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9章研究经典文宗期许,宫中选秀麻痹臣党
在贾璋去御前轮值后没多久,就轮到王良誉和吴庭生去御前轮值了。
但他们两人只得到了金笔锭的赏赐。
这非常正常,若是人人都能得到玉如意,那玉如意岂不是早就烂大街了?
贾璋心想,靠着潜规则刺激翰林们自发上进,如此惠而不费的激励手段,皇帝又怎么会让它废掉呢?
翰林院众人也对此事接受良好。
太上皇在位时,新翰林们就少有得到玉如意的。
若新帝一登基就给新科三鼎甲批发玉如意,这些在翰林院里苦熬多年的老翰林们才真是要破防呢。
如今只有贾璋一人得到了玉如意,他们可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不会说话不会办事,而是贾璋他考得太好了。
三元及第的功名古今少有,陛下因此对新状元青眼有加也理所应当。他们得不到玉如意,才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得到陛下的欣赏。
因为绍治帝的青眼有加,贾璋在翰林院里的日子愈发如鱼得水起来,就连他在史馆里的差事都变得好办了许多。
以前他在史馆里修实录时,只能指挥韩凭交给他的那两位小编修。
现在就不一样了,即便他没叫人,也有编修检讨主动跑来为他做事。
贾璋清楚他们的想法,翰林院里被陛下忘到脑后的状元数不胜数,所以新科状元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被陛下记住且赐下玉如意的状元就不一样了,得宠的红人自然具备讨好的价值……
还有人马后炮地夸赞起韩凭的慧眼识珠,贾璋对此嗤之以鼻。
前些日子嘲讽韩凭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护着他,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的人正是现在这些夸赞韩凭的人,他又怎能不觉得讽刺?
面对绍治帝的青眼有加与翰林院同僚的奉承,贾璋表现得十分谦逊有礼。他心里很是清醒克制,压根儿就没被这些奉承讨好冲昏头脑。
经过前世风光的贾璋早就清楚一个道理,身处顺境中的人时常会被笑脸迷惑,即便兵刃戈矛近在眼前,都对危险浑然不知。
那样的下场可不是贾璋想要的,所以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应该保持冷静。
虽然王良誉没得到绍治帝赏赐下来的玉如意,但在新科三鼎甲顺利入内轮值后,他那位刻薄上官还把他从修复馆里调出来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万一王良誉宁可不要官声与圣心,也要在轮值时告他一状就糟了。
他可不想彻底恶了陛下。
而在私下里,王良誉特意请了厨子做了一桌宴席,专门宴请给他出主意的贾璋和吴庭生。
王良誉心里喟叹,还是年轻人脑子活,不过是花钱请人在他那恶毒上官的耳边吹吹风,他的境遇就大为改变了。
因为第一次轮值时得到了绍治帝赐下的玉如意,贾璋后续轮值的频次大为增长。
皇要新帝铲除周、李二党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在周东野和李汲致仕后,无论是按资历还是按规矩,他都会升任首辅。
他敢笃定,如果在他之后是原朴上位的话,那么杨门的官员大概是不会受到太大的打压的。
等到原朴致仕后,他们杨门的人就又能顶上来了……
杨宗祯也不盼着杨门再出一位首辅那种大好事,能够再出一位阁臣就已经很好了。
只要有一位阁臣出头,杨家后人与杨门门生就都有靠山了。
可若是张泰维上位,情况就又大大不同。
太上皇让他和张泰维做绍治帝的辅政大臣时就没安好心。
他和张泰维互相制衡斗法,新君才能做裁判官掌握朝廷大局。
太上皇知道张泰维一定会主动和他斗,因为张泰维这人从来都不愿屈居人下。
为了上位,张泰维连自己的恩师李汲都能背叛,更何况是他杨宗祯呢?
