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晚饭桌上的气氛并不差。
党爱芳今天心情很好。
不管叶菁菁来还是不来,来了又干了什么,她的心情都很好。
因为今天她收到了表扬信,外地顾客特地送到副食品店的表扬信,表扬她一抓准,对顾客的态度也好,不厌其烦。
徐主席高兴极了:“这就对了嘛,你工作的好,顾客肯定会夸的。”
党爱芳露出笑容来,如释重负:“幸亏还是有顾客讲道理的。再来一个上次那样的,我真是吃不消,没勇气干下去了。”
叶菁菁原本乐呵呵地听着,听到这儿的时候,她听不下去了。
“你为什么要干不下去?”
“那个顾客不讲理。”党爱芳到现在还气愤,“牛奶糖规定就是拿再多的票过来,一人只能半斤。不然一个人买光了其他人买什么。她还还骂人。”
徐主席想让叶菁菁多心疼心疼她母亲,趁机强调:“你妈妈伤心得一直都睡不好觉,偷偷躲在房间里头哭,觉得自己干不下去了。”
“就这点事都干不下去了。”叶菁菁不仅没生出同情心,反而觉得莫名其妙,“你又没做错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干不下去?”
“她骂我。”
“骂你就当成狗叫,骂得厉害你就骂回头。”
开什么玩笑?现在是卖方市场比买方市场强势。社会对售货员的要求是,不打骂顾客就是好的了。
都这样了,她居然还要哭哭啼啼。
叶菁菁恨铁不成钢:“她骂你的时候,你就不会让其他顾客帮忙?你不会说,都卖给你了,其他人都全白排队了,好不好?你看其他顾客乐不乐意!”
党爱芳张张嘴巴:“我,我没想到。我不会仗势欺人。”
“呵!”叶菁菁直接揭了她的面皮,“我从小到大被你欺负的还少啊。”
党爱芳缩着脑袋,一副委屈吧唧的模样。
叶菁菁早免疫了,半点不为所动,炫饭炫得嘎嘎香。
徐主席在心中叹了口气,只好夹了一块卤猪蹄给党爱芳:“菁菁今天特地带的,多吃点。”
党爱芳这才委委屈屈地继续吃饭。
等到放下筷子,叶菁菁才认真地看她:“你最大的问题是,你太容易被人家影响了。”
“就说今天的事儿吧。你收到表扬信,高兴是正常的。但你要清楚一件事儿,你能够在副食品店立足的原因,是因为你遵守岗位职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给你发工资的,是副食品店。”
“如果你不认清楚这一点,本末倒置了,以为顾客高兴才是重点。后面顾客让你多饶点秤。你为了让顾客高兴,不好意思拒绝。那你就损害了店里的利益,从而也损害了其他顾客的利益。”
党爱芳张张嘴巴,想强调自己不会。
叶菁菁却不给她脸:“一堆人围着你多讲两句好话,你就东倒西歪了。”
党爱芳咬着嘴巴不吭声。
叶菁菁继续往下说:“再讲讲之前那个骂你的顾客。骂两句怎么了?骂两句你就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处处不对了?你这样是没主心骨。”
她转头向徐主席,“你看徐奶奶。当初那么多造反派污蔑徐奶奶是现行口,徐奶奶就真相信自己了?怎么可能!徐奶奶知道自己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所以人家怎么泼脏水,徐奶奶都不会动摇的。”
徐主席动容了,原本想拦着叶菁菁,这会儿也不吱声了。
“你有徐奶奶在旁边,你怎么就不能好好跟徐奶奶学呢。学着当一个意志坚定,有独立思想的人。你要学会相信自己呀,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自己这个人。
叶菁菁叹气,“你不比别人少什么。而且你现在生活的比全国绝大部分人都好。你好好学着有自己的主心骨吧。”
“对对对。”徐主席接过话头。
她是真的对党爱芳投入了感情的。
只要她还好好的,她肯定会照应党爱芳。
可她年纪摆在这儿,她把自己哪天没了,党爱芳又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偏偏叶菁菁这姑娘早就把丑话讲在前头。
她是不会把她妈拴在裤腰带上的。
那党爱芳除了自立,别无选择。
叶菁菁写完建议书,又手把手地教她:“副食品店可以趁机申请临时工用工指标,不然晚班排不过来。”
徐主席还鼓励她:“你莫慌,爱芳,你要是排晚班,下班我们去接你。”
不然大晚上的,谁也不放心。
党爱芳被她们鼓励着,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叶菁菁看看时间,赶紧告辞。
接下来,她能做的就是等待。
如果上头认为这事儿不重要,还是坚持让学生走读的话,她准备在广播节目里提一嘴。
不要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就放弃上大学。
大学的门一直开着,大学不至于小家子气到,容不下没投胎到大城市的学生。
如果这样的话,不如改名叫大城市子弟学校好了。
叶菁菁心里揣着团火,烧得她心烦意乱。
好在没过两天,她在阶梯教室带领化学系新生上早读时,校长主动过来叫她出去说话。
叶菁菁大喜过望,一开口就是:“校长,是不是扩招生的问题解决了?”
