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
玉荣醒来后。
正统帝早是离开了。玉荣在梳妆时,秋兰才是禀了话。
“圣上让奴婢们不敢打扰了娘娘歇息。说是娘娘和皇嗣得睡一个饱足方好。”
秋兰禀话时,脸上全是笑意。
玉荣听后,也是笑了。
“圣上关心的可不是本宫,而是本宫腹中的皇嗣。”
玉荣话里,有点儿小吃醋的。
当然,这等小醋嘛。
就是玉荣演艺生涯里,那是演的越来越活灵活现了。
秋兰听了这话。
秋兰忙是说道:“娘娘,您可是误了。圣上可是再上叮嘱了奴婢们,一定照顾好了娘娘呢。”
旁边照顾的宫人们,也是赶紧的捧了话。
这些宫人里,大半是玉荣的心腹。
可玉荣也清楚的。
里面还有乾清宫里安插的人手。
是谁?
玉荣门儿清。
可她没踢出了坤宁宫。因为,这是正统帝的人。
防范一些即可。
真是把人踢走了,这也未免太不给了天子脸面。
所以呢。
现在玉荣的这一翻做派,那就是表示了她的态度。
做为一位天子的女人,哪怕是嫡妻呢。
这真是在意了一个男人?
能不吃醋?
这肯定要表达出了。
皇后是在意皇帝的。
态度嘛,常年累月的,可不能懈怠了。
上午。
玉荣跟秋兰交代了话。
这审计司那边自然是查了一些帐目。
玉荣这边也是盯紧了内务府。
她不能亲自盯了。
这是审计司的工作。
秋兰这儿吩咐了事情。
小桂子那边也有交代。
到底这些搂银子的大事。
哪样都不可以小瞧了。
午膳前。
乾清宫的小黄门来传话,天子要来。
于是,玉荣跟秋兰又是一起商量商量了御膳的菜单子。
午间。
正统帝摆驾坤宁宫。
玉荣见了帝王。
她自然迎了圣驾。
倒是正统帝很给了皇后体面。
亲自搀扶了玉荣。
在殿中。
帝后二人还是隐些话儿。
说着说着。
玉荣聊到了四公主、五公主的生母头上。
“圣上,高采女、魏采女皆是诞下皇家公主,这于皇家也有一份功劳。圣上瞧着,这二位妹妹晋升什么样的位分为好?”
玉荣提点了话。
“当然,我也是有一种小小的建议。瞧着之前两位妹妹享受了嫔位待遇。若是两位公主由得生母抚养。那这二位妹妹的位份,肯定还是名符其实的好。”
玉荣给高采女、魏采女二人说了好话。
至于给史妃承诺的?
那什么抱养一事?
嗯,玉荣自然另外有想法的。
“晋封为嫔?过于煊赫了。”
正统帝觉得这两人一下子提升为嫔,这太耀眼了。
可以说,这二人之前的位份,那可是采女。
这拔的太高。
这就显得后宫的嫔位,也太不值钱了。
“那依着圣上之言,晋封何等位份会适合些?我自然是依了圣上的话。想是圣上比我这考虑的更加周到。”
玉荣也是表了态度。
那肯定跟正统帝一条心。
“晋为才人。”
正统帝简单的回了一句。
“如此的话,高采女、魏采女还是由得自个儿抚养公主否?”
玉荣还是寻问了话。
正统帝想了想。
“按皇家的规距办。”
正统帝显然不准备给这二人什么特殊的待遇。
玉荣懂了。
“那圣上瞧着,可否给高才人挪一挪寝宫,挪到景仁宫由惠贵妃照顾。魏才人这儿就由咸福宫的史妃照顾一二。”
玉荣这话说的,那就很明白了。
既然二人都是才人。
又不得特殊的恩典。
那么,四公主、五公主自然就要有了养母。
“依你之意,吩咐下去即可。”
正统帝简单的给了一个答案。
两位采女晋升为才人。
这不是什么大事。
在四公主、五公主的洗三宴上。
圣旨下来。
然后,皇后的懿旨也下来。
在满月宴后,就要给高才人挪宫。
到时候,惠贵妃的寝宫中,又要添一人。
洗三宴结束后。
史妃很得意。
抱养五公主,哪怕早有预料呢。
可这实际上,真正的落实下来,史妃才算得放心。
她膝下无儿无女的。
这能抱养一位公主,自然也是满意。
魏才人却是有些失落。
哪怕多有期盼。
可真的圣旨下来,晋升为才人。
这提拔的位份太低了。
当然让魏才人很失望。
再是失望,在皇帝的圣旨面前。
能如何?