所以杨宗祯才第一时间向原朴示好,这件事可不能让张泰维抢了先……
在原朴入阁后,绍治帝才有心思理会选秀的事。
经过礼部忙而不乱的筹办,在绍治元年八月初九的这一天,各家送秀女入宫参选的马车停在了青鸾门前。
宫中有旨意,此次选秀只选京畿五品以上官员家里的女子。
五品以上的官员家里一般都置办得起华服丽饰与上好的马车,就算买不起好马车,也能租得起好马车。
因此这一路行来车马如云,从马车上下来的秀女们亦是环肥燕瘦,尽态极妍。
绍治帝后宫嫔妃不多,膝下皇子寥寥无几,此次选秀,就是为了充盈后宫,绵延皇家子嗣。
京中为之动心的人家数不胜数。
若女儿能得到君王宠爱,自家岂不是也能像甄家一样,借着娘娘的枕头风青云直上?
若女儿能生个儿子那就更好了!谁不想要一个亲王外孙乃至皇帝外孙呢?
虽说绍治帝已经把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了,但当年的义忠老千岁不也是太子吗?
义忠亲王得势的时候,谁能想到当今陛下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想到这些有的没的,不少勋戚门阀与文武大臣家里都打算送女儿进宫选秀。
不过到底谁能选上,还要看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意思。
是的,绍治帝本人不会亲自主持选秀。
而他私下里定下必须入选的名单,已经早早地交到了太后与皇后手中。
因为选秀之事,京城里老字号的脂粉铺子、绸缎铺子和银楼的生意都好得吓人。
贾璋名下没有这些铺子,他也没开一家新店铺强凑这个热闹。
人家家里的姑娘入宫参选,穿的戴的都得用最好的。就算要采买东西也会去老字号采买,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用的安心。
所以,就算他开新店,他也是抢不到多少生意的。
与其做那些无谓之功,不如想
办法做脂粉铺子的供货商。
不管是口脂还是香粉都需要用鲜花做原材料,卖花虽然赚不了太多钱,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贾璋对此并不挑。
宝钗和探春也因选秀一事平生感叹。
宝钗心里叹息的事情是,她家里是商户,她根本参加不了大选。
就算她心有青云之志,亦无计可施。
妈妈总不能变出来一个官家小姐的身份给她。
探春和宝钗一样,也觉得选秀未尝不是一条好出路。
可是她年纪不够,即便贾政满足了此次选秀的最低要求,她也没办法参加选秀。
绍治帝又不是变态,他明面上的选秀理由是绵延子嗣,又怎么可能会选十三岁的小姑娘进宫?
其实探春会为此感到遗憾,也不过是在叶公好龙。她也幻想过嫁给英俊温柔的男儿,与他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又怎会愿意进宫伺候四十岁的绍治帝?
要知道,二老爷贾政的年纪也不过四十三岁啊!
若真有参加选秀的资格,探春又怎么可能一点都不胆怯呢?
不过就算探春不胆怯,一心一意盼着入宫挣前程,贾母也不会答应她这么做。
荣国府都要转换门庭了,贾母怎么可能同意让家里的女孩子入宫邀宠,挡了贾璋的清流文臣之路?
倒是王夫人听到薛姨妈提起此事时,对探春无法进宫博宠感到遗憾。
她好歹是探春的嫡母,若是探春做了娘娘,她亦能借此做做文章。
就算不能被放出去,改善一下自己的禁足待遇也是好的。
而在八月初九选秀当天,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共选了九位娘娘小主出来。
贾璋觉得这些秀女的身份格外耐人寻味。
治国公家的嫡三女,瑞王侧妃孙氏的娘家妹妹,西平郡王妃娘家的侄女……
绍治帝选这些人进宫,是在安抚诸王臣党,还是在麻痹他们的神经?
对绍治帝已经颇有一些了解的贾璋觉得,后者的可能性远比前者的可能性大,而且还要大上许多。
第120章宫中嫔御桂花飘香,省亲别墅大赚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