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 65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狄思科很乐意在宣传工作上大显身手,但侯组长不会轻易给他这个机会。
    投放国家广告,关乎国家形象,需要一个严谨的论证和策划过程,还要由业务部门牵头。
    并不是他们这几个人,在几天之内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外交无小事,可不只是嘴上说说。
    返回使馆以后,侯组长召集大家开会,顺便讨论一下给贸易周投放广告的可能性。
    “打广告可以,咱们跟本地新闻机构也有过合作,但是广告主体要选好。”商务处的孙主任说,“既然是经济行为,那就将重点放在企业身上,不要过多牵扯政治。”
    “我看行,这种广告不需要国家出面,找一两家企业,以他们的名义打广告就差不多了。”
    “这次不是要来四大产业公司嘛,可以让这四家企业联合打广告,协助宣传中欧贸易周。”
    欧洲本土参展企业确实太少了,多数同志都同意尽快通过媒体扩大贸易周的知名度。
    但是广告内容又成了大家争执不下的焦点。
    难得能在欧洲的各大媒体上给本国企业打广告,同志们都想别出心裁,弄点有民族特色,让人印象深刻的。
    什么大熊猫啦,瓷器啦,京剧脸谱啦,丝绸啦,凡是具有中华特色的都被提溜出来细数了一遍。
    新闻口的刘正民及时提醒:“咱们还是尽量精简,挑一两样进行点缀就可以了!”
    狄思科问:“刘哥,不能全都用上嘛?”
    他觉得大家提的这些都算有特色,而且代表团里的轻工和纺织企业,也确实生产这些产品。
    当然,大熊猫是不卖的,但他们有大熊猫玩具。
    “版面有限,”刘正民比了一个豆腐块的大小,“那么多东西装不下!”
    狄思科哭笑不得道:“既然要在外国报纸上打广告了,咱能不能豪气一回,包下所有广告版面啊?”
    连他家于童都舍得包下整版打广告,这回轮到国家出手,那必然得更有魄力呀!
    侯组长犹豫道:“买下报纸的所有版面,那太张扬了吧?”
    “张扬好呀!”狄思科笑着说,“很多外国人的性格都很张扬,咱们要是谦虚了,他们反而认为咱没实力。国内四大产业公司联手在欧洲打广告,当然要彰显实力呀,多买几个版面显得咱多豪气!”
    打广告最怕没记忆点,虽然买下所有广告版面的行为有点土豪,但土豪也算特色。
    最起码能被人记住。
    孙主任计算了一下说:“一份报纸的所有广告版面加在一起在三到六版,咱们根本用不完……”
    “这次来了上百家企业呢!光是介绍这些企业信息,就能用掉两版。那些有民族特色的商品照片也可以放上去,而且外国友人都喜欢大熊猫,西德法国英国都有咱们赠送的熊猫,咱们完全可以给大熊猫的相片单独留一个版面,让读者看到图片就能联想到出处。”
    “咱们买那么多版面,不可能只放图片和企业介绍吧?这算什么广告?”()
    闻言,狄思科与刘正民对视一眼,然后从他们借来的一堆本地报纸里,翻出来几份发给大家。
    ?本作者鹿子草提醒您最全的《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刘正民介绍道:“我跟小狄大致浏览了最近几天的本地报纸,这边好像正在流行一种求购广告。就是那种特别直白的我是谁谁谁,我现在急需购买什么东西,可以出多少钱或是用什么东西交换。虽然简单,但是从排版来看,一目了然。”
    狄思科补充:“咱们其实可以入乡随俗,把需要寻求合作的项目明确列出来……”
    尽管比较敏感的高级技术不方便大肆求购,但这次代表团带来的项目有两百来个,总有可以大方求购的项目。
    只要能凑够三百家参展企业,他们就能圆满完成任务。
    侯组长征询大家的意见问:“同志们觉得老刘和小狄的提议怎么样?”
