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74、你们不要我们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叶菁菁急了,立刻上前强调:“我们好多夜校学员都在等待讲义呢。厂长,你们厂不能厚此薄彼呀,起码得匀几台机器出来,给我们印讲义。”
    厂长瞥了一眼她手里的资料,就连连摆手:“我的同志,不是我们不支持工人搞学习,而是匀几台机器给你们也没用啊。搞印刷首先得做纸型,你们这些材料全部都得做纸型。
    这要花多长时间?这么多资料,没有半年的功夫肯定拿不下来。尤其是这些数学、物理、化学符号啊,还有图形,要排版的话很麻烦的。
    叶菁菁傻眼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这么长时间吗?你们不是有机器,很快就能排版好吗?”
    厂长没空搭理她,但也不想得罪这个“红人”,索性指挥门卫:“老陶,你带她去看一下排版车间。我们的工人可没有那么闲。”
    门卫师傅赶紧过来劝叶菁菁:“没糊弄你,排版很耗时间的,那么多资料,半年时间能搞完就不错了,都得我们师傅加班加点,三班倒日夜不歇了。”
    说着,他领着人往车间走。
    叶菁菁这时候才正确地认识到,1977年西津的工业生产技术究竟有多么落后。这么大的一家印刷厂,居然没有激光照排。
    想要印刷一页纸,必须得排字工人从铅字盘里,跟打字员一样,把铅字一个一个挑出来,放到合适的位置。
    叶菁菁都怀疑了:“那你们公式、图表,还有结构式,是怎么搞的啊?我看也没有现成的字符呀。”
    给她做示范的排字工人脾气挺好的,乐呵呵地只给她看:“需要这样把一个个的都放起来。”
    叶菁菁看着看着,眼睛越瞪越大。
    这架势,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他们在搭积木呢。
    一个个公式,居然就是这么搭出来的。
    叶菁菁头皮都麻了,她现在的确相信印刷厂厂长没有糊弄她。
    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半年时间能搞定,都是人家生产效率高了。
    陶师傅在旁边劝她:“哎呀,叶同志,你也听到我们厂长的话了。我们厂里来了《数理化自学丛书》的纸型,马上就开始印刷。后面,你们也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地印讲义了,直接拿书学习,岂不是更方便?”
    叶菁菁却想磨牙。
    直接用《数理化自学丛书》的话,那她还到哪儿去挣稿费啊?
    再说了,她自认为自己编的数学讲义一点也不差。还有化学和政治,她同样给大家拎出了很多学习窍门,同样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她强调了一件事:“高考不仅仅是考数理化呀,语文和政治,历史和地理同样要考。光看《数理化自学丛书》怎么能行呢。”
    陶师傅却笑了起来,连连摇头:“学那些干什么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文科的话,那你就等着倒霉吧。
    到时候一句话说的不对,一篇文章写的不合领导的意思,马上就把你拖出去批?斗。你们年纪轻轻的不晓得厉害,还是老老实实学数理化吧。”
    叶菁菁当然不死心,她想再争取一把。
    于是,她又咚咚咚地跑去找厂领导。
    印刷厂正在组织全厂的中层以上干部开紧急动员会,准备迎接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的挑战。
    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纸型一来,立刻开始印刷。
    有个车间主任露出了困惑的神色:“纸型我们不是有吗?前年还是大前年来着,上海给的自学丛书的纸型,我们不是印过了吗?”
    “哎呦,我的同志,不要讲这个话。”厂长严肃地强调,“这不是同一套书,这个叫《数理化自学丛书》,你讲的是《青年自学丛书》。那个书以后都不要提了,别到时候给自己惹麻烦。”
    车间主任回不过神来,满脸困惑:“为什么不印啊,我看那个书挺好的呀。前两年,我们印的时候机器都停不下来。”
    “后来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印的?哦,好像就是去年的事。”
    具体是什么原因,他到现在都没搞清楚。
    厂长瞪着眼睛,恨铁不成钢:“不要说糊涂话!你也不看看那个书到底是在什么人的组织下印刷出来的。现在还想这个,到时候给你扣个‘三种人‘的帽子,别说厂里不管你。”
    高考的消息一公布,所有人都急着给自己、家人、亲朋好友找学习资料。他们印刷厂难道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吗?怎么可能!
