百姓安乐,解陛下心忧,再献上一颗忠心罢了。”
    “臣平日里也是这样教导儿女的,臣不盼着他们多有能力,但却一定要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
    绍治帝听了后,心情更加愉悦。
    他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又对贾璋道:“忠恕二字,是孔夫子都推崇的,自然不会有错。”
    “你这样教导儿辈,朕很满意。”
    说完这些题外话后,绍治帝才提起了正题。
    他先是问了贾璋对津海行省的后续安排,然后叮嘱贾璋道:“景尚书致仕归乡了,你是朕提名,又通过廷推的工部尚书。”
    “朕让你去工部,是要让你把海漕一事理顺,再接手推广海漕、修葺河道等事宜。”
    “朕相信你能把这些事情做好,你也不要辜负了朕的信任。”
    听到绍治帝的话后,贾璋的神态也肃穆起来。
    他俯身叩首道:“臣贾璋,谨遵陛下令旨。”
    第220章喜乐团圆爱女情深,师徒相见杨门聚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我的一九八五 打铁三年,出世武道通神 限制级死神 我一个化神期,参加高考合理吧? 红楼:风华首辅 教女主厚脸皮,可没教她不要脸啊 炼气家族,我有一个造化空间 重生09,最强通信兵 重生后,我果断退婚转嫁冷面军少 人间武圣,绝世状元郎 败犬女主请自重,我只想当男闺蜜 垂死病中惊坐起,旧日竟是我自己 我,阴阳判官?本官断案死刑起步 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 瞎子捉刀人: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诸天万界的武者 闪婚三年抱两,军官大佬他超爱!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