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412章 朱学部委员建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12章朱-学部委员-建生
    江辉大儿子的到来,仿佛掀开了一场场好事到来的序幕。
    宝马汽车那边各个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许多工作已经慢慢的开始流程化,不需要江辉什麽都自己操心。
    而老丈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这两年,朱建生一直在推动科学院学部委员转为院士的事情。
    这背后的目的,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院士。
    华夏刚开始成立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科研圈的特殊性,院士制度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
    毕竟那个时候华夏的科学事业实在是有点贫乏,推选院士会显得有点儿戏,降低了院士的含金量。
    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之后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许多局面都发生了变化。
    去年的特殊会议上,朱建生已经联系了一批人员准备正式提出,认为「目前世界上苏丶英丶美丶法丶日丶印等国家都实行院士制度,大多已有百馀年历史。」
    「在华夏实行院士制度,对于推动全民族尊重知识丶尊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提议终于促使中科院把建立院士制度提上议程。
    与此同时,现有的学部委员的增选工作也在继续。
    而这个提议也得到了科技圈的大佬支持,钱老建议恢复增选学部委员,使学部委员年轻化。
    在更严格的「差额选举」下,新一批学部委员在「得票数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规定中产生,共59名,为学部委员最后过渡到院士进一步增加了筹码。
    朱建生作为洲际弹道飞弹发射车的主要设计者,悍马军车的主要设计者,4MT手动变速箱的主要设计者等一系列军用丶民用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自然成为了这一批增选的学部委员之一。
    1981年3月,中科院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较为严密的制度化民主遴选程序,自主选举学部委员283名。
    之后的许多年,学部委员都没有再增加。
    今年再一次的增加了59名,显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爸爸,恭喜你!」
    朱建生增选为学部委员这个事情,江辉在背后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不管是向大会提出要改学部委员制度为院士制度,还是具体的学部委员增选过程,都有江辉的影子。
    要不然的话,按照历史正常发展,要到1988年,相关科学家才会正式的在大会上提出这个话题,然后到1990年的时候才会有新一批的学部委员增选。
    对于已经完全具备学部委员资格的朱建生来说,再等三年时间实在是有点可惜。
    特别是由于朱建生出色的表现,上级有意让他从首都理工大学校长的位置上面挪一挪。
    如果再不把学部委员这个位置给拿下来,到时候去到部委之后,作为领导的他就不大适合再去运作这方面的事情。
    就算是最终还是成为了院士,也比较容易受人诟病。
    现在好了,所有的担忧都解决了。
    到时候院士制度确立之后,之前的学部委员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第一批的院士。
    虽然院士只是一种荣誉,但是在科研圈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有些高校的某个学科在业内能够有很大的影响力,完全就是因为学校有这个领域的院士的原因。
    一旦这名院士去世,情况立马就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最关键的是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在华夏这个特殊的环境之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名教授,正常的级别是处级。
    但是如果能够成为院士,就算是在学校没有行政职务,也能享受副部级的荣誉和待遇。
    这对专业的科研人员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激励。
    毕竟不能一直指望大家天天都只谈奉献,不谈待遇吧。
    这几年也许还行,再过几年,这种做法肯定会越来越没有人支持的。
    「折腾了几年,终于有结果了,也算是了结一件心事。」
    在女婿兼学生面前,朱建生倒也没有什麽好藏着掖着的。
    自己心里面是怎麽想的,那就怎麽说出来咯。
    他确实是想要这个学部委员,想要院士这个荣誉。
    这是很正常的个人追求。
    「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已经顺利的搞起来了,本部那边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
    「如今首都理工大学在国内的影响力是不断的提升,已经可以稳稳的进入到TOP10的行列。」
    「这些都是您努力的结果。」
    「要不然的话,就以学校之前的知名度和专业配置,估计要进入到TOP20名都是有困难的。」
    江辉倒也不是在拍朱建生的马屁。
    他说的是实话。
    这些年,以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为龙头学院,带动了首都理工大学许多学院的发展。
    比如材料学院丶理学院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理工科学院,他们的很多项目都是跟洲际弹道飞弹丶悍马军车等项目相关联的。
