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87 章 门人振奋贾璋履新,鸿胪偶遇嘉树欣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7章门人振奋贾璋履新,鸿胪偶遇嘉树欣荣
    贾璋升任侍读学士后不但担任日讲官,还会担任文华阁讲官。
    得知贾璋的新任命后,杨门上下都很振奋。
    太子和诸皇子都在文华阁听学,他们杨门的后进去文华阁做讲经师傅,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原来他们还觉得师相太过偏袒叶士高这个徒弟。
    但凡有什么好的,师相都只记得叶士高这一支。
    叶士高挑完后,才能轮到他们。
    就连贾茂行这个晚辈都能跟着叶士高沾光,不但越过那么多人得到内阁中书的职位,还得到了许多普通人人想都不敢想的资源。
    就比如说纂修会典一事,若没有师相的支持与操作,贾茂行根本不可能担任副总裁官的职位。
    因为这些,他们觉得师相他老人家有些偏心。
    现在他们才晓得,师相他这根本不算偏心,顶天也就是提前投资罢了。
    能被师相百般看重,完全是贾茂行自己有本事。
    他值得被人提前投资。
    不说别的,就只说御前轮值一事。
    这些年来,在御前轮值的翰林不计其数,可除了贾璋外,还有谁这样得绍治帝的心意?
    所以他们也怨不得师相偏袒贾茂行。
    易地而处,若他们是师相,他们也会偏心贾璋这样聪明能干、挑得起大梁的晚辈。
    他们能想得这么开,对杨门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师门内部和谐圆融,总比师门内部勾心斗角,互相赌气要好得多。
    杨宗祯对这种变化感到很满意。
    不过这些人关于杨宗祯偏心的揣测,也不能说他们揣测错了。
    因为杨宗祯他的确很偏袒叶士高。
    如果不偏心的话,他就不会费尽心思地拔擢叶士高,更不会非得把叶士高推进内阁。
    凭心而论,杨门内除了叶士高外,真的没有其他人同样拥有入阁的资历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
    可是,对杨宗祯来说,那些普通的门生弟子,哪里比得上自家心爱的徒弟呢?
    所以一想到推举门人入阁之事,杨宗祯就会想起叶士高。
    而在想起叶士高后,杨宗祯他就再也想不起旁人了。
    换句话说,那就是杨宗祯只想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也只放心把叶士高拔擢进内阁。
    只有他的弟子,才配得上这份荣耀;也只有他的弟子,才最值得他的信任。
    而贾璋作为叶士高唯一的弟子,在杨宗祯这里也没少沾光。
    事实上,在发现贾璋的潜力前,杨宗祯就已经很看重贾璋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爱屋及乌四字。
    而在发现贾璋做官的天赋与潜力后,杨宗祯就更喜欢,也更看重贾璋了。
    杨宗祯对贾璋,既有主观的喜欢,又有客观的看
    被调去做日讲官(),???????畻葶?虓?
    ?h?艦???晛恎?魎??葶???
    ?膉詢???畻葶桑坙?节晛絙▉()▉[()]『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贾璋就能正式前往讲经值庐参与轮值了。
    盛朝的翰林院日讲官定制为八人,分为两班轮值。
    皇帝每天听取经义时,四位日讲官都要前往讲经值庐,为皇帝讲解经书。
    在前朝时,翰林院日讲官每班六人。
    除了四位讲解经书的日讲官外,还有两人负责跟随陛下前后,记录日起居注,是为起居郎。
    盛朝太宗文皇帝把这一职责则被朝廷从日讲官的职责中剥离出来,转交给翰林院,要求翰林院五品以下官员轮值御前,直起居注事。
    如此一来,翰林院内上至侍读、侍讲,下至编修、检讨,就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了。
    皇帝也能清楚地了解这些青年进士的人品与能力,不用担心自己被阁部蒙蔽。
    更不用担心自己只能见到被党派阀阅们推荐过来的日讲官,却见不到其他年轻翰林,进而遗漏了那些于国有用的人才。
    所以与前朝相比,本朝日讲官的权限小了一些。
    可是,即便如此,日讲官依旧是人人想要的香饽饽。
    毕竟,在翰林院等待去御前轮值,机会太少了。
    普通的翰林官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轮到一次。
    除非哪个翰林能得到皇帝赐下的玉如意,这样翰林院才会给该翰林多排班。
    但皇帝很少赐下具有特殊寓意的玉如意。
    而翰林们即便得到了玉如意,想靠寥寥几次轮值的机会出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经筵日讲官却能每隔两天就见到皇帝一次。