也只能受领了。
倒是景仁宫的惠贵妃。
眼瞅着,大公主年岁一年年的添了。
大公主已经过了十二周岁的生辰。
这婚事真应该订下来了。
等大公主一旦大婚。
这惠贵妃自然也会闲下来。
想着能抱养了四公主。
惠贵妃本着有枣没枣的,也能打几杆子的态度。
倒是高才人那儿,这一个人往景仁宫里一塞。
这又让惠贵妃不太满意的。
一人独占一宫。
有何不好的?
再在添一位四公主,就有一个添头高才人。
惠贵刀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衡量。
她这是得的多?还是失的多?
“想来也是得到的更多。到底是一位公主。”
惠贵妃在景仁宫中,只能哪些安慰了自个儿。
八月一过。
来了九月。
这一日,初一日。
坤宁宫。
玉荣在坤宁宫中见了嫡母和嫂嫂小武氏。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免礼,快快请起。”
玉荣给秋兰使了眼色,让秋兰搀扶了嫡母。
嫡母起身,嫂嫂小武氏也是起身。
“母亲、嫂嫂,都坐,都坐。”
玉荣的话中,全是客气。
耿武氏、小武氏皆是落了座。
然后,玉荣在宫人送上茶水点心后,就是摆摆手,让侍候的宫人们全退出去。
殿中安静下来。
玉荣开口问了话,道:“府上可好?”
“一切皆好,劳娘娘挂念。老爷也从祖籍归来了。咱们祖上往上数了五代,这祖坟此回也是牵移到了京都近郊外的庄子上。那处的山水好,有地师给看过。”
耿武氏把事情简单说了一说。
玉荣一听,这在意上了。
“如此说来,分宗是成功了。”
玉荣的眼中有欢喜。
若是耿氏一族的人,特别是那些出了五服,又爱惹了麻烦的。
这能给甩掉了,这真是善事。
“是啊,分宗成功了。”
耿武氏的话中,也是有些欣喜。
随即,似乎想到什么。
耿武氏的欢喜又是收敛下来。
“可是分宗之时,让父亲受了什么委屈?”玉荣问了话。
这时候,能想到的,就是这事儿。
毕竟,在古代想分宗,可不那般容易的。
那些族老里,有人想撒泼,那真是不能讲道理的。
依老卖老。
这肯定大有人在。
偏偏这是同宗的,有些法子对付外人好用。
对付自己人时,这要讲了脸面子。
“老爷是受了委屈。”
耿武氏没隐瞒。
“为了分宗,老爷是受了家法。那耿氏一族里,还有多少户没与他们搁一个宗籍,老爷的背后就挨了多少鞭子。”
耿武氏看过耿老爷的后背。
哪怕伤养好了。
可到底留了鞭痕。那是一辈子都抹不去的。
光瞧着那些痕迹。
耿武氏就可以想像了,当初为了分宗耿老爷吃了多大的苦头。
“如何让父亲受了这般大的罪。”
玉荣也惊住。
哪怕有些心理准备。
可到底也吓住了。
玉荣可是知道的耿氏一族啊,这真与娘家出了五服的。
这人数可不少。
“老爷还说,就是瞧着吓人。倒没真伤了筋骨。使鞭子的人,都是亲信。就是瞧着吓人,全是皮外伤。”
耿武氏话到这儿时,还是抽了帕子。
这真是落了泪。
耿武氏说道:“哪可能不遭罪?老爷就是事后,也是怕咱们这些妇孺担忧罢了。”
“一户一鞭,老爷得硬挨了。分宗,这是扰了祖宗安息的事儿。哪处也不得说一个理。”耿武氏叹一声。
“数一数,除了咱们五服外的,那耿氏一族的祖籍里,可还有五十六户。”
耿武氏说这话时,也是眼睛都是哭得红通通的。
玉荣听后。
这也是沉默了。
五十六鞭子挨下来。
这再是亲信出手呢。
为了表示分宗的意愿。
耿老爷是真吃了狠狠的苦头。
若不然,岂会拖这般久。
这如今才回了京都。
玉荣可得了消息。
耿老爷是在八月末回的京都。
这不,耿老爷一回京都。
耿武氏才会递了牌子,这想进宫求见皇后。
“父亲受累了。父亲的委屈,本宫记了心上。也只盼着咱们京都这一枝分了宗后,万万不要辜负了父亲的一翻心意。”
玉荣这般讲了话。
耿武氏一听后。
此时,也是连连点头。
“娘娘说的是。”
耿武氏也是这般想的。
既然分宗成了定局。
在五服内的五户人家,也让耿老爷给带进了京都来。
往后,耿老爷可是这一宗的族长。
这一个未来的族长位置,又是耿武氏的亲生儿子耿诺继续。
耿武氏自然在意这一切的。
“想是父亲多有打算。本宫这儿,就是不多干涉了。”
玉荣还是信任耿老爷。
以耿老爷对耿府未来的看重。
那些来了京都的亲戚,真以为往后的日子,就是躺着享福?
