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06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帝所谓的逛一逛自然是走了一遍这京都郊外的军户村子。
    数量并不算少,当然,也不是特别的多。
    毕竟,这些村子能立起来全是皇家收回了之前被宗亲皇戚们占据的皇庄。收回来后,也只是拔给了一部分在平乱过程中,立有功劳的兵卒。
    那些平平无奇,没甚功劳的。
    自然不可能是好运的住了天子脚下。
    只能是分散到了承天府的一州之地各地。
    哪怕如此呢。
    正统帝逛了一圈,走了一个下午,那心情是不错的。
    等回了行宫。
    正统帝还真是品了品老妇人赠予的干枣。
    玉荣也是陪着正统帝一起尝了两个。
    “味道不错呢。”
    玉荣说道。
    “是啊,吃着味道不错。”
    主要是这很有成就感。这才是正统帝高兴的原由。
    “士卒无后顾之忧,必能为皇家报达一片忠心。”
    玉荣指着干枣,又是这般说道。
    “也是辛苦了梓橦。当初为了盘查旧帐,梓橦受了委屈。”
    正统帝能借了大胜之威,那是清查一切。
    揭开这一个锅的玉荣,哪怕是皇后呢,她还是有些被为难了的。
    到底那些宗亲里的诰命,还是有些许多是皇帝的长辈。
    这些人以老卖老起来,也是够让人头疼的。
    偏偏玉荣是皇后,还是要顾惜名声。
    “不为难。比起圣上来,我那点子算不得为难。倒是圣上是一片苦心,如今是天不负,人心不负。”
    玉荣没觉得是为难。
    相反的越是有人针对了她,正统帝看了眼中才会越加的偏坦于她。原由很简单呢,她做的事情一片公心,为的是皇家社稷。
    至于那些为难她的人?
    瞧瞧现在的结果,不是挺遭秧了嘛。皇帝也是小心眼儿的,秋后算帐什么的,那是必需要的。
    “总算有一片子收获。若不然朕可不会简单的算了。”
    正统帝很满意目前的收获。
    这一场的行宫之时,帝后各有收获。
    等得回了皇宫后。
    自然又是有些忙碌的事情。
    玉荣给内务府的白氏、韩氏、金氏许了好处。
    这不,三家也是识趣的,也是递了人选上来。
    于是,关于大公主、二公主的身边要添了伴读一事。
    这般当然不算简单了。
    人选一共八人。
    玉荣是提前锁定了三人,还有五个名额。
    玉荣倒不是什么独断专行之人。
    于是,玉荣就是单独的在一次请安后,留了惠贵妃、刘妃独自说说话。
    话里话外,简单的把大公主、二公主的伴读一事讲了。
    “本宫与圣上商量过了,内务府递上来的三个名额,俱是良善之家的好女子。这三人成为公主伴读,想是惠贵妃、刘妃没异意吧?”
    玉荣笑着问了一句。
    能有异意吗?
    便是有,也不敢说的。
    惠贵妃先开口,回道:“能得圣上、皇后娘娘期许的女子,必是处处出挑的。能伴在和瑞的身边,妾没什么不同意的。便是和瑞那儿,也是知道长辈一片心意,只有欢喜的份儿。”
    惠贵妃的话,说是挺好听的。
    至于这话中的意思,她是把亲近的态度表示了出来。
    玉荣很受用。
    “惠贵妃很好,也是能领会了圣上与本宫的一片美意。”玉荣颔首。
    “妾无异意,全听了圣上、皇后娘娘的吩咐。二公主那儿也是孝顺的孩子,一切自然听了长辈的安排。”
    刘妃恭敬的回了话。
    “既然惠贵妃、刘妃你二人都无异意。那么,这事情便是定下了。两位公主一共八个伴读的名额。这指了三人,另外的五人如何安排,本宫且宽裕一回。由得你二人自行拿一个主意,如何?”
