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32 章 丰盈国库催动改革,内阁会议探讨火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2章丰盈国库催动改革,内阁会议探讨火耗
    在江南官场抄出无数白银后,绍治帝就动了进行火耗改革的心思。
    因为盐税一案,绍治帝在朝廷内部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增长,国库里堆满了抄家得来的银子,养廉银子的事情也不用多费心。
    除此之外,绍治帝已经命东鸾卫收集民间碎银,并在皇庄开炉熔铸官银。
    经过潜邸幕僚与大内账房的精确计算,绍治帝已经厘定了火耗的具体数额,并且定下了固定的火耗数额。
    绍治帝把碎银中杂质最多的川西地区的火耗数额定为固定的火耗数额的标准。
    如此一来,即便是碎银杂质多的地区,也不用因为火耗银子贴钱,进而导致他的改革变成弊政。
    而那些碎银杂质少的地区,依旧能够赚上一笔银子。
    虽然比起以前的火耗,这点银子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那火耗本就是朝廷的钱,不能因为约定俗成四个字,就把这些钱默认为硕鼠的东西。
    绍治帝断了这些人的发财之路,也是在替天行道。本就没有半点错误,他无愧于心!
    而且,绍治帝觉得自己已经很仁慈了。
    毕竟他愿意对过去的火耗犯罪行为既往不咎,又愿意给那些穷苦官员发一笔养廉银子,这般仁德的君主简直就是千年难见!
    下面的官员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若是敢顶风作案,绍治帝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雷霆震怒!
    至于绍治帝让东鸾卫的绣衣使者去收集各个地区的散碎银两,而不是吩咐潜邸心腹去做这件事也是有他的考量在的。
    东鸾卫是太上皇转送到绍治帝手中的特务机构,因此,太上皇对绍治帝吩咐下去的事情必然也是知情的。
    在忠顺亲王和冯唐前往江南抄家前,绍治帝就已经把这个任务分配给了东鸾卫。
    以太上皇执政几十年的经验与头脑,他不可能看不出来绍治帝打算做什么。
    而他没有因此召见绍治帝并提出反对意见,就意味着他是同意绍治帝进行火耗改革的。
    绍治帝也明白太上皇的意思。
    有这位老人家的默许,火耗改革的最后一道阻碍就也消失了。
    在盐税案后,他对内阁阁员们的主动性增强了。
    只要太上皇不反对,他提出的意见又利国利民,底下的阁员就不会有人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绍治帝静极思动,生出再创佳绩之心也不足为奇。
    更何况,贾璋在第一次前往玉熙宫轮值时提出的养廉银子确实是燮理阴阳,调和清浊的好办法。
    有了这笔养廉银子在,地方官员在被朝廷蠲免灰色收入后也不敢轻举妄动。
    朝廷占着为民为国的大义,又给失去了火耗银子的官员发了养廉银子,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清廉的官员会赞美改革绍治帝是大盛朝的圣君明主,
    然也会紧随其后。
    在这之后,他会是首辅,张泰维会是次辅,而且有太上皇给予的辅政大臣的身份,张泰维必然会是一个实权次辅。
    他和张泰维之间会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是太上皇和绍治帝都乐于见到的局面。
    但是比起太上皇安排的人,绍治帝肯定还是更希望自己的老师原朴能在内阁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不用有太多的话语权,但一定要有。
    在周东野即将下台的时间里,原朴这个初入内阁、资历不够的新阁员只能靠功劳争夺话语权。
    所以,在从贾璋那里知道绍治帝有心进行话后改革时,杨宗祯就已经笃定主理火耗改革的人必然是原朴了。
    而在贾璋得到南下抄家的机会、叶士高被分到江南的好职位,就连太上皇的心腹林如海都得到御前的赏赐后,杨宗祯就对他的推测愈发笃定了。
    所以,杨宗祯才表现得如此沉默。
    他不沉默,原朴这个老实人怎么可能获得出头的机会?
    在原朴第一时间吹捧完绍治帝后,对此事浑然不知的张泰维与佯装刚反应过来的杨宗祯才顺着原朴的话一起夸了绍治帝一通,又问起了那个问题。
    陛下是否想好了应对的计策呢?