哪可能。
瞧瞧耿老爷的亲儿子。
不管是耿谨,还是耿诺,这可都是在官场上努力上进呢。
这都说明了。
耿老爷对于光耀门楣的渴望与看重。
宗族的传承与延续。
让门楣一直光耀下去,这才是耿老爷最在意的。
就是玉荣和嫡母、嫂嫂聊些话时。
秋兰在此时进了殿内。
玉荣瞧着,秋兰的神色里,似乎隐有内情。
于是,玉荣颔首示意。
秋兰在殿门口,得了皇后的首肯。
然后,便是进了殿内。
秋兰到了玉荣的近处。
凑到了玉荣的耳边,那是小声的嘀咕了话。
“娘娘,乾清宫的消息。有人弹劾了国丈。”
秋兰小声的话里,说的大事儿,她继续道:“为的就是国丈回祖籍分宗一事。朝廷上的风向不对,对国丈的清誉污蔑过甚。”
“嗯,此事本宫知了。”
玉荣点头,算是知道这事情。
这事情会污了耿老爷的名声。
其时,在事情之前,大家伙都心中有数的。
世人同情弱者。
与耿府相比,耿氏一族的祖籍那些人,就是弱者。
富贵了,一朝踢了族亲。
在这个时代而言,真不会得了美誉。
哪怕耿老爷用的是先父、先母过逝的遗愿。
哪怕这分宗,也是按着五服外的,才是分开。
树大分枝。
这若是发生在一般人家,那都不是事儿。
可偏偏耿府不同。
因为,耿府上出了一位皇后。
这就很引人注意了啊。
“……”
玉荣摆摆手。
秋兰才是告退。
待秋兰离开后。
玉荣没隐瞒,简单的说了秋兰禀明的事情。
小武氏还能沉住气。
耿武氏却是有点儿小慌张。
毕竟,事关己,可不能高高挂起。
“娘娘,这可如何是好?这怎么能污蔑老爷呢。”
耿武氏当然不满意的。
“老爷分宗,也是给祖籍那些添了好处。添了一大笔的祭田银子。再则说,分宗,咱们跟祖籍那边的,都是出了五服。五服的,才是正紧的亲戚。老爷可把五服的族中叔伯兄弟,全是一起接来了京都的。”
耿武氏的话中,自然给耿老爷表了功劳。
说白了,夫妻一体啊。
耿武氏肯定不会说了耿老爷的坏话。
耿武氏只会说了耿老爷的好话。
玉荣点点头。
“母亲,你的话,自然在理。”
玉荣安慰了耿武氏。她看的出来,嫡母有些过于的紧张了。
“父亲那儿,不会任人胡说的。圣上肯定会压下此事。”
玉荣表示了。
这事情肯定不会任由传开的。
毕竟,国丈嘛,那是皇帝的老丈人。
肯定还是有优待的。
只能说,玉荣低估了人心。
皇帝是压了此事,有这一份心。
可问题在于,有人不会这般想事情简单的了结。
特别是与东宫有瓜葛的。
皇后啊,这与娘家也是一体的。
一位皇后想坐稳了后位,那不光是她本人需要了好名声,她的娘家更需要。
好竹出好笋,这是常态。
歹竹出好笋,那叫奇迹。
所以,皇后的清誉很重要的。
乾清宫。
大朝会上,弹劾了国丈耿老爷的奏章啊,这真的挺多。
而且,全是实名的,当众弹劾。
这简直就是没把耿老爷放眼中。
这些人耿老爷是一个一个的全记下了。
在耿老爷看来,现在曝露出来,也不算坏事。
至少,耿府的根基浅,这是表现的明明白白。
同样的,这也会解除一些皇帝的疑心。
耿老爷官场这些年。
正统帝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
这是有眼睛的,稍微带一点脑子的,那都看了明白。
耿老爷不傻,也是看的明白。
想是东宫如果太强势?