    这个频次,比六部尚书觐见陛下的次数还要多。
    与皇帝见面的次数多了,皇帝对你的印象自然就深刻了。
    与皇帝讲经的次数多了,皇帝跟你的情谊自然也就深厚了。
    更别提经筵日讲官还能回答皇帝的问题,甚至还能给皇帝提出建议。
    他们经常在御前饰演顾问的角色,虽然手里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却拥有无形的权力。
    很多时候,御前之人的一句话,比旁人的一万句话还有用。
    距离君主越近,就越拥有权力。
    这句话绝对是没有任何错处的。
    所以,人人都想获得日讲官这样的好位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除了那些既有能力,又有靠山,更有圣心的翰林外,其他人根本就摸不到日讲官这个位置的边儿。
    贾璋正巧三者都有,除此之外,他还是盛朝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日讲官。
    上一个未到而立之年就担任日讲官的人还是穆阁老。
    但穆阁老担任日讲官时也要贾璋大好几岁呢。
    这同样是杨门之人感到振奋的地方。
    师相目成心许的三代之首既年少有为,又有圣心期
    ()许。
    他们党派内部彻底没了青黄不接之虞。
    他们当然会觉得振奋,感到欣喜。
    贾璋前往鸿胪寺学习仪礼时,还遇到了来鸿胪寺交接工作的二叔贾政。
    贾赦梦中的场景终于出现在现实中了。
    做光禄少卿的叔叔的和做侍读学士侄子的都穿着绣着白鹇的五品官服,而且他们在因缘巧合之下,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一老一少,对比十分惨烈。
    只不过这地方并不是贾赦梦里的荣府门口,而是在鸿胪寺中。
    叔侄二人碰面后,做侄子的眼含笑意上前行礼,做叔父的却颇有些羞窘,甚至生出了逃窜之心。
    贾政他真的不想和贾璋穿着官服见面。
    但贾璋已经向他行礼了,他总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他连忙上前把贾璋托住,对贾璋道:“茂行,在公衙中,你不用拘泥于这些俗礼。”
    “你不用管我,只管做你的事情去几天。”
    贾政想把贾璋支走的意图十分明显。
    贾璋他能听得出来。
    而且他清楚,他这叔叔一点儿都不想和自己站在一起,最后变成别人议论的焦点。
    因为总会有人说贾政没用,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居然和亲侄子是同一个品级。
    贾政他会因为这些话感到难堪。
    贾璋他也没必要让贾政心里不舒坦。
    因此他只亲亲热热地和贾政说了几句话,在同僚们面前伪装了一把好侄子后,就施施然地跟礼官离开了。
    贾璋还算照顾贾政的心情,但贾政心里依旧不好受。
    贾政知道,贾璋来鸿胪寺是来学习经筵仪礼的。
    他这侄儿今年不过二十三岁,就已经轮值讲庐,入值枢机了。
    而他已然苍颜白发,却依旧守在清水衙门里面潦草度日。
    如此两相对比,贾政只觉自己不过是衰草枯杨而已。
    看到贾璋这样欣欣向荣的年轻人,贾政又怎能不生出羞惭之心?
    因此,在交接完工作后,贾政并没有理会那些想和他搭话的人。
    只匆匆地找了个借口,然后就逃离了鸿胪寺。
    不过,已经开始学习仪礼的贾璋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贾政的想法与行为。
    刘禹锡曾说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这是自然流转之道理。
    荣国府的新枝嘉树,是不会与旧时代的衰草枯杨为伍的。
    他只会向阳而生,生长得亭亭如盖、枝繁叶茂。
    最后得繁茂而见欣荣,植万木而见长林!
    第188章御前展书国丧结束,贾琮娶妻岫烟出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万历小捕快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港城1985 只有风知道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机战:全金属风暴 割鹿记 南朝玄怪录 无敌道医 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 重启人生 [娱乐圈]恋爱心愿 引火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师尊她撩完就跑GB 综漫:武侠万事屋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刀路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