    这两个大项目给学校带来的影响和收益,绝对是难以估量的。
    这不是理工特种车辆厂每年多了大笔的利润那麽简单。
    而是带动了学校许多专业的快速发展,给许多老师带来了接触国际前沿技术的机会。
    对于此时的华夏高校来说,这些都是无价的。
    除此之外,朱建生在深城修建分校之后,重点拓展了管理学丶经济学丶金融学丶法学丶外语等偏向文科方面的专业发展,让首都理工大学逐渐成为了一家综合性的大学。
    这对于学校排名的提升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然了,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的成立,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肯定也是很有好处的。
    作为一家新崛起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目前申城也就深城大学和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这两所高校拿得出手。
    而看到了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修建之后带来的好处,目前哈工大和首都航空大学丶首都科技大学都在考虑要不要来深城修建分校。
    一旦这些高校的分校最终在深城成功建立,深城这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就算是差不多完善起来了。
    这件事情别说是深城,就算是岭南省这边都是很重视的。
    毕竟跟首都和沪上等城市比起来,岭南省的高校资源和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完全依靠自己来发展,难度很大。
    如果可以通过引入外地名校来修建分校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绝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岭南省是改革的先锋之地,这些特别的做法在这边得到实施的可能性也更大很多。
    所有的这些变化,目前都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上级自然也看到了朱建生的这些努力和成绩,所以才会有变一变他的位置的考虑。
    「你还别说,理工特种车辆厂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今年重要可以大规模的量产重卡车型。」
    「这对国内各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以后陆路运输的便利性也会慢慢的提升起来。」
    「特别是伴随着各地高速公路的修建,这个影响会变得更大。」
    朱建生跟江辉聊着聊着,自然就要聊到具体的工作事情上面去。
    之前两人就交流过理工特种车辆厂今后发展方向的事情。
    重卡以及各种特种车辆,自然就是理工特种车辆厂最适合发力的地方。
    这些产品跟洲际弹道飞弹发射车丶悍马军车等产品,也有最多的共通性。
    相对来说,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没有那麽的快,比较适合高校管理体制下的校办企业去搞。
    要不然去搞乘用车的话,到时候不仅面临宝马汽车集团以及各个合资汽车巨头的竞争,今后肯定还会有华夏民营企业的竞争,想要真的搞出名堂出来,可就没有那麽容易了。
    「那太好了。」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重卡的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旺盛。」
    「工程机械同样如此。」
    「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工程机械的市场前景都是很广泛的。」
    「理工特种车辆厂在这方面奠定了优势的话,将来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指不定还能再出一两个院士出来呢。」
    在江辉看来,首都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要坐稳国内第一的位置,单靠朱建生这个很快就要升职的校长,肯定是不够的。
    学院里的一些资深教授,最好也是能够再出一两个院士出来。
    当然,要是有更多,那就最好不过了。
    要不然现在奠定的优势,慢慢的就会变得不是那麽的明显。
    毕竟华清大学之类的其他高校,也不会原地踏步。
    人家会从民用汽车等其他方面去快速追赶,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我也是这麽考虑的,学院的许多事情,我现在都是开始交给各个学科带头人去负责。」
    「将来就算是我不在学校待着了,也不影响各个项目的发展。」
    朱建生也没有隐瞒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本来就是他跟江辉一起谋划的事情。
    并且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就是今年,最晚明年就会落实下去的事情。
    ……
    跟江辉聊完,朱建生的老同学邹渊提着两瓶五粮液直接杀了过来。
    今年增选的学部委员名单当中,也有他的名字。
    作为同班同学,他们两个同时增补为学部委员,这绝对算是一件盛事了。
    眼下这个当口,很高调的去庆祝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是他们两个之间聚一下,就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老朱,这一次我能进入名单,算是坐了你的顺风车。」
    「我这先干为敬!」
    邹渊跟朱建生虽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该感谢的还是要感谢。
    虽然以他在汽车高强度钢板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还是首都科技大学的校长,增选为学部委员,也算是名至实归。
    不过如果没有朱建生帮忙,邹渊知道自己这一次是赶不上机会的。
    跟他差不多符合条件的人有不少,凭什麽是你?