校长一愣,颇为惊讶:“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哪个告诉你的,你现在扩招上大学跟马上考研究生不冲突。”
啊?这是啥跟啥?
校长更发愣了:“你不晓得吗?”
晓得什么?
晓得今天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有变啊。
文?革前,考研得有大学本科学历。
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所有的工作都仓促而忙乱。
1977年10月中旬才宣布恢复高考,直到1978年3月初,很多学校的高考招生工作才完成。
而与此同时,1978年1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招生的要求改成了具有大学同等学力。
偏偏现在高考分数属于机密,按照规定是不对外公布的。
也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压根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考上大学。
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人既报名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也报名了1978年的研究生。
教育部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对此通融了,哪怕学生考上了大学,也可以紧接着参加今年的考研。
校长劝叶菁菁:“先上大学,好歹有个保证。今年考研的都是厉害角色,好多老大学生,水平相当扎实。”
按照1968年6月2日,中央发出《关于1967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毕业生的分配,必须坚持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针。
所以很多当年的大学生都被分配去了偏远地区,调动工作几乎不可能。
他们想回大城市,最简单的出路就是考研。
而这些老大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可以说是最合适的研究生人选。
别看现在化学系的教授嘴上说得漂亮,真有更优秀的人选,你再看看它到时候是什么嘴脸。
这帮老家伙,他看得透透的!
校长自认为是有良心的,像叶菁菁这种责任心强的同志,他肯定会想方设法留在他们学校的。
毕竟,换成其他辅导员,晓得大学生有勤工俭学的需求,往上报给领导就行了,谁还会主动揽事,直接给大学生创造挣钱机会啊。
她甚至还在女大学生中培养了一位播音员,安排人家跟她轮流晚上去广播台录节目,分了人家一半的劳务费。
这样高风亮节,富有雷锋精神的好同志,校长怎么也不会让她肥水流入外人田。
他还给叶菁菁画饼:“你放心,哪怕这回研究生没考上。等你毕业了,学校也会留下你的。”
哪怕到时候教不了大学生,继续当辅导员,搞行政工作也行啊。
摸着良心讲,叶菁菁还是挺感动的。
不管是不是因为领导觉得用着她顺手,领导这样切身为她考虑,她当然高兴。
但一码归一码,她还是立刻关心起实际问题:“那我后面工资怎么算?”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补贴完全不一样啊。
她现在是按照研究生的补贴标准拿工资。
叶菁菁为了不让自己就显得不那么市侩,特别强调:“书店最近进了不少新书,我想多买点书看。”
校长略一沉吟:“你先继续拿辅导员的工资,下学期的事情下学期再说。”
叶菁菁才放下心来,继续关心大问题:“那扩招生的住宿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给其他兄弟学校都发了倡议书,呼吁大家共同解决扩招学生住宿问题。你讲的那些办法,我们也提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办了分校,把地级市的中专变成我们的分校,让地级市的考生也能上大学。”
但是校长还是要给叶菁菁泼冷水,“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个条件。有的学校是全部都是走读生,因为根本就没学生宿舍。有的学校干脆连自己的校园都没有,只能借用人家的校舍。”
60年代中苏关系极度紧张的时候,国家是正儿八经进入了战备状态。
工厂内迁,高校内迁,甚至有学校被直接拆散了,教职工分散去了各行各业。
现在借着恢复高考的东风,这些学校也开始重新恢复招生。
但不幸的是,新中国从成立开始,城市无论单位还是家庭都严重缺房。
那些内迁后被空出来的校舍,肯定不能白放着呀。自然而然的,它们就被各个单位占用的。
这占着占着,自然就成了人家的实际财产。
等到大学回迁,再想把他们老校区要回头,呵呵,你看看人家肯不肯还。
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会有很多高校只能招走读生。
叶菁菁坦然接受了事实:“那也没办法,尽人事安天命吧。”
她能做的都做了,哪怕做100分,只有10分的成绩。
那10分总比0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