肯定正统帝不但不会怪了皇后。
可能的话,还会加强了坤宁宫的权势。
耿老爷心中有打算。
于是,以退为进。
耿老爷担了一份责任。
对于分宗一事,他自然辩解了。
扣上的,就是一个孝字。
孝者,大道也。
无论如何,这总不会错。
这一场辩论。
有输家吗?
在耿老爷眼中,至少,他不是输家。
有赢家吗?
也有的。
耿老爷最后的处罚。
不是罚俸禄,也不是降了职。
只是暂时的,把手中的差遣给交接一下。
然后,就是回府中暂时休养一些日子。
何时再回官场?
自然要再得皇帝的同意。
正统帝把耿老爷这一位国丈一下子支开了。
这算是给朝堂上下一个交代了。
这肯定就是雷声不大,雨点也不大。
和了一回稀泥。
坤宁宫。
玉荣这儿,只是知道一个大概。
更详情的?
她真不知道。
倒是与嫡母、嫂嫂说些话时。
玉荣不时抚一抚小腹。
这肚子里的孩子,似乎开始有点儿小闹腾。
“……”
玉荣的手,停顿了一下。
“娘娘,您可是哪不舒服?”
耿武氏一直关注了玉荣,这会子,一瞧了玉荣的神色,赶紧关心的问了话。
“……嗯。”
玉荣哼一个鼻音。
“母亲,本宫要生了。”
玉荣感受到了疼痛。
那种痛楚很熟悉。
她毕竟不是第一胎,这都生了第三胎。
熟悉的感觉。
玉荣是过来人。
“什么。”
耿武氏吓了一跳。
这自然是赶紧的,就是传唤了人。
一时间,坤宁宫中,也是忙碌起来。
不过,关于生产的事情,早有安排的。
所以,忙中也有次序。
一切自然安排的井井有条。
产房中。
玉荣还是吃了一小碗的鸡丝面。
这算是攒了力气。
殿外。
耿武氏、小武氏都在候着。
她们真是不安心啊。
这娘娘要生了。
这一个什么情况?
秋兰是把总的,这是关注了产房里的事情。
小桂子是盯紧了坤宁宫。
那每一个人都要盯紧了。
肯定不敢让谁单独的脱离了别人的视线。
倒是梁嬷嬷那儿。
秋兰得了皇后的话,使人传了信儿。
于是,梁嬷嬷得了消息。
由得她亲自走一趟,把国丈夫人耿武氏,以及其儿媳小武氏,这一对儿给送出宫。
梁嬷嬷应了这差事。
哪怕耿武氏、小武氏是再担忧。
她们都得出宫。
可不敢在宫里继续待了。
毕竟,坤宁宫生产的事情,这都通知了各宫。
乾清宫、寿康宫可能会来人。至于来了谁?
这不肯定。
可万一呢?
皇帝若来,这二位命妇在。
这万一有什么冲撞的?
到底是不好。
于是,耿武氏、小武氏得了话,只能带着满腹的担忧,婆媳二人一起离开皇宫。
出了宫外。
坐了耿府的马车。
耿武氏还是回望了一眼宫门。
眼中啊,满满的担忧。
“上苍保佑,菩萨保佑,佛祖保佑,三清保佑……”总之,有一个神佛,算一个神佛。凡是耿武氏知道的神仙佛陀,她全求了一个遍。
“求保佑了皇后娘娘一定平安生产。最好生下一位小皇子。”
儿子嘛,在耿武氏的眼中,那不嫌多的。
小武氏在旁边瞧着婆母的做派,于是,也是一般的态度。
这跟着就是求了话。
瞧着儿媳的模样。
耿武氏也是安心一些。
想来,她家求的人多。
应该能求了真佛真仙。
等着马车回了耿府。
耿余氏也到了正院,迎了婆母和嫂嫂。
“你这肚子大了,万万小心些。不必来迎了我和你嫂嫂。”
耿武氏瞧着儿媳余氏的肚子。
耿武氏可是挂念的。
这可是她嫡亲的孙辈,哪能不在意?