    他又不是那种才华卓绝,怎麽都掩盖不住的人才。
    「你这客气了啊,向大会提案恢复院士制度的人员名单,可也是有你的一份功劳。」
    「再说了,这些年你做出的成绩,在冶金部内部也是有目共睹。」
    「要不然冶金部那边也不会全力支持你。」
    这个时候朱建生肯定是要谦虚一下。
    老同学的人情,大家心中清楚就行,没有必要挂在口头上。
    「有的时候我还真是羡慕你有一个好女婿,可惜我三个都是儿子。」
    江辉在这一次学部委员增选背后起的影响,邹渊不是特别的清楚,但肯定比外人要知道的不少。
    再加上当初他搞高强度汽车钢板的研究,也是受到了江辉的很大影响。
    很早无间隙原子钢丶双相钢等多种汽车钢板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方面,江辉也是提了不少的建议。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邹渊也是最大程度的给与宝马汽车集团支持。
    「你三个儿子也都教育的很成功啊。」
    「一个华清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首钢,将来完全可以传承你的衣钵。」
    「另外两个现在也在单位混的风生水起。」
    「你羡慕我女婿,我还羡慕你有三个儿子呢。」
    两人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在闲聊着。
    不过谈着谈着,自然而然就会提到各自工作上的一些事情。
    「你们学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全国如今算是名气非常的盛。」
    「就算是华清大学的相关专业都没有办法跟你们相比。」
    「下一步你们打算如何进一步的发展?」
    邹渊其实是有点羡慕首都理工大学的发展的。
    大家同样是属于部属高校,虽然上级不一样,但是资源其实差距并不是那麽的大。
    可是如今首都理工大学的地位比首都科技大学高了好几个等级。
    朱建生在自己变得厉害的同时,也让学校变得更加厉害。
    这一点是让邹渊很羡慕的。
    他在首都科技大学虽然也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绩,可是跟朱建生一比,就完全没有办法看了。
    「我之前的规划都还没有完全落实,至少未来三年之内都是继续按照规划来发展。」
    「将来军用特种车辆和民用特种车辆会同时发展,让理工特种车辆厂成为华夏最大的特种车辆厂。」
    「这可以给学校各个专业都提供许多的科研机会和实习机会。」
    「让我们学校真正的成为一所综合性高校。」
    对邹渊,朱建生自然是没有什麽特别好隐瞒的。
    特别是在这种不怕别人抄袭的情况下。
    虽然大家都是校长,但是两所高校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朱建生完全不需要担心邹渊会抄作业。
    「我们学校的强项是在各种材料的研究上面,你们要搞特种车辆的研究和生产,对钢材等各种材料的研究应该也是有非常深的需求。」
    「这方面双方是不是可以考虑加深一下合作?」
    虽然首都理工大学也有材料学专业,但是更多的是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在钢铁领域倒是没有特别专业的探索。
    邹渊的这个提议,无疑是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老邹,你这个提议我完全赞同啊。」
    「越是研究到后面,我发现许多设计的落实,都跟材料性能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好的材料,就算是设计方案非常的优秀,最终也没有办法生产出合格的零件出来。」
    「比如我们汽车底盘控制臂的一些特殊结构设计,如果材料强度不能达到要求,那些设计根本就不成立。」
    「还有在发动机曲轴丶连杆丶凸轮轴等关键零件的材料选择上面,也都是跟最终的性能息息相关。」
    朱建生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跟首都科技大学加强合作。
    特别是在金属材料领域,双方合作绝对是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他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
    「你这麽说,回头我可就安排人去专门跟你们对接了。」
    「我觉得依靠两所高校和你们的理工特种车辆厂,再把首钢那边也拉进来。」
    「大家一起为新项目的钢材性能提升想办法,最终一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是作为冶金部旗下的机构,邹渊跟首钢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并且他的很多科研项目最终都是需要依托首钢的生产设备去落实。
    搞钢材研究,没有各种大型的设备是不行的。
    他们学校虽然有实验室,但是有些实验只能去首钢生产线上去最终确认。
    「没问题,首钢一直都是我们的合作夥伴,继续加深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首都理工大学现在跟南山钢铁厂走的很近,将来更是会深度捆绑。
