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完中秋节,便开始各忙各的了。
陆俊明背着书篓去学堂。
崔氏给他塞了两身衣裳,又给他拿了好多吃的。
“三郎,这里是八两银子你拿着。”陆七婶把银子塞他身上。
“五两叫束脩,剩下就零花吧。对了,给先生的节礼带了吗?”
陆俊明翻翻竹篓:“带了,奶奶放心。”
送走陆俊明。
又送陆小六和陆小七去学堂。
万氏本来要陆俊英也去的。
陆俊英死活不去,为此还挨了顿打。
无奈,万氏只好让他留在家里跟陆三木学做木匠。
把成才的希望寄托在陆小七的身上。
陆家开始盖房子,请的是外村的专门盖房子的人。
青砖大瓦都买回来。
两处房子一起盖。
盖房子的人一大早就来,晚上就走,也不在陆家住。
每人每天七文钱,但是得管一顿饭。算是比较便宜的了。
陆大树和崔氏要做山楂。
陆二林和耿氏要酿酒。
陆三木要给家里做家具。
盖房子的事情,就落在老七了几个孙子身上。
六个孙子,三个读书的。
剩下三个就在家里帮忙。
万氏和陈杜鹃就包揽了家里的家务。
人多力量大,房子盖的也不满。
路梓潼的蚕养了两波了。
耿氏织出来一匹布,布料光滑细腻,轻柔贴身,还非常有垂感。
但是白花花的布缺乏质感。
路梓潼决定把它染成大红色,做成嫁衣穿是最好的。
此时,路梓潼才明白空间里那些花是做什么的。
不单单是看的,是用来染色的。
耿氏和万氏都会染色。
开始熬颜色的时候,路梓潼按照耿氏的吩咐。
摘了好多大红的花,又摘了一些蓝色的,还有植物的根茎,加入明矾,熬制在一起,熬成黑红色。
颜色熬的差不多了。
耿氏先弄了一小块,试了试,觉得正是正红的色彩。
才把布匹给放进去。
放要一层一层的放。
放进去之后,还要拿棍子来回搅拌,捶打。
然后盖上盖子,等浸泡一天一夜的功夫。
就可以拿出来晾晒了。
晾晒的那一天,正巧是个大晴天。
高高的木头上面悬挂着一整匹大红的丝绸,耀的人睁不开眼。
“哇,二嫂,这个丝绸真美啊,要是能用这样的布做身红嫁衣,是最好不过了。”
万氏刺绣,接触过不少上好的布料,可眼前的红色丝绸,让她惊叹。
耿氏也觉得美,跟路梓潼商量道:“小五,要不然咱们不卖了,给你做嫁衣吧。”
路梓潼干笑一声:“娘,等我们把这一套流程学会之后,有多少好丝要不得,卖了吧,卖了吧,这还不是最好的。”
前世,路梓潼有钱,穿的衣服都是几千几万的,跟古代相比,现代的纺织技术才是最好的。
路梓潼当然不稀罕了。
“娘,咱们自己养蚕,自己抽丝,织出来的布,再烫染,要是咱们陆家村的女人都参与进来,是不是很不错。”
耿氏点点头。
“养蚕抽丝可以,只是他们只怕没有织布和烫染的技术。”
“单丝绸未免太过单调,若是要好看,须得加上一些图案。”
这个路梓潼是明白的。
耿氏织布的时候,会在上面加些花,草之类的图案,是衣料显得没那么单薄。
粗布衣看起来也华贵些。
更别说丝绸了。
当然刺绣也是可以的。
“娘,那你说咱们这一匹布能卖多少钱?”
耿氏用手轻轻的在上面抚摸。
“至少三四百文吧。”
“孩儿觉得不止。我们拿到丝绸店去看看吧。”
路梓潼觉得差不多七八百文是肯定有的。
“小五在家吗?”
母女俩说着话,腊梅推门进来了。
“哇,你们这布好漂亮啊,是给小五做嫁衣用的吗?”
路梓潼笑着打趣道:“姐姐想做嫁衣,可以给你做呀。”
腊梅脸红了红:“小五,今天不是说要拆线吗?俺娘在家等着了。”
是了,潘氏肚子上还有她当初缝的线,要是时间长不拆了,就得长到肉里,会发炎的。
当时弄的急,路梓潼拿的普通线,若是现在的羊肠线就没那么多问题了。
“好,咱们走吧。”
陆腊梅依依不舍的瞅了那匹大红色的丝绸,唏嘘道。
“小五,我娘没嫁人之前,她的布织的可好了,还去城里做过织娘呢。”
成了亲之后,要干活,把手都干粗了,摸不得丝绸了。
路梓潼突然脑海里一闪。
“腊梅姐,你们可以养蚕啊,养蚕抽丝,织布卖钱啊。”
陆腊梅皱着眉头想了想。
“咱们这里没有桑叶,也没有蚕,怎么养啊?”
“蚕我有,桑树我也有,我送给你吧,先给你二十个,等你的蚕养好之后,回头还我就成,至于桑叶,先用我的,我给你几株桑苗,等你的桑苗长大了,再还我。”
陆腊梅眼睛瞬间就亮了。
“真的,小五,那我就谢谢你了。”
潘氏种地,腊梅织布,家里还有俩姑娘人小也干不动活,不如养养鸡,养养蚕。
可以多一份收入。
“可是,抽出来的丝卖给谁那?”
这是个问题。
路梓潼打算再去一趟聊城,找新的合作人。
去腊梅家,路梓潼把线给抽出来,再把伤口给撒上止血粉,包扎起来之后。
路梓潼把养蚕的事情跟潘氏说了。
潘氏能做老本行,也十分高兴。
“当年我在城里当织娘的时候,掌柜的姓耿,就在聊城的西城柳纱巷,现在也十来年了,应该还在那,你可以去找找他,看他那里收不收丝?”
姓耿,更她娘一个姓。
路梓潼欢喜的点头:“好的,谢谢潘婶子。”
“要是你找到这么门路,比做其他生意都强,生丝也不少卖钱,一两上好的生丝三十文那。十个蚕能吐六七两,养二十个蚕,一个月三四百文那。”
腊梅听了很开心。
“娘,那我跟妹妹一起养蚕吧。”
潘氏拍拍她的手。
“别急,先等小五找到了收生丝的地方,再养也不迟。”
商量了差不多后,路梓潼左右看了看。
“陆淼叔那?”
腊梅脸色一寒:“被我娘赶到城里做工去了。”
路梓潼了然。
“行,那我去一趟城里,事成之后,我们一起养蚕。”
古代人做生意都是一代传一代,不出意外是一直做下去的。
有了大致方向后,路梓潼便打算往城里走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