    “我建议广告版面尽量还是缩减吧,咱们经费有限,能省则省。”孙主任是管理商务处经费的,向来手紧。
    刘正民假咳一下,轻声提醒:“广告是以四大产业公司的名义买的,咱们只是经办人……”
    广告费该由企业出!
    大家一想,确实呀,这笔钱得由企业出。
    那就没人有异议了。
    必须给足我们中方企业排面!
    意见统一后,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向北京请示,有人负责联系媒体,还有人负责跟欧洲共同体方面沟通。
    狄思科被分配给了商务处的二秘李爽,他们要尽快联系到一位参加过贸易周,并且在内地有过投资的企业代表。
    请对方谈一下在内地经商的感受,对投资环境的看法,给他的老乡们做个参考。
    二人从众多投资商中,选择了西德的一家汽车公司。
    这家公司已经与内地企业合资办厂,算是在国内扎了根儿的。
    狄思科觉得双方是老朋友,请对方帮咱们做个宣传,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李爽常年与这些外商打交道,深知他们的个性。
    联系到对方总部的投资经理后,她并没有透露这份采访的具体用途,只说新一届贸易周即将到来,请他为参加贸易周的客商们,介绍一下在内地的投资心得。
    投资经理答应得倒是爽快,上午拿到采访稿,下午就回复了一份传真过来。
    在这份采访的前半部分,大加称赞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地的现代化前景也十分看好。
    后半部分提到,这次投资谈判整整谈了五年,但非常值得。
    然后提醒大家,与内地谈判要有耐心,切忌操之过急,而且要找到合适的谈判对象。
    狄思科仔细品了品最后这几句话,扭头问李爽:“这份采访能用吗?”
    人家说的是实情,但是把它当成软广告来吸引投资商,好像又差点意思。
    李爽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无所谓道:“能用啊,怎么不能
    ()用!我提前跟国内联系过了,让他们再采访两名外商。一片夸赞之声反而显得太假,这篇采访正好能中和一下,到时候三份采访一起发!()”
    狄思科:“……?()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工作经验果然是需要积累的,人家竟然还做了两手准备!
    看这娴熟的应对,处变不惊的表情,应该不是第一次处理这种情况了。
    官方出面打广告,那效率是相当高的。
    得到领导批复的第二天,关于中欧贸易周的内容就准时出现在了三份发行量最大的西欧报纸上。
    与此同时,负责向全欧洲各国进行广播的德意志电台,也开始播送中欧贸易周的广告。
    狄思科早上起床后,特意上街买了一份报纸。
    翻开广告版的第一页就是一整版大熊猫啃竹子的画面,第二页开始则用有些夸张的超大号字体,刊登了中欧贸易周的中方企业求购信息,以及图文并茂的企业和产品介绍。
    报纸的一半内容都是关于中欧贸易周的,排版也相当醒目。
    几乎是把报纸当成贸易周宣传手册来用了。
    不过,他们花大价钱打广告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只是一上午的工夫,商务处就收到了几十家企业的咨询电话,其中甚至还有两家苏联企业。
    狄思科帮忙接了一通俄语电话后,直接被领导按在了办公室里,与能流利使用荷兰语和德语的李爽一起,专门负责接听来自欧洲各国的咨询电话。
    先遣组的时间有限,完成了在比利时的任务后,马上还要启程去伦敦打前站。
    狄思科当了两天接线员,登记了将近一百多家中小企业,而之后的核实工作就要由商务处和欧洲共同体的官员去完成了。
    “距离登机还有六个小时,”侯组长笑着问三位组员,“你们都是第一次来比利时,这几天光忙工作了,要不要出去转转?”
    “要!”三个人像小学生似的抻着脖子喊。
    然后侯组长就把他们三个带去了市中心的布鲁塞尔大广场,给每人买了一只蛋卷冰淇淋,坐在广场上看鸽子。
    狄思科:“……”
    要是能把身边这三个舔冰淇淋的男的,换成于童就完美了。
    侯组长丝毫没察觉自己的安排有多无聊,掏出照相机,热情提议:“咱们在这里合个影吧?”
