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安同志肯定不能当没事人。
派出所相当重视这起案件。
他们调查清楚的事情始末,又走访了家属。
几个二赖子的家长都气得七窍生烟,人在派出所,就解了皮带,对着不成器的儿女一顿抽。
往死里打的那种打法。
叶菁菁听得津津有味,直到公安保证:“家长都承诺了,一定会好好赔偿你。”
她笑不出来了,只盯着公安看:“赔偿过后呢?”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现实审判中,对受害者的赔偿,似乎就成了免死金牌。
只要赔钱了,他们的罪行好像就减轻甚至不存在了一样。
公安同志的表情有点微妙,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开启怀柔模式:“这几个二愣子呢,年纪不大,脑子不清楚,多打几顿就好了。”
叶菁菁当没听见这话,只自顾自:“那他们是送去劳改,还是蹲大牢啊?”
公安又赶紧强调:“他们爹妈都承诺,一家赔偿你两百块钱。”
四个人加在一起,就是八百块。
不少了,抵得上好多人两三年的工资了。
“所以呢?”叶菁菁只抓主要矛盾,“他们是劳改还是坐牢?“
公安都无奈了。
你这位女同志是怎么回事?之前你被偷钱,后来不也讲和了嘛。
怎么现在就不能好好讲,非得把人送进大牢呢。
叶菁菁实在非常怀疑这位公安同志的专业程度。
“那能一样吗?绑架是暴力犯罪!“
就相当于抢劫跟偷盗的区别。抢人十块钱的性质,比偷人一百块钱还恶劣。
公安理解不能了:“可他们不是还没绑到你吗?你自己跑了,而且还把他们给抓了。
这话叶菁菁可不爱听。
“合着您的意思是,我警惕性高,反而成了我的罪过,是我不对了?”
公安赶紧否认:“不能这么说呀?”
叶菁菁紧咬不放:“不是这样的话,凭什么他们绑架犯,一不坐牢二不劳改?”
公安试图想要说服她:“可是他们还没有对你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呀。而且他们就是气不过,想搞个恶作剧。”
叶菁菁冷笑:“气不过就绑架我?还恶作剧?多大了!二十岁的人叫不懂事?是不是三十岁还不断奶啊?”
旁观的编辑也帮腔:“就是啊,公安同志。真绑架完以后,谁晓得他们恶作剧到什么程度。前些年,被他们这些恶作剧逼得跳楼割腕自杀的,还少吗?二十岁的人了,能真不懂事?”
不过是觉得自己作恶,不用付出代价而已。
这种人,受害者原谅他们,他们就改过自新了?
做什么青天白日大头梦呢。
他们只会因为没吃够教训,后面愈发肆无忌惮。
叶菁菁顺着编辑的话往下说:“恶作剧?什么叫做恶作剧。他们三个男的,绑架我一个女同志,到底要怎么恶作剧?轮奸还是先奸后杀?”
公安都被呛到了,咳了几声才说出话来:“你一个女同志,怎么这么讲话呢?不要这样想。那几个二愣子当中也有女的。”
“那又怎样?”叶菁菁冷笑,“女土匪头子就不纵容手下烧杀淫辱了?都是恶婆婆了,她还会不磋磨媳妇?”
那伪军还是中国人呢,他们折腾起同胞来,手软过?
叶菁菁盖棺定论:“犯罪行为一旦开始了,哪怕未遂,它也叫犯罪。既然犯罪了,就必须得接受惩罚。”
公安打马虎眼:“我们也不是说不惩罚。
叶菁菁可没好性子:“况且你看见一只蟑螂的时候,就意味着屋子里有一百只蟑螂了。”
这种说法,现在还不流行。
公安都愣住了,好像不明白她是啥意思。
叶菁菁不得不用开口强调:“正常人看谁不顺眼,就直接搞绑架吗?哪怕她往我脚下扔个掼炮,把我炸伤了,我都觉得更正常。”
她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犯罪分子,“说不定在我之前,他们已经这样绑架、侮辱、伤害过不计其数的受害人了。”
公安下意识地否认:“没有的事情,他们是第一次下手,所以才做的乱七八糟的,一下子就被抓到了。”
“所有的犯罪分子被抓的时候,都说自己是头回做案。”
叶菁菁反驳,“他们分工这么熟练,还知道让女的出来引诱受害人。第一次做案,这么厉害,那他们还真是天赋异禀啊。”
编辑在旁边附和道:“公安同志,你们可得好好查查。说不定,他们手上已经犯了好多案子了。”
公安摆摆手,否认道:“他们才多大年纪,三两句话一吓,一个个都竹筒倒豆子了。哪有你们讲的那么厉害。”
他怕两人不相信,“再说这几年,也没这种绑架案啊。”
叶菁菁现在无比相信,国家这么急着恢复高考,也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各行各业都缺人才啊。
否则这位大哥,是怎么当上公安的呢。
说的都是些什么蠢话呀!