“母亲,我这也是担忧宫中。不知道您进宫里,与娘娘说了父亲的事儿。父亲那边……”余氏肯定担忧啊。
这分宗了。
这公爹的名声受损了。
一旦公爹这边有事。
万一……什么的。
到时候,这夫君在朝中,可就是没支撑了。
至于他爹?
他爹与夫君这边关系隔了些。
余氏这出嫁了,又是怀了子嗣。
这肯定更在意了,她一辈子能依靠的夫君。
至于娘家的资源?
余氏又不傻。
知道肯定那些都是紧着她娘家的兄弟们。
这儿子与女婿,这差别还是有的。
“老爷那儿出不了大事。”
耿武氏先下了调子。
然后,耿武氏的神色里,又有担忧。
“倒是娘娘那儿……”
耿武氏的目光,还是望了皇宫的方向。
小武氏在弟妹的关切眼神里,赶紧的解释了话,说道:“咱们出宫时,娘娘正在生产。”
“啊。”
余氏也是惊呼一声。
“娘娘今日要生了皇嗣。”
余氏自然也是关注的。
“不知道娘娘这一胎是皇子?还是公主?”余氏也关注啊。对于皇子?还是皇女?在皇家的地位可不同。
就像是耿武氏想的。
耿余氏也觉得,皇后若是多添一位皇子,那便是更好了。
想到这些时。
余氏又是抚了自己的小腹。
她怀孕了,这也近了产期。
余氏也是盼着,她嫁进耿府后,这怀的第一胎,那就是添一个大胖小子。
若得一个儿子,她就算是在婆家立稳了脚跟。
宫外。
耿府担忧了皇宫的皇后。
宫内,坤宁宫。
正统帝还在继续朝会。这会子,肯定来不了。
倒是寿康宫的武嬷嬷替皇太后来了。
然后,各宫的嫔妃们,也是一一来了。没来的,就是高才人、魏才人两位坐月子的。
至于李妃?
李妃已出了小月。
现在嘛,李妃也是养回来许多。
李妃整个人也是变了。
现不复了往日的那一种张扬。
现在的李妃很沉默。
可以说,比起曹妃来,显得更加的沉默。
坤宁宫的正殿里。
各宫的嫔妃们,正在等待了结果。
可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那产房里的情况,却是一直没一个消息。
惠贵妃与史妃在一处。
二人还有说些话。
惠贵妃的神色间,那是带些温柔的。
史妃也是如此。
二人谈论的,自然就是教养女儿。
毕竟,二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抱养了一位公主。
“长公主让贵妃娘娘教导的好。瞧着,圣上那儿一道圣旨,长公主必然是挑出一位才貌俱佳,家世也出众,公子也是有才华的驸马。”
史妃拍了惠贵妃的马屁。
“那是圣上看中了孩子。”
惠贵妃简单的回了一句。
“等过些年,四公主、五公主长大了。她们姐妹也一样,必然也会得了好驸马。”
惠贵妃这话说的,史妃也高兴。
倒是刘妃一直低调着。
这时候,依然没冒头。
倒是曹妃与李妃坐一处。
二人还是谈了话。
“三公主瞧着,也是随了姐姐的性子。姐姐稳重,三公主小小人儿,就是也一般两样的稳重。”
李妃捡了曹妃爱听的好话。
“三岁小人儿,可不敢当妹妹的夸。”
曹妃嘴里这般讲。
可唇畔的笑意,那是掩不住的。
李妃瞧了。
只是笑笑,这话啊,她若信了,她就真傻。
其时,李妃也是羡慕了曹妃的。
曹妃好歹的,还有一个亲生的公主。
她呢。
一个男胎没护住。
明明就近了产期的。
哪怕是早产了。
如何保不住?