    三人默默点头。
    侯组长随手拉来隔壁的一个年轻小伙,请人家帮忙拍合影。
    狄思科早就观察这小伙子半天了,对方手里也有一台照相机,但是人家的照相机,可以及时出片。
    相纸从照相机嘴巴里吐出来,随手甩一甩,居然就是一张相片!
    这可太神奇啦!
    合完影以后,狄思科跟人家搭话,得知这玩意儿叫Polaroid,售价在四千多法郎。
    折合下来差不多要四五百人民币。
    他想给郭美凤买一个。
    侯组长阻止道:“这东西
    ()就是骗你们这些小年轻的,那相纸不好配。相纸用完了,照相机也就报废了。”
    “那就多买点相纸回去,省着点用嘛。”
    他们单位每个月都有人出差,请人捎带个相纸还是很方便的。
    郭美凤爱臭美,又不会用太复杂的照相机,这种随便一按就能出片的照相机,太适合她了。
    有了这台照相机,郭美凤在她那个中老年妇女圈子里的时髦度,绝对可以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直接登顶!
    *
    郭美凤同志尚不知,远在欧洲的老五已经打算让她在中老年妇女中称霸了。
    她正忙着安排老二的婚事呢!
    老二这小子,快三十了一直对娶媳妇的事不慌不忙,慢慢悠悠。
    好不容易铁树开花,有了对象,却突然变成了急性子。
    昨天已经跟钟晓莎把结婚证领了。
    郭美凤被气得又在他背上狠锤两拳。
    “你倒是等我找师傅给你算算啊!结婚这么大的事,当然得挑个好日子!”
    二哥满不在乎道:“我能等,但您孙子等不了啊!再不领证,晓莎的肚子就该鼓起来了。她毕竟还是企业干部,未婚先孕说出去不好听!这结婚证早晚得领,早领早安心!我俩还能定时去产检。”
    “那他们单位的人都知道你俩结婚了?”
    “知道啊。我上午去他们单位发了一圈喜糖。”二哥嘿嘿一笑,“又碰上她那个前夫魏涛了。”
    郭美凤紧张地问:“你没跟人家动手吧?”
    “他不惹我,我也懒得搭理他。”二哥不屑道,“那男的被我打掉一颗牙,还不长记性,又想去纠缠晓莎。不过,我现在可是正经领了证的,没跟他斤斤计较!给他看了我的结婚证,还抓了一把喜糖给他!”
    “你还随身带着结婚证啊?”
    “对啊,就等着再次碰上他的时候,甩他脸上让他死心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郭美凤趁机敲打他:“你现在可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做决定前先想想后果,别总冲动行事!”
    “哎哎,我知道啦!您天天跟我念叨,我耳朵都生出茧子了!”二哥搓搓耳朵说,“没别的事我先走了啊!晓莎自己一个人住,我不太放心,晚上我到她那去。”
    郭美凤急忙将人拦住,问:“你这两年做生意,手里应该有存款吧?”
    “有点。”
    “有多少啊?先拿出来!”
    二哥捂着口袋说:“您管老五的帐不够,还想管我的帐啊?我把钱给了您,怎么跟媳妇交代?”
    “你这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郭美凤撇嘴,“我才懒得管你的帐!我是想让你趁早买个房子去!你又没个单位,指望不上单位分房,如今结了婚,总不能带着老婆孩子一辈子跟你弟弟住吧?”
    二哥“嘁”了一声说:“您可真够偏心眼儿的,人家老五还没撵我呢,您就想撵我走啦!”
    “我还不是为了
    你!要是有钱,不如趁早买个商品房。我听老五说,一万多块就能买楼房。”
    “不用买房子,晓莎有单位分的房子。结婚以后我俩住在她那里,”二哥给自己安排得挺好,“这边的房间别给我动啊,我偶尔还要带着老婆孩子回来住的。”
    三哥闻言坏笑道:“哎呀,二哥,你这是打算倒插门儿啊!之前是谁整天笑话我来着?”