    有人都找上他们了,想问问厂里有没有什么书可以借给他们看。
    当时厂长就咬紧牙关,死活不松口,坚决不给自己和厂里惹麻烦。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同样是上海出版的自学丛书,而且文化的革命的时候,《数理化自学丛书》的纸型都已经被销毁了。
    人家出版社宁可让印刷厂重新排版,都不从现成的《青年自学丛书》里挑选出合适的部分,拿纸型给印刷厂印。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风向的变化吗?
    干任何工作,都一定要讲政治,要有政治觉悟啊。埋头干活不动脑子最容易出事。
    会议室里响起了????的声音,有人忍不住抱怨:“其实那套书不错,讲得挺实在的。”
    厂长瞪眼睛,拍桌子强调:“它站的位置不对,它的颜色不对,那它就不可能是一套好书。
    好了好了,不要废话了,大家回去都赶紧安排一下工作。很快纸型就能过来了。
    你们也不看看新华书店门口,都排队排成什么样子了。到时候我们自己印刷,机器都会忙不过来的。”
    大家伙儿收起了感慨之心,跟着厂长站起来,往会议室门外走。
    全国这么多人要高考,人人都要书看。这个生产任务一旦下来,就是一场妥妥的大会战。
    厂长第一个走出会议室的门,看到叶菁菁,心里虽然不耐烦,但也得挤出笑容:“叶同志,你也看到了吧,我们印刷厂真没糊弄你们工人夜校。”
    叶菁菁却双眼闪闪发亮,活像看到了大宝藏:“厂长,《青年自学丛书》的纸型,你们还要吗?”
    印刷厂厂长顿时警觉:“你问这个干嘛?”
    叶菁菁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都要崩到人脸上了:“如果你们不要的话,能不能转给我们工人夜校?”
    有现成的纸型的话,那就意味着不用辛辛苦苦地刻蜡版,直接印刷就行,效率不知道要提高多少倍。
    厂长摇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完全本着关心青年同志的心:“你不要瞎胡来,我的同志。你们的学习热情我们都了解。但是这套书吧,是那四个人直接指导下印刷的,里面长了很多‘大毒?草‘,严重毒害了青年同志。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再印刷
    了。”
    叶菁菁却不以为意:“那您不用担心,我们会剔除掉不好的地方,肯定不会污染青年同志的。”
    但无论她好说歹说,厂长都死活不肯松口。
    哪怕她打包票,说万一出事,也绝对不会跟印刷厂扯上任何关系。厂长也坚持原则,坚决不上他这个当。
    开什么玩笑,你说没关系就没关系了?到时候查起来,大家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蹦不了我。
    叶菁菁没辙了,她问道:“那你要怎样,才能同意?”
    厂长态度坚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叶菁菁只得铩羽而归。
    回到纺织厂时,正好是饭点。
    薛琴和其他工人们已经打了饭,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看到叶菁菁,大家集体招手:“这边,这边。”
    王凤珍热切地追问:“什么时候讲义能够印好啊?我姐的插友也想要呢。”
    所谓的“插友”,就是一起插队的知青。
    王凤珍虽然跟哥哥姐姐有矛盾??
    后者认为她在城里享福,不公平。
    但九月初,当她从叶菁菁口中得知可能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后,还是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哥哥姐姐。
    后来,讲义出来了,她爹妈也掏钱买了,寄给了大儿子和大女儿。
    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后,跟她哥哥姐姐们一起插队的人,看到他们手上的学习资料,就想借。
    可是讲义数量有限,借给谁都不合适,也耽误自己学习。
    于是,他们就想当个中间人,帮“插友”们购买更多的复习资料。
    叶菁菁摇摇头,十分沮丧:“别提了,印刷厂从上海拿到了纸型,现在他们只想印刷《数理化自学丛书》。
    吃饭的工人们顿时不乐意了。
    与多年以后,《数理化自学丛书》被捧上神坛不同,在1977年的11月份,纺织三厂的工人们,并不觉得它有什么了不起。
    之所以新华书店进了书以后,门口排的人山人海,完全是因为大家也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还有别的高考复习资料,摆在书店卖的话,它也就不一定那么突出了。
    相反的,经历了预考洗礼之后,纺织三厂的工人们,对自己厂夜校的讲义,都处于一种极度骄傲的集体荣誉感中。
    他们的讲义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哪怕没有老师教,自己看了也能自学。
    究竟有哪里被比下去了?