    “朕也知晓周阁老心里担忧的问题,太/祖高皇帝定下的俸禄已经供应不起当下的花销了。为此,朕愿意每年给底下的大臣发放一笔养廉银子。”
    “同样让臣子们有钱花,养廉银子和默许火耗贪污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你们比朕经历得多,必然知道贪欲向来都是由小变大的。只有定下严格的标准,提高对贪墨火耗之人的量刑标准,才能减少地方的贪墨之举。”
    “而且杜绝火耗省下来的银子,可以完全覆盖养廉银子的花费,甚至还能剩下许多。如此朝廷多了一笔进账,朕与太上皇也就不用担心国库出现亏空的情况了。”
    绍治帝提出的养廉银制度得到了所有阁员的认可。
    忠顺亲王去江南抄家,抄了不少银子回京。国库也因为抄家的缘故丰盈了起来。
    在国库丰盈的情况下,养廉银子的开销并不算很多。
    如果火耗改革成功了,那么朝廷每年都会多出一笔总数不少的税银,地方贪墨之风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
    这是一项善政,又有什么好反驳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内阁阁老比皇帝还不希望国库亏空。
    一来,是不希望百姓因此遭灾。
    不论周、李、杨、张等人有多狡诈,能在太上皇的眼皮子底下做到阁老的位置,还是有一颗爱惜百姓的心的。
    二来,这些阁臣们也不想被科道抓住把柄,被那些言官弹劾,损伤自己的清名……
    火耗改革既不会波及皇亲、勋贵和豪族几大利益集团,还能增加税收。
    即便在改革过程中避免不了流血,但也不过是纤芥之疾。这样的好事,又有什么好反对的呢?
    而且眼
    下绍治帝刚办了盐税案,正是威势赫赫之时。阁臣们人老成精,又怎会在这种时候挫绍治帝的锐气?()
    ???????拏??靻?膉?拏?彎?h????蝶敧?拏?
    ?惊鸦的作品《[红楼]贾璋传》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朝廷大事总要经太上皇的手,若太上皇不同意不落印,绍治帝也没辙。
    若真的想阻击绍治帝的新政,找太上皇进言比对绍治帝犯颜直谏容易多了。
    不过,杨宗祯、张泰维和原朴都不会反对绍治帝的善政,周东野和李汲更是对太上皇避之不及。
    周、李二人不愿意去找太上皇的原因也很简单。
    太上皇已经打算把周、李二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周东野和李汲自然会担心太上皇在他们去乾清宫后给他们颁布一些离谱的命令。
    比如说给他们安排几个狠狠地得罪新帝的任务之类的……
    虽然绍治帝和周、李二人都对太上皇的安排心知肚明,但是周、李二人真的过于冒犯绍治帝的权威,绍治帝也会记仇的。
    就比如说周东野,这次周党被收拾得这么狠也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虽然周党被收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浊流一党枝繁叶茂、良莠不齐,招惹了皇帝的眼。
    眼见着周东野都有些控制不住周党的党人恶劣,太上皇和绍治帝又怎能容忍底下不受控制的疯狗与硕鼠呢?他们当然要借着盐税大案狠狠地削一削周党的锐气。
    但是,谁知道绍治帝心里有没有记恨过落他面子的周党党人?
    皇帝可是最小心眼的,若是那些事情真的对绍治帝没有任何影响,太上皇又何必做那等无用之功!
    他还不是担心周、李二人暗中与绍治帝达成协议,做戏给他看?
    不亲眼看着他为了平衡朝廷扶持起来的庞然大物倒下去,太上皇可不安心。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阁老们都赞同绍治帝提出的火耗改革与养廉银制度,纷纷赞美起绍治帝爱护臣民的仁爱之心来。
    在绍治帝的主持与几位阁老激烈的辩论后,就养廉银的额度、养廉银分配方案,火耗改革的试点省份、火耗数额的同意标准、火耗改革的主理阁员等事达成了一致。
    周东野按照最终方案拟好了旨意,至于这份圣旨能否通过,还要看太上皇的意见。
    不过绍治帝知道,太上皇会同意的。
    若是太上皇不同意,早在他找众位阁老提及此事前就会阻止他的行动。
    所以,这份圣旨必然会成为加盖金印玉玺的明旨,原朴也会按照他的心意,成为火耗改革的阁臣。
    第133章李汲苦恼退路无多,宗祯心许会典功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大明:寒门辅臣 妹妹别怕,哥哥超护短 苏乘羽许南枝 姜语嫣苏乘羽 超级无敌仙医苏乘羽姜语嫣 苏乘羽姜语嫣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鸣龙 重生1977大时代 我以仙术当侦探 我在异界有座城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最强雄狮 苟在修仙界的远古巨熊 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 从机械猎人开始 刑警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