“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找派出所去报案,你们才知道发生绑架案了。但是??”
她简直想翻白眼了,“如果一个女同志被绑架了并轮奸了,那么她有多大的可能性去报案?”
强奸案的受害者会经历双重折磨。
他们在受到伤害之后,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白眼奚落和嘲笑。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特别讲究男女大防,且人员流动率极低的时代。
受害者几乎是要豁出去,冒着一辈子生活在指指点点中的危险,才有勇气去报案啊。
“所以,你们如果不主动调查,往下面深挖,光指望受害人找你们报案;就是在包庇犯罪分子。”
叶菁菁给这事儿定了性质,“所以,这件事情,我绝对不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说不定,本来你们公安深入调查就能发现问题了。结果因为我草草结案,让凶手逍遥法外,祸害了更多的人。那我岂不是罪过大了。”
公安当真急了:“你这个同志怎么能无中生有呢?”
他承认,的确有人给他跟派出所领导都打过招呼。
但这非常正常。
这年头,你去副食品店买东西,找人打个招呼,买到手的东西都比别人强。
他之所以再三再四地劝叶菁菁不要没完没了,摸着良心讲,真的是因为看那几个二愣子,年纪轻轻犯浑做错事,要是抓去坐牢了,这一辈子就毁掉了。
年轻人嘛,不懂事儿,总该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他自觉怀揣着一颗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
结果叶菁菁冷酷无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又没深入调查过,凭什么就能认定他们没有其他犯罪事实?”
她又扭头看电台编辑,兴致勃勃地提议,“要不咱们广播电台追踪这个案件吧。等到水落石出之后,就以它为蓝本,创作有声小说,肯定受欢迎。”
编辑被她说的心动了。
破案类的小说永远有市场。
哪怕这些年有种种限制,公开出版的小说很少,流传民间,极受欢迎的手抄本,诸如《绿色的尸体》、《梅花党》、《一双绣花鞋》、《余飞三下南京》(即《叶飞三下南京》)之类,也都是侦破,反特故事。
广大人民群众能冒着以“流氓罪”劳动教养的风险,抄写传播这些作品,可见大家真的喜欢看。
如果以现实案件为蓝本,创造出来的侦破故事,做成有声小说,在广播台播放,确实会受欢迎。
编辑的心立刻热了起来。
现在国家都已经恢复高考了,对文艺作品传播的禁锢自然也松懈下来。
他们文艺工作者,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创作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艺作品,而不是一心扎在故纸堆里,隔靴搔痒。
他瞬间来了兴趣,目光灼灼地盯着公安:“同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后面我们电台要去采访的话,还要麻烦你们帮忙呀。放心,我们一定会着力刻画当代公安同志的英明神武,目光如炬。”
公安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当场晕过去。
他这趟过来,是为了赶紧了结这件事。
结果现在事情没了,反正还有变大的趋势。
他下意识地想拒绝。
可面对电台编辑,他又死活说不出口“不行”两个字。
最后他简直就是落荒而逃,还要被迫承诺,后面他们派出所会深入调查那几个二愣子。
公安一走,在食堂吃饭的电台职工们全都围过来,满怀好奇地跟叶菁菁打听。
听了事情经过以后,大家伙儿倒是没有圣父圣母心发作,反而认为应该好好惩罚这群二愣子。
年纪轻轻怎么了?年纪轻轻害死人命的,多了去。
叶菁菁深以为然。
她现在还犯愁一件事儿:“我怕他们家里人会跑到广播台来,对着我哭哭啼啼,逼我去派出所销案。”
编辑笑了起来:“那你可不用操这个心,我们广播电台,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地方。‘
叶菁菁一愣,旋即乐了。
可不是嘛。
她怎么能忘了广播电台外面,还有解放军战士站岗呢。
她躲到广播电台来,可真是一步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