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134 章 注疏出世副总裁官,走马上任贾琮院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4章注疏出世副总裁官,走马上任贾琮院试
    因为杨宗祯的嘱咐,贾璋只用五天时间,就完成了批改、增补等工作。
    在杨宗祯和林如海分别审阅过他的书稿后,这本已经定稿的《尚书通考》就被送进了贾母的书坊。
    工坊印刷匠人采取了三班倒的工作方式,在他们的努力下,贾璋的新作很快就面世了。
    在这之后,实学一派和杨门之人开始为贾璋造势。
    他们的行动非常顺利,贾璋这本《尚书通考》既义理详实又鞭辟入里,他们吹捧起来也不吃心。外人听到后,也不会质疑他们的话语。
    没过多久,贾璋就被仕林视为年轻一代的文魁,声名大振。
    就连宫里都听到了些许风声。
    这倒是很正常,耄耋老儒学问深,也不会引人注目;年少才子著书立说,才会成为新闻。
    在得知此事后,绍治帝的心情也相当不错。
    他曾经勉励过贾璋,让他好生做学问。日后也好成一代文宗,扬大盛文华。
    如今贾璋著书立说,未尝没有他这个君父殷殷嘱咐的功劳!
    绍治帝当然会觉得,贾璋能够如此进取,是他把君父的嘱咐全都记在心里的结果。
    手下多了一个忠臣种子,绍治帝自然会觉得高兴了。
    于是,在太上皇与绍治帝拿定主意要编纂《大盛会典》后,绍治帝就直接把贾璋安排进修书的队伍里面去。
    谁都能看明白杨门的造势之举,杨宗祯想要提拔徒孙的心思更是人尽皆知。
    但是,在贾璋的经义注疏义理详实、文采精华的前提下,谁也挑不出来他们的错出来。
    这就是阳谋的优点了。
    光明正大四个字,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绍治帝也不会因为杨宗祯的操作感到生气。若是杨宗祯每次操作都能给大盛带来一本《尚书通考》这样的经学著述,那他恨不得让杨宗祯多操作几次才好呢。
    在杨门与实学一派操作《尚书通考》的事情时,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榆就已经心中有数了。
    会典的风声已经传了出来,杨门如此紧急操作,必然是要推贾茂行上位。
    宋榆对此接受良好。
    于公,贾璋的差事确实做得好,进入翰林院后就没出过什么差错。
    他文采精妙,学问扎实,担得起纂修官的职责。
    于私,他和林如海也算是朋友。虽没到肝胆相照、共同进退的地步,但也比点头之交要强许多。
    他不一定会雪中送炭,但并不介意顺水推舟。
    林如海是贾璋的未来岳父,有这层关系在,他愉快地做出了决定。
    他不会反对这件事。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绍治帝居然这样看重贾璋。
    绍治帝不但让贾茂行担任纂修官,还让贾茂行担任编纂会典的副总裁官。
    “贾
    登基后查了盐税大案,处置了不少贪官污吏。若论功绩,也少不了他的一份。
    除此之外,记录太上皇推位让国的胸襟气度时也会加强绍治帝皇位的合法性,绍治帝当然会对纂修会典一事大力支持了。
    但是,正是因为两代君王都在乎会典,贾璋才为这个副总裁官的职务感到诧异。
    要知道,三位总裁官基本上只负责挂名与审核,纂修会典的实际工作还是要由副总裁官来做的。
    他这么年轻,能够服众吗?
    “掌院学士,下官年少德薄,才疏学浅,如何当得起副总裁官的职务呢?”
