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332章 “巴拉巴拉”东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次王建海过年前五天才回家,是王建东和谢路得开货车去虹桥机场接回来的。
    因为怕迟到,加之谢路得第一次去机场,觉得很新鲜,想到时候好好着参观参观虹桥机场,所以俩人特意早三刻钟出发。
    等到机场的时候,打听到王建海乘坐的航班刚刚降落,还在跑道上滑翔。
    俩人在机场出口处附近走走看看。
    早在74年,上海与日本通航,成为上海第一条由我国民航飞往国外的国际航线。
    最近,民航总局和上海市签订交接议定书,自此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由民航总局移交上海市管理,成为中国三大门户机场之一,是中国的主要枢纽机场,担负着上海市乃至华东地区的对外航空运输业务,对沟通上海地区与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大城市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又等好长时间,这个班次的乘客开始陆陆续续走出来。
    可俩人在出口处紧盯着一个个走出来旅客,一直也没找到王建海身影。
    后来,要不是王建海自己从出口出来主动问候,他俩都没有能第一时间认出王建海来。
    之所以没有能认得出来,自然王建海穿着打扮是一部分,但是他身上最大的变化,竟然是头发秃了交交关关,再加上那一缕留着的小胡子,简直和印象中的二毛判若两人。
    王建东赶紧笑着喝阿哥打招呼,没有多说话。
    只是谢路得一直憋着,嘴唇动好几回,明显想笑。见王建东连着斜看自己好几眼,他也只好忍住。
    好不容易把行李等到,三人一件件搬上货车里。
    王建海带回来的东西实在太多,大箱子,小箱子,行李袋,还有好几个打好包的瓦楞纸包装箱。里面不仅有给自己家里带的东西,还有给他的其他小伙伴们家里带的一些东西。
    谢路得一边搬东西,觉得很有意思,笑道:“机场这么高级的地方,居然还用黄鱼车装行李,不可思议!”
    王建海把箱子放后备箱,笑道:“这有啥好稀奇的。现在已经少很多了,之前这里机场很多都是用黄鱼车把行李送到飞机上的。”
    “真的假的?”谢路得一脸的不相信。
    “是真的,真是用黄鱼车送行李。”旁边有大叔搭话。
    谢路天生自然熟,问:“爷叔,你们都是从日本那边回来的?”
    大叔看看谢路得,笑道:“后生仔,你好好着看看,现在周边搬行李的,其实都是阿拉‘巴拉巴拉东渡’的人员。”
    看看四周,确实如是,并且看上去每个人带回来的行李都不少。
    有好多人,甚至东西多得一部“差头”(出租车)装不下,另外还叫了一部跟在后面。
    “你们是没看到当时去日本的人所带的行李,我现在想想,自己都有点吃惊。”爷叔又说道,“衣服床单被子锅碗瓢盆全带上,甚至还有带大米的,就像是要搬家一样。”
    王建海笑笑,说:“是的啊。还有许多人带橡胶套鞋,因为上海经常下雨,大家都穿套鞋的。可到了东京,傻了,下雨天其实根本没人穿。”
    谢路得不理解,问:“你们带那么多东西过去做啥?难道到日本那边全都没有吗?”
    页数哈哈一笑,说道:“那你理解错了。我们带那么多行李过去,当然是为了在异国他乡最大限度节省钞票的啊。那边的东西多贵,你可能不知道的。”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出现了“巴拉巴拉东渡”赴日留学的热潮。
    这股浪潮热到什么程度?
    上海人当时去日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扒分”。
    那个时候,几乎每个上海人都听说过亲戚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在日本“扒分”的传说。每户上海人家几乎都有人员与日本沾上一点边。不是兄弟姐妹就是父母叔姨;不是亲属的亲属就是朋友的朋友。
    那个时候,刚刚对外开放不久,当时的中国,对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走出国门去留学是一种奢望。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日本敞开了“大众留学”的大门。
    于是很多年轻人都热衷于一种通过读“语言学校”的途径,去日本打工。
    身边的朋友都去了,自己难道不去?
    这样一来,上海数以千计的职工辞职、停薪留职,告别家乡父老通过各种渠道“巴拉巴拉东渡”赴日本。
    88年4月15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特稿《“巴拉巴拉”东渡》,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抡大锤的青工,端盘子的伙计,卖西瓜的小贩,忽然摇身一变,穿上笔挺的西装,拎着锃亮的皮箱,庄严地踏上国际航班的飞机舷梯。‘bye—bye,大上海!’”
    “巴拉巴拉”,是日语松散、无组织的意思。东渡,当然就不要多做解释了,历史上曾经有过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
    那时候大多数上海人家还没有家庭电话,有电话来全靠里弄里的公用传呼电话。
    市面上有一个常见的景:在电话间担任传呼的老阿姨,傍晚时刻总是在老工房的大楼下面大声喊叫,302室东京长途,403室大阪长途。
    机场出来没多远就是虹桥路。
    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虹桥路一路向西通往西郊宾馆和虹桥机场,虹桥路便成为上海最著名的国宾道。
    王建海望着眼前的上海,感觉上喝前几年自己再次去日本的时候差不太多。
    天气灰蒙蒙的。车窗外上海的景象,包括街道,道路,甚至是行人,很多也是灰蒙蒙的。
    到淮海路开始堵车。王建东介绍说,前面上正“开膛破肚”修建着上海第一条地铁线。
    这时候都已经熟悉了一些。等红绿灯的时候,谢路得开玩笑:“阿哥,这次你去日本变化大的。讲实话,在机场的时候你要不是自己走过来,我真还以为是电影里日本*武士的。”
    王建海不响。
    过延安路隧道的时候,更是拥挤得一塌糊涂。等到家里的时候,都已经快晚上七点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地府笔记 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谁家魅魔是条狗啊![GB] 校园文男主的作精初恋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只有怪兽可以吗 从箭术开始修行 修仙从分家开始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骑士与魔杖 小外室(女尊) 嫁给病秧子老公[年代]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晋末长剑 我在香江继承了一家酒楼[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