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耿老爷子也似乎明白了耿书亭的意图,拿起账本翻了翻。
如此分下去,老二家的两个孩子除了房子什么都没剩下了。
而且,耿修恒和耿修杰的娘,和离之后把她的嫁妆也给带走了。
除了屋里摆的家私,几乎没有留什么东西。
关键是路梓潼刚才看了管家来喜做的账,有好几处明显是假的。
尤其是耿修杰买路梓潼的那批布,二十两,他做成了花销,买吃的,算到了公家的账上。
来喜是大夫人的人,偏心耿修杰是正常的。
就是因为上头有耿老太爷的偏心,下头有管家来喜的照应,耿修杰和耿修恒兄弟俩,才养成了败家的习惯。
再看厨房那里的账本。
耿书亭的俩个孩子,每个月的花销是二十两,就算是吃山珍海味也差不多了。
而耿修恒一个人上个月的花销都五十两,也不知道都吃什么了。
厨房的账本单看,看不出什么。
上面只有菜品和菜的价格。
但是某个种类价格贵,不可能大家吃,只可能是给某个人加小灶了。
厨房是归来喜的媳妇管的。
虽然大家一视同仁,吃的不差,可单独给某人开小灶,也花不少钱。
韩氏也不是个傻子。
处在这样的家庭,别说耿书亭了,就算路梓潼也的闹起来。
太不公平了。
再看耿书亭的两个儿子在绸缎庄的销量。
每个月都能挣一百多两,所出的单子也都是二三十两,虽然不大,但是耿家目前的经营来看,算是不小了。
耿修杰的算是大单子了,可钱那,没要回来呀!
财产的单子分完之后,耿老爷子看着是一肚子的气。
“你这是要把两个孩子给赶出去啊。”
耿书亭低垂着头,他也没办法,不能让俩人再败家。
他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那。
“爹,说实在话,我做大伯的,两个孩子我该管,可他们听我的吗?我说东,他们往西,一问都是说您说的。”
“他们也是您的孙子,我是管不了了,要管您自己管吧。”
耿老太爷猛的一拍桌子。
“好,你不是按人头分嘛,把我的也分到他们那边,我跟他们一起过。”
耿书亭无语的看了韩氏一眼,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爹,你这样不是让人家说我不孝嘛。”
耿老太爷还要发脾气,路梓潼突然伸手阻止了他。
“舅公,我看大舅舅分的很是合理,再说两位表哥也不是一无所有,这不是还有两百五十两的债嘛,要过来就有了。”
耿老太爷无奈的叹口气:“这都是死债,要不回来的。”
路梓潼莞尔一笑:“大舅舅挣钱也不容易,都是一两一两的抠出来的,三表哥签单子就是八十两,我想如果他没信心把钱要回来,也不敢让人家欠。”
“既然单子都欠了,不试试怎么知道要不回来。”
耿修杰苦恼的皱着眉。
“去了,要了好几回,他们家老爷不在家,家里没人,说是回老家了。”
“那你就老家要啊,要不回来你不会去官府告他们吗?难道八十两银子说丢就丢啊。”路梓潼真想敲开耿修杰的脑袋看看。
他脑子里装的是稻草还是水。
“以前耿家欠债的时候,也没见都要回来啊。”耿修杰才不愿意往乡下跑,多累呀。
耿书亭气愤的跺跺脚。
“你知道个啥,每年结账的时候,都是从月钱里扣的,你大伯这儿还有五年前的账,正追着那,一两银子也是银子,你不去要,谁还跑上门来给你不成。”
做生意就是这样。
开始怕不出货,出了货怕不挣钱。
有走团购的给现金的还好。
有人就喜欢拉关系欠账。
要说谁都有钱不凑手的时候。
赊一次两次的账,没关系。
只要你及时结的清,卖家是愿意让你赊的。
古人做生意都讲个信义。
没有信义的人是吃不开的。
所以古人赊账,大多时候是要的过来的。
也有个万一。
有人家里有事着急走,就会忘了还账。
但是一旦有人去要,大部分人都是会给的。
也有耍无赖的。
基本就上了所有商人的黑名单了。
信息不流通的年代。
消息传得也快。
耿修恒和耿修杰兄弟俩,开始学做生意也有三四年了。
他们不听耿书亭的,听耿老太爷的。
耿老太爷年纪大了,也都处处护着。
结果,护着护着,就把两孙子护成败家子。
老大耿书亭不愿意了。
他还有一家老小那。
于是,本不该分家的他,就提出了分家。
路梓潼看过账本也看出来。
这俩小子胡吃海喝的本事倒是有。
挣钱的本事差劲的很。
“舅公,您年纪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大舅舅和大舅母都是孝顺的人,你忍心让他们一边孝顺您,一边被人说三道四吗?”
“对耿家名声不好,以后四个表哥还怎么娶媳妇成亲那。”
“再说,二表哥和三表哥,也该历练历练了。继承家里的财产不算本事,能把家里的家业发扬光大才算是真正的本事那。”
“我记得当年舅公接手耿家的时候,耿家好像也是负债累累,最后不照样在舅公手里做到了京城嘛。”
“有其爷必有其孙,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的。”
耿老太爷此时也明白,因为自己的偏心,才让两个孙子如此的不成材。
耿书亭虽然提出分家,也只是分外面的产业,家里的房产和家私,仓库的东西倒是没有分。
想来老大对两个侄子不满久已。
“行,那就这样吧,分吧,我跟老大过。让他们兄弟俩折腾去吧。”
家分完了,耿书亭一家欢天喜地的走了。
耿修恒和耿修杰捏着几张欠条,垂头丧气的坐在屋子里。
耿老太爷坐在首座,一脸的无奈。
路梓潼站在他后面,看着耿修恒兄弟俩,有点鄙视他们。
耿氏坐在一旁沉思。
来喜也很尴尬,从头到尾他都没吱声。
再怎么样,他毕竟不是耿家的人。
“姐夫,以后大夫人当家,俺们在这里也没用处,不行,俺们就收拾收拾回老家吧。”
来喜和媳妇在耿家干了一辈子。
年岁也不小了,膝下两个孩子。
俩姑娘都嫁人了,只剩下小儿子柱子在身边。
他们几十年没回老家,那里还有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