    “印刷厂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迷信权威,一点也不相信咱们工人有力量,人民群众最有智慧。”王凤珍愤愤不平地说。
    “好了好了。”薛琴怕他们闹事,赶紧劝和,“厂是人家印刷厂的厂,我们纺织厂哪里能做人家的主。”
    叶菁菁拉她起来:“走走走,给我买点好吃的,我现在心情很不好。”
    薛琴无奈,还指望她干活呢,只能哄着:“好好好,你想吃啥?”
    一走到用餐区和打饭窗口之间的空旷地,叶菁菁就压低了声音:“印刷厂有《青年自学丛书》的纸型,他们不敢印,又不肯把纸型给我们。你有办法找关系,把纸型弄过来吗?”
    薛琴一直负责夜校,除教学之外的,其他具体事项,所以她也明白纸型对于印刷厂意味着什么。
    她只是不明白:“印刷厂为什么不敢印啊?”
    “因为他们认为那是那四个人直接领导编写的。”叶菁菁解释道。
    妈呀!
    薛琴要打哆嗦了。
    一九七六年夏天之后,谁还敢跟那四个人扯上关系?嫌脖子痒吗?”
    “咱不趟这浑水行吗?菁菁。”她赶紧劝说。
    “不行!”叶菁菁就不是能轻易听劝的人,“《青年自学丛书》中的语文和政治部分非常实用,还有历史和地理。现在除了这套丛书,根本没有其他书,可以当教材,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
    薛琴要跳脚了:“政治啊,我的菁菁同志!你搞教育工作的,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你现在跟那四个人扯上关系,你就完蛋了。”
    “谁说的?”叶菁菁反驳道,“这是在主席和总理的直接指示下,为满足广大下乡青年自学需求编写的丛书。怎么就成了那四个人的工作业绩了?谁这么无耻,这是在窃取我们伟大领导的工作成绩。”
    薛琴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说?”
    “那当然了。”叶菁菁不疾不徐地说,“你想想看,除了《青年自学丛书》,这么长时间以来,国家有没有为下乡知青编写其他自学书籍?”
    薛琴想了想:“那肯定没有。”
    编写一套实用的自学丛书,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反正她没见过,也没听其他人提过。
    “那不就结了嘛。”叶菁菁脸不红气不喘,“如果这个是那四个人做出来的成绩,那岂不是说明,除了那四个人,这么多年,根本没有其他人,包括我们的主席和总理,都没关心过下乡知青的学习需求。”
    这个大帽子沉重的,别说戴在头上了,谁看一眼都要晕。
    薛琴说话声音打着飘:“那绝对不可能。国家是最关心我们青年同志的。”
    “是吧,所以它是好书嘛。来来来,你想想办法,咱们怎么把纸型弄到手?”
    薛琴头还在晕着呢,举起手来:“别别别,你别催我,让我想想看。”
    旁边传来一声轻笑。
    两人扭过头,看到了朱向东,他手里端着搪瓷缸,来打免费米汤的。
    瞧两个姑娘看向自己,他“呵”了一声:“这有什么难的,小事一桩。”
    咦,没看出来,朱向东的能耐这么大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无敌道医 楚倾歌风漓夜 娱乐帝国系统 顶级赘婿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大明:寒门辅臣 天降鬼才 过河卒 望仙门 空姐背后 寻宝全世界 负鼎 凡徒 重生1977大时代 割鹿记 李云龙亮剑北宋 鸿蒙霸体诀 仙不是这么修的 八零文艺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