李妃的想法很多。
可她还是知道,在宫里,她的根基浅。
哪怕李妃对皇后是嫉妒了。
可她没法子。
她能做的。
就是暗戳戳的,去抓了皇宫的把柄。
产房内。
玉荣已经生产了许久。
可她的力气用了,孩子还在娘胎里。
“……”
玉荣在使了力气的。
这不是头一胎。
玉荣能忍耐了。
她是咬是嘴里的锦帕,却不喊了声。
她收紧了全身的力气。
就是努力的,让腹中的孩子赶紧的降生。
“娘娘,吸气。”
“对,娘娘,吐气。”
“……”
产婆在旁边指导了玉荣的呼吸。
按着节拍。
玉荣努力。
过了多久?
玉荣也不知道。
乾清宫。
大朝会结束。
正统帝得到了通禀。
最新的消息,皇后要生了。
这时候,顾不得其它。
正统帝摆驾坤宁宫。
皇帝来了。
宫人一通传。
呼啦啦的。
在正殿中的嫔妃们,有一个算一个的,都是赶紧的迎接了皇帝。
“妾参见圣上,圣上万寿无疆。”
“平身。”
正统帝很淡然。
在嫔妃行礼问安时,就是回了一句。
等着进了正殿。
正统帝瞧着武嬷嬷,说道:“可是母后差了嬷嬷亲来?”
“皇后娘娘生产,乃是大事。太后娘娘差了奴婢亲来,一定要瞧着皇嗣诞生。要及时的把喜讯报回了寿康宫。”
武嬷嬷回了话。
“就劳嬷嬷走这一遭。”
正统帝简单回了一句。
然后,正统帝就是坐了主位上,那是静静的等了。
正统帝坐主位上,那是闭了眼睛。
似乎一直准备等待了消息。
正统帝没来前,嫔妃们还是凑一块儿。
相熟的,那是聊些话。
现在正统帝来了,还是闭上眼睛。
这似乎在养神?
不管如何,嫔妃们有一个算一个的,都不敢开口讲话。
于是,正殿的气氛是安静的紧。
有点儿凝固的感觉。
又是等啊等。
等到午膳时。
有宫人来小心的禀话。
禀的消息。
自然是御膳房那边把午膳准备好了。
正统帝哪有心情用什么午膳?
至于下面的嫔妃们,这时候,个个都是饿了。
可皇帝在呢。
皇帝没走,皇帝没用午膳。
她们是也不敢的。
就是正统帝要回话时。
产房内,那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来。
产房内。
玉荣听到了小婴儿的哭声。
“哇哇哇……”很响亮的。
明明累得慌。
玉荣还是强打起精神。
在产婆把一切收拾妥当后。
玉荣见到了包裹在锦被里的小婴儿。
丑丑的。
也是萌萌的。
瞧着,刚哭过的小婴儿。
这时候,不哭了,似乎又睡着了。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皇后娘娘生下一位小皇子。”
产婆的话,这恭喜声一出来。
在场的,有一人算一人,人人皆高兴。
“好。”
玉荣呢喃一个字眼儿。
“秋兰,让奶嬷嬷抱了小皇子,赶紧去正殿报喜讯。”
玉荣交待了话。
秋兰让奶嬷嬷抱了小皇子。
可旁边跟着的,还有梁嬷嬷这等玉荣的信任之人。
至于玉荣本人?
在知道了孩子平安。在知道了生下一位小皇子后。
她累得紧。
于是,闭上了眼睛。想歇一歇。
谁知道呢。
一下子真是睡着了。
玉荣是睡得香甜。
坤宁宫的正殿内。
奶嬷嬷抱着小皇子。
这一来就是跪了下来,给报了喜讯。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皇后娘娘诞下一位小皇子。”
奶嬷嬷的双手上,捧了小皇子。
正统帝抱了小儿子。
那搂了,还是仔细的确认了。
正统帝很高兴。
这笑的,还是笑的张扬。
笑过后。
正统帝喊了太医。
“给小皇子诊一个平安脉。”
正统帝吩咐了话。
太医自然诊了帝王的吩咐。
诊过平安脉。
太医给了回复。
小皇子一切健康。
这让正统帝听了,非常的满意。
“好,好。”
正统帝连道两声好。
“赏,朕大赏众人。坤宁宫里的诸人,人人皆赏。”
正统帝可是准备大出血一回。
在场的众人听了皇帝的话。
于是,人人都是行礼谢了话。
宫人们高兴了。
这小皇子降生,他们得好。
至于嫔妃们?