    不过朱建生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拒绝邹渊的提议。
    反正合作夥伴肯定不可能只有一个。
    特别是金属材料的种类那麽多,南山钢铁厂那边不可能什麽种类都涉及。
    ……
    「领导,昨天中科院那边宣布了最新增选的学部委员的名单,首都理工大学校长朱建生名列其中。」
    姚一鸣很清楚自家领导对于宝马汽车集团相关各种事情的重视程度。
    江辉毕业于首都理工大学,老丈人和老师朱建生现在是学校的校长。
    现在朱建生成为了新一期的学部委员,这自然是一件大事。
    要知道学部委员在某个领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一般部委的副手在碰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都不见得能跟人家掰手腕。
    「这是大好事啊,江辉背后的支持力量越是强大,他的基业就越稳定。」
    刘天武看问题看的很透彻。
    这件事情有什麽影响,他一下就看清楚了。
    「确实如此,除了朱建生之外,首都科技大学校长也在这一次的增选对象之中。」
    「他跟江辉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合作,并且跟朱建生是大学同学。」
    不得不说,姚一鸣这个秘书做的还是非常合格的。
    他把江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做了详细的了解,并且还专门定期去关注这些人的一些新闻。
    到了一定级别的人物,你只要通过公开渠道去打听,都是可以问到不少的内容。
    「这麽说来,江辉在冶金部和五机部那边都有比较强的影响力了。」
    「本身他跟一机部那边的关系又那麽的密切,岭南省这边也对他大力支持。」
    「今后宝马汽车集团只要保持这种发展速度,他个人的影响力估计都可以跟一方诸侯一较高下了。」
    刘天武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句。
    他跟江辉打交道的时间不算短。
    江辉从小到大的许多事情他都专门安排人去打听过。
    可以说是见证了江辉快速崛起的过程。
    这里面虽然有时势造英雄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江辉个人才华的体现。
    比如人家还在大学的时候,就把4MT手动变速箱这种国内领先的东西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
    工作进入到首都汽车制造厂之后,又在短时间内搞出了新款BJ212这麽一款关键的车型。
    彻底的在厂里面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是在这个时候,人家还很顺利的跟通用汽车那边取得了联系。
    这为江辉今后的许多动作都奠定了基础。
    虽然刘天武不是很清楚后面的宝马科技为什麽能够拿出那麽多的资金出来。
    但是他很清楚宝马科技其实就是江辉的产业。
    名义上的总经理朱玲更是江辉的媳妇。
    「确实如此,要不是跟冶金部的关系很好,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耗费的大量钢材,估计都会被供应问题搞得头大。」
    姚一鸣作为秘书,太清楚在价格双轨制之下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价格体系内的原材料是一个水平,市场上的价格又是完全另外一个水平。
    许多人就是靠着这种价格差异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一桶金虽然谈不上多麽的光彩,但是绝对不能算违法,是经得起推敲的。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有什麽需求,你都要第一时间去处理。」
    「我估计今后宝马汽车集团迟早会去其他地方发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推迟这一天的到来。」
    江辉的背景越是强大,去外地发展的底气就越是充足。
    这一点是刘天武不是很想看到的。
    好在他的心态还算是比较可以,理解将来的一些局面,只是想要最大程度的让这个局面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点上面,他也是没有什麽错误。
    毕竟不管是谁做事,肯定都是希望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努力。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仙魂斗战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文豪1978 刑警日志 龙藏 仙子先别跪,我们可是仇敌啊 人道大圣 万界酒店:禁止钢铁侠充电 鸿蒙霸体诀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反派崽崽不省心的一家人 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千面之龙 最强小神农 无敌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