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崔氏站在院子里面喊,可是那么大的雪,路梓潼走不出去啊。
“小五,你先别出来,我把这边铲出一条路,你再走。”
陆俊华把自己的院子铲出一条路之后,又来到爷爷奶奶的院子铲雪。
陆老七也拿起铁锹铲雪,不多时就铲出一米宽的小路来。
“老大家的,一会儿吃完饭,再熬一锅粥,看看谁屋里的窗户贴的薄,再多糊几层,天凉,别让冻着喽。”
这个时候没有玻璃,冬天的窗户就糊破布,布是麻布,在上面刷面糊,一层又一层,能刷五六层。
刷好之后用木头扣在木窗上。
这样再大的风也吹不透。
但是不好的是,不能沾水,被水一打,就会烂掉。
雪下的太大,窗户上面堆积一层,若是不及时清理,就会化成水,把窗户下面糊窗户的纸给侵蚀。
所以,需要不停的检查往上面多刷几层。
陆七婶穿好衣服,从烧炕的灶台上舀出一盆热水,又添了两把柴,从干净的雪地里挖了一桶雪倒锅里。
这才把木盆端到里屋洗簌。
洗完后,她冲着路梓潼的屋子喊:“小五呀,吃饭了,想起来不?不想起的话,奶奶把饭给你端来。”
陆老七这边铲完雪,也就着水随便洗了洗,洗完顺手把水给倒了。
听到陆七婶的话,便说道:“大冷天的,别让小五起了,一会儿给她端过去吧。”
“行吧。”没等路梓潼说话,陆七婶就出来了。
路梓潼已经收拾好了,正在换鞋,她没打算待屋子了,她要跟大家一起扫雪。
“不用了,奶奶,我跟你们一起吃。”
说着,路梓潼就跟着陆七婶后面出来,来到厨房了。
谁知,陆森那边说话了。
“娘,我不想出来,把我的饭端来呗。”
陆七婶还没说话,陆老七恼了。
“滚出来,懒不死你,出来吃完饭,把院子里的雪给扫了。”
陆森推开窗户看看天:“还在下雪那,等雪停了再铲吧。”
“雪一直都下着那,等雪停了就把你给埋了,快起来,懒骨头。”陆老七发话了。
陆森不情愿的起床了。
不想起的非要起,想起的却非得不让起,这是哪门子道理。
**
这边陆二林和陆小六已经一边铲雪一边出院子了。
陆三木也带着陆俊英和陆小七来了。
赵小凤,万氏则早就跟崔氏一起在厨房忙活。
“雪都下了这么多天了,看看外面都成啥了,连门都出不去了。”
蚕在冬天不好养,吐完丝之后,就死了,成了蚕蛹,炸一炸,当菜吃。
等到来年春天才能继续养蚕。
所以,上一次生丝是今年最后一次收了。
当然,这是一般人,路梓潼家的除外。
路梓潼除了空间之外,家里有暖炕,万氏跟她都是把蚕宝宝搬到屋子里,靠近暖炕的地方,暖和,适合蚕宝宝过冬。
但是路梓潼也说过,不用强求,死了就死了。
路梓潼空间里还有很多,她只需要把蚕茧放入加工坊就能成生丝。
生丝也可以再加工成绸缎,若是加上各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成各种颜色的绸缎。
只是现在空间里的花圃不见了,等下升完级之后才会再出现。
自从陆七叔送给梁氏二百两银子,空间离升级的日子更远了。
“陆姑娘在家吗?”
这么大雪的日子,是谁在叫门?
陆俊英出去开门,看到是赵福。
“你把这个包袱给陆姑娘,再跟你大娘说一声,这几天天气不好,山楂片暂时就不要了,做多少算多少,回头再定了,我再来找她。”
赵福交待完,冒着大雪,深一脚浅一脚的便回去了。
陆俊英看着手里的包袱,拿到了厨房。
“小五,这是给你的。大娘,福伯说山楂片别做了,等他再定再说吧,天气不好,他那也卖不动。”
陆俊英转述完,崔氏的神色黯了黯,不做山楂片就没有收入,她忙了这么多天已经习惯了。
一下子闲下来,还真不得劲。
路梓潼则打开包袱,沉甸甸的,一打开,明晃晃的银子,晃花了大家的眼。
“哇,小五,怎么又来这么多银子?”
银子上面有一封信,是赵景旭写给她的。
路梓潼大概扫了一眼,便塞袖兜里了。
“哦,这是诗会的分红。当初办诗会是我和阿旭给宋公子帮的忙,他给的分红,大概有八十多两,你们数一数对不对?”
其实不止八十两,诗会期间的总营业额是两千多两,也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比他以往三四个月的营业额都多。
可宋玉瑾多精明啊,跟赵景旭死缠烂打,非说不能算总的,要除去各种开销,最终定下只剩八百两的利润。
赵景旭更可恶,给路梓潼算一成,他自己算两成。
结果,路梓潼就只有八十两,赵景旭一百六十两。
信里是赵景旭给她算的账,还控诉她一番,因为除了第一天,路梓潼人在,其余的时间她都不在。
就连最后一天的总决赛,她也不在。
陆俊明在这次诗会中虽然进了前十,却没进前三,前三名分别被外人所得,据说一个是举人,一个是进士,还有一个竟然京城的教书先生,路过这里凑个热闹。
总之,宋玉瑾和他的摘星楼算是彻底扬名了。
而且,宋玉瑾还说了,第二期摘星楼诗会将会在来年的三月三举行。
参加过的和没参加过的人,都更加想跃跃欲试了。
信的最后,赵景旭问她还有没有酱油了,宋玉瑾催着要。
可是现在这个天气,就算是宋玉瑾想要,她也送不过去呀。
“对了,大娘,我前一段给摘星楼腌制了一种酱油,这个也非常赚钱,跟果子酒的价格差不多,不如我再教给你吧。”
崔氏正愁没事可做,一听路梓潼要酿什么油,顿时大气精神来了。
“好,好,你说,该怎么做?”
酿制酱油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在空间里,很快就做出来了。
空间里有方子,路梓潼抄了下来,让崔氏照着做。
崔氏做饭是个行家,做酱菜什么的也是个行家,做这个酱油,听路梓潼一读心里便有了七八分。
“这个不是跟咱们做的酱差不多嘛,黄豆晒干,加盐,这不就是酱,再熬几遍,加盐就成酱油了,这很简单啊。”
路梓潼没想到崔氏竟然一点就通。
主要是路梓潼没吃过崔氏做的豆酱,大豆在古代不算是粮食,一般要么做豆腐,要么发豆芽,所以,种的人不多,若是谁家种上一亩半亩的,就吃不完的豆子。
谁也不能天天那豆子磨豆腐,更不能天天吃豆芽吧,就酿成酱。
而酱与酱油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过滤,熬制,再过滤。
路梓潼听崔氏这么一说就放心了。
可问题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