    “我那是不想乱花钱,想买房你哥我也买得起!”二哥在他脑门上推了一把,“我的钱都压在货里呢!”
    而且他那个买卖是跟老四合伙的,最近他俩正想换个仓库,扩大规模。
    他拿出上万块买房子,肯定会影响现金流。
    老三听说他二哥竟然能买得起房子了,心里狠狠羡慕了一把,嘟哝道:“娶个当经理的媳妇就是好啊,这种好事什么时候能轮到我?”
    他二哥是中唱的代理商,如今又娶了人家的发行经理。
    强强联合以后,不想赚钱都难了。
    “你少给我阴阳怪气的!”二哥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你哥我结婚,你打算怎么表示表示啊?”
    “你都那么有钱了,还表示什么啊?”
    “大哥和大嫂还帮我操办婚礼了呢,你除了贡献一张嘴,还能干嘛?”
    “老四老五也没表示呀!”
    “老五没表示,但人家媳妇承包了我的婚庆演出!”
    像他们这种人口多的家庭,兄弟结婚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
    当然,大部分都是出力的。
    每人都搭把手,一场婚礼也就勉强能办下来了。
    三哥想了想说:“我跟人家于经理比不了,我给你当个伴郎吧!咱家数我最能喝,在婚礼上挡酒的活,我包了!”
    *
    于童确实承包了二哥和钟晓莎的婚庆服务。
    新郎是二狗子的哥哥,钟晓莎又是她很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俩人结婚,她于情于理都需要表示一下。
    她的公司已经操办过几场婚礼了,对婚礼流程驾轻就熟。
    “童姐,咱公司最近的业务有点多啊!”杜金金趴在桌子上提议,“是不是可以考虑招两个新人了?”
    戏校的几位老师对过年期间的演出效果相当满意,而且戏曲演员嘛,都有点戏瘾,他们整天练功,就是为了有机会登台表演。
    所以,上次的合作结束后,有两位老师就主动找到了于童,想让于童帮他们联系戏曲演出。
    但于童当时没同意,毕竟戏曲演员不像通俗歌手,有伴奏带,有麦克风就能完成一场演出。
    那得有一套乐队和搭档演员,才能完整唱一出大戏。
    于童给他们的建议是,多找几位老师,最好能组成一个小型剧团,排好戏以后,她再帮忙联系演出。
    于是,包括郭美凤在内的几个戏校老师就组成了一个业余剧团,每天下班以后进行排练。
    然后在于童的安排下,每
    周末出去演出一场。
    于童不是戏曲经纪人,对戏曲的了解也很浅薄,她确实需要招个人,接手戏曲演出这部分工作,以后的周末她就不用跟在老师们身边了。
    “那就招两个人吧。”公司成立半年,于童终于舍得扩大规模了。
    杜金金惊讶地问:“真招人呀?”
    “对啊,”于童说风就是雨,起身说,“咱这就写个招聘启事,争取明早见报。”
    “只招两个人,还值当在报纸上发个招聘启事啊?”杜金金提议,“劳务市场全是人,要不咱去那边看看?”
    “那跟大海捞针似的,多浪费时间!”于童将白纸拍在她面前,“花小钱办大事!打个招聘广告花不了多少钱!”
    她肯花钱办事,所以,第二天下午,就有人拿着报纸上门求职了。
    两男两女,一共来了四个人。
    由于她在招聘启示的第一条就明确要求,求职者需要相貌出众。
    因此,这四位勇于上门自荐的同志,外形条件都算是不错的。
    年龄最大的三十二岁,目前是在某个曲艺团拉京胡的,据说之前带着曲艺团的演员走过穴,算是有工作经验的。
    可是,于童第一个就把他刷掉了。
    这人眼神不正,进来以后,眼睛一直往几位女同志的身上乱飞。
    于童不知他在瞄什么,但她是老板,让她不舒服就直接刷掉,这点特权还是能拥有的。
    另一位男同志叫周春晖,以前是南方乡镇白酒厂的业务员,而且还是中专生。
    没做过文化服务工作,但优点很突出,长相斯斯文文,能说会道,还很能喝酒。
    于童觉得没做过文化相关工作也无所谓,这年头连票务员都能当穴头呢,这种常年跑业务的业务员,就更没问题了。
    两位女同志里,只有名叫沈小双的小姑娘是学京剧出身的,于童没有其他选择,就把沈小双留了下来。
    让她暂时充当老师们的经纪人,试用三个月。
    杜金金小声问:“童姐,咱们真的要往公司里招个男的啊?”