    宋榆道:“这是太上皇定下的名单,圣意难违,贾修撰还是不要推辞了。你是三元及第的出身,百年难见的文魁,或许上皇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把你安排进这份名单的。”
    听到宋榆的话后,贾璋才收回前言,不敢有任何自谦之语。
    他直接保证自己必然会实心用事,不会辜负太上皇与绍治帝的信任。
    贾璋会有这样的反应,主要还是因为太上皇。
    如今的朝廷,最不能反对的不是绍治帝,而是退居帝位的太上皇。
    有的时候,不在皇位上反而能得到更大的主动权。
    在退位后,太上皇以挑拨天家父子为由,发落了不少得罪过他科道言官。
    这个罪名能把所有得罪太上皇的言官全都收拾得□□。
    而绍治帝与内阁为了不被太上皇疑心,也绝对不会捞人出狱。
    加之太上皇发作的人全都在绣衣使者那里有案底,在太上皇的舆论操作下,他的圣名绝对不会有一星半点儿的折损。
    反倒是被发作的人,一个赛一个的前途惨淡。
    所以,若这份名单是太上皇定下来的话,科道不会激烈地反对。
    随心所欲的太上皇也不见得会喜欢贾璋的自谦。
    这是君父给予的恩德,哪里容得你一个小小的臣子推拒?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得知会典纂修官的名单是太上皇定下来的后,科道只象征性地反对了一下后就偃旗息鼓了。
    为了挽回颜面,他们选择了宋榆给出来的借口。
    太上皇看重的是贾璋三元及第的功名。
    三元及第古今少有,在日益衰老的太上皇心里,这未尝不是一种祥瑞。
    贾茂行获得这个职务的方式虽有些取巧,但也算不得歪门邪道。
    功名是人家自己考的,《尚书通考》也是人家自己写的,也难怪两宫帝王把他贾茂行当祥瑞……
    最后这句话,倒是有些酸溜溜的,像是被醋泡过的了。
    而在私下里,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就没断过。但贾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对那些流言毫不在意。
    因为这些话心浮气躁没有任何用。只有把差事做好了,才能击溃那些子虚乌有的流言。
    如果他因为流言纷扰把差事搞砸了,才是合了那些别有用心
    之人的心意!
    贾璋年纪轻,他手底下的那些翰林官是不服气他这个副总裁官的。
    但贾璋学问扎实,不管那些修撰拿什么问题来问他,他都能答得出来;他平日里做事又十分谨慎,每天三次巡检文稿与纂修衙房,堵死了所有能给他使坏的空间。
    除此之外,分化拉拢的驭下手段、条理分明的奖惩制度以及与编修、检讨们的良好关系也巩固了贾璋的权威。
    一个月后,贾璋手底下这些与他同样负责纂修典章的翰林官们无不服膺他的领导。
    在贾璋的带领下,他们查阅了无数典籍,日以继夜地整理大盛立国以来的典章起源,并落诸于笔端。
    而贾璋本人依旧像之前那样小心谨慎地巡检文稿与纂修衙房,并没有因为局势好转就松懈的意思,倒是把某些想要设计他的人恨得牙痒。
    在贾璋把纂修官这个新职务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贾琮也走进了院试的考场。
    经历了极度折磨精神的科举考试后,贾琮眼圈发黑地走上了荣国府的马车。
    但是院试的难度比县试和府试大得多,贾琮前两次都只是吊车尾考上的,因此这次考试,他不幸地落于孙山之后。
    贾璋在安慰完自己的弟弟后,直接把贾琮打包塞进了府学念书。
    顺天府府学的教授大多都是学问扎实的老举人,教书水平比贾琮现在的那位西席高很多。更重要的是,府学的教谕是一位被贬官的前任给事中。
    虽然这人只是同进士出身,但是教贾琮这样的小学生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国子监对例监不上心,比起例监,府学才是贾琮最好的选择。
    而且长兄贾琏在顺天府任官多年,在顺天府内也颇有几分面子,贾琮又有了童生的功名,花钱给他买个府学旁听生的资格也容易。
    就这样,贾琮包袱款款地前往府学上学去了。
    而贾璋在贾琮上学后,收到了另一位考生的好消息。
    他和郭子守的共同好友,清远伯府的幼子孟吉祥终于考中举人了!
    第135章夙兴夜寐勤勤恳恳,迎春出嫁三朝回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万历小捕快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港城1985 只有风知道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机战:全金属风暴 割鹿记 南朝玄怪录 无敌道医 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 重启人生 [娱乐圈]恋爱心愿 引火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 师尊她撩完就跑GB 综漫:武侠万事屋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刀路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