有一个算一个,在后宫这些年,那是磨练了出来。
没人真傻。
在这等时候,自然是恭喜了皇帝。
惠贵妃打头。
这是给皇帝道了喜。
“恭喜圣上,皇后娘娘为皇家又添出一位小皇子。”
惠贵妃笑道:“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儿。”
惠贵妃恭喜了。
刘妃、曹妃、李妃、史妃,这四位妃子自然也是一一起身恭喜了话。
其余的小嫔妃们,不傻的。
这时候,自然也是一一恭喜了话。
皇帝是全部受用了。
“把小皇子抱进去。你等小皇子身边的,一定要照顾好小主子。照顾好了,朕皆在重赏。”
正统帝还是叮嘱了话。
显然,添了一个儿子。
正统帝很得意的。
寿康宫。
武嬷嬷归来,把喜讯儿讲了。
皇太后听了,连连点头。
“天子高兴,那应该的。如今又添一位皇子,这是好事。皇家开枝散叶,延绵子嗣。”
皇太后很满意的。
当即,又是吩咐了话。
要武嬷嬷亲自再走一趟坤宁宫。
应该给皇后的赏,这肯定要给的。
毕竟,不光给皇后,也是给了小皇子。
东宫。
午膳啊。
太子用的不香。
“耿国丈刚被停职归府,回去好好休养。这边母后就是诞下一位皇子。孤要添一位五弟。”太子的话,那是说的淡然。
可心中啊,太子一点儿也不平静。
坤宁宫的势力,在太子的眼中,太惹眼了。
这惹的自然是太子的眼。
可偏偏呢。
皇帝在支持了坤宁宫。
哪怕今日里,太子借了一些势。
东宫的属官,这是团结在皇太子身边的。
太子要说没人手?
那当然不可能。
皇帝是支持了坤宁宫。
同时,皇帝也在支持了东宫。
应该给东宫的待遇,这可没少。
皇太子应该享的,那是享受了。
可这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做为储君,这是未来的天子啊。
可偏偏历朝历代呢。
正统由太子继位成天子的。
那很少。
是的,在皇位继续里,这是即小的一小小部分。
大多数的。
在夺嫡之争中,太子都是或死或废的命。
太子的压力大。
太子的明确的针对的敌人。
坤宁宫。
又或者说,团结在坤宁宫周围。
那些不想支持太子的。
而是跟武氏一族、又或是耿氏一族想亲近。
想得了从龙之功,对三皇子起了一些攀附心理的。那些人,才是太子恨的。
太子,离着天子,就差了那么一步。
那一步,却是鲤鱼越龙门一样的。
越过了。
就是海阔天空。
越不过,就是十死无生。
太子没退路。
太子自然要争的。
那么,就要有意无意的,把竞争的对手给摁下去。
对于三皇子嘛,太子想法很多的。
倒是四皇子那儿。
太子没什么心思,当一个好哥哥,给自己标榜一下兄弟孝悌,他不介意。
前题啊。
就是太子的兄弟得跟四弟一样,那是没威胁的。
“备一份礼,孤要恭喜了母后,又给父皇添了五弟。”
太子转眼,想通了许多。
他是语气平淡的跟贴身太监吩咐了话。
做为太子的贴身小太监。
这自然赶紧的应了话。这差事又不难,肯定是得办妥当的。
皇后生下五皇子。
这是大喜事。
这肯定不瞒了人。
于是,当天,耿府上也知道了消息。
耿老爷回府里,那是准备接下来的日子,安静的休养休养。
可一得了宫里的消息。
耿老爷啊,那是浑身轻松。半点儿没甚担忧了。
“好。”
耿府上又多一位皇子外孙。耿老爷添的午饭,那是多用一碗。
午饭多用了的同时,耿老爷还是喝了一点小酒,这是解一解心中的快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8-3122:24:02~2020-09-0123:46: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丹霞、你猜我猜不猜10瓶;betnzhang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