    “对啊,有人来干体力活还不好?”
    “咱们公司哪有什么体力活!”杜金金乐道,“小狄出差回来,发现咱办公室里多了一个男同事,小心他吃醋啊!”
    “小狄才不会这么无聊。”于童白她一眼说,“你出去谈业务的时候,带个男业务员在身边,我也能放心点。”
    他们这一行里鱼龙混杂。
    如今的歌厅舞厅里更是什么人都有,早已不像前几年那么安全了。
    招个男员工还是很有必要的。
    *
    狄思科在欧洲呆了八天,忙碌得像过了漫长的一个月。
    回到国内甚至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给单位交了差,他就提着行李,风尘仆仆地跑去了于童的公司。
    一个多礼拜没见面也没打电话,还怪想于经理的!
    可是(),推开办公室的门?()?[()]『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内里的场景却让他愣了一下。
    里面坐着两女一男,他都不认识。
    以为自己走错了办公室,狄思科说了声打扰,下意识就退了出去。
    可是看到办公室的门牌号,以及墙上挂着的公司牌匾以后,他又重新推开了门。
    没弄错,这就是于童的地盘呀!
    “于童和杜金金不在吗?”他走进去问,“你们几位是……”
    周春晖赶紧起身,快步迎上来说:“姐夫好!我们是童姐新招的员工,我叫周春晖。”
    头一次被人喊姐夫的狄思科:“……”
    难怪会被于童招进公司,瞧瞧人家多有眼色!
    一下子就树立起他这个老板家属的核心地位!
    有前途啊!
    狄思科放下行李,笑着问:“你认识我啊?”
    “认识,”周春晖指了指墙上新贴的海报,“您这张海报还是金金姐让我们贴上去的呢,她说您是童姐的对象。”
    狄思科又在心里狠狠称赞了一番杜金金。
    小面包和干炸虾段没白投喂,金金同志还是跟他统一战线的!
    沈小双倒了一杯茶给他,也学周春晖的样子,叫他一声“姐夫”。
    “姐夫,我也是被童姐新招进公司的,我叫沈小双,以前是戏校的学生。”
    狄思科将茶接过来,心想,他来了于童公司这么多次,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他倒茶呢!
    他在不大的办公室里重新巡视一遍,新人新气象,这办公室终于有点正经公司的样子了!
    而后望向了坐在角落里一直没怎么说过话的最后一位陌生人。
    这位女同志三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一身亚麻色收腰西装,看气质不太像这俩新员工的同事。
    难道是要跟于童合作的演员?
    这年纪偏大了吧?
    不过,于童不走寻常路,连郭美凤那个年纪的演员都能合作,签个三十来岁的女演员也不算什么。
    狄思科心说,让人家这个年纪的同志喊他姐夫,属实有点为难人了。
    于是,他主动打招呼问:“这位大姐也是新来的吗?怎么称呼啊?”
    “我姓尹,”尹蔚如收回打量他的视线,“叫我阿姨就行了,我是于童的妈妈。”!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异度旅社 救命!这个救世主太老六! [JOJO]说好是恋爱游戏怎么变成了RPG 志怪书 何人乱我道心 我不是袁术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洛杉矶之狼 和闺蜜成为炮灰妯娌[九零] 这个洪荒不正经! 文豪1978 网游之菜鸟很疯狂 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叶北辰九十九位师傅的小说 陆沉周若雪的小说 末日崛起 万历小捕快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