    玉荣是把公主的伴读一事,直接交给了大公主、二公主的生母们。
    由得她们去操持。
    “妾谢娘娘的厚恩。”
    惠贵妃连忙是谢了话。
    这等机会,自然也是揽了人心的。如果操作的好,里面可有好处的。
    惠贵妃是眼热的。
    刘妃则是恭敬的应了话。
    貌似这事情看来是惠贵妃主持,刘妃协理了。
    二人都无异意,玉荣自然更不会多插手了。
    把这事情办妥后。
    玉荣算是给下面人了甜头。
    搁这若是白氏、韩氏、金氏往后敢不尽心?
    便是罚了,也不是不教而诛。
    毕竟,上位者的好处给了,那么,下位者就得使了吃奶的力气,把差事办的妥妥当当。
    这是一场默契的,彼此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景仁宫。
    惠贵妃一归来,就是去了女儿的寝宫。然后,在女儿的小书房里,瞧了女儿在写信。
    “你倒有一份闲心儿。”
    惠贵妃自个儿落了坐,态度是随意的。
    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惠贵妃摆摆手,道:“都退下吧。本宫与大公主说些母女的贴心话。”
    惠贵妃的人,自然是恭敬的行礼。
    和瑞大公主的贴身亲信,自然是目光望了大公主一眼。得了大公主的轻轻颔首,便是也福了礼告退。
    待宫人们都出去后。
    惠贵妃笑说道:“不错不错,看来你的本事有长进了。这些心腹调理的很好,如此母妃也能放心的你出嫁后的日子。”
    惠贵妃膝下就这么一个闺女,那自然宠的跟心肝宝贝似的。
    特别是她的女儿还是长公主呢。
    “母妃,女儿会的一切还不是您教导的好嘛。”
    和瑞大公主搁了笔,她对着母妃就是笑了,在回话时更是有些小讨好。
    在皇宫的日子那是过一天少一天。等出嫁后,和瑞大公主很清楚的知道啊。那一切又不同。
    出嫁后归来时,她就是一个客人。
    “母妃是关心你。母妃在意你今后的日子,若不然你当母妃想唠叨你嘛?”惠贵妃跟女儿打趣了话。
    “你这给母妃未来的女婿写信?”
    惠贵妃问了一句。
    “嗯,跟世孙写信。”
    和瑞大公主还是要了体面的。一直称了未来的驸马一声世孙。
    毕竟,未出嫁的少女也是害羞,怕称呼太亲近了会让人觉得轻浮。
    “你跟世孙的感情瞧着不错。母妃也放心你的。”
    惠贵妃说道:“待你出嫁后,想是一切都挺好。”
    “倒是今个儿坤宁宫的皇后娘娘讲了一事。这说的便是你身边的伴读一事。当然了,不光是你,便是二公主身边也一起添了伴读。”
    惠贵妃简单的说了详情。
    “你和二公主的身边更添四个伴读。八个名额,皇后娘娘已经指定了三个。余下的五人,就得母妃和刘妃一起挑了人选。”
    惠贵妃笑道:“你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又或是什么要求?跟母妃提前讲一讲,免得到时候挑了您不中意的。”
    “母妃一直为女儿考虑,想是母妃中意的女儿也能中意着。”和瑞大公主对于伴读的事情不甚看重。
    她毕竟已经指婚了。
    圣旨继下,那么,她未来就是要嫁进了承恩公府的。
    再说,世孙人不错。
    便是武国公府住着不舒坦。她还是长公主,她还有一座公主府呢。
    做公主的特权,还是不错的。
    在婆家只要自己立得稳皇家公主的威风,那么,国法在前,家礼在后。如何都不会被婆家给拿捏住的。
    和瑞大公主是有心气儿的。
    “母妃,二妹妹那边瞧着倒是问一问的好。想来刘妃母肯定也有打算吧?”和瑞大公主跟妹妹的感情还不错。
    或者说和瑞大公主一直挺有长姐风范的。
    “嗯,此事你不必多管。母妃跟刘妃之间自然会处置的妥当。”
    惠贵妃在刘妃的跟前,那是优越感很足的。
    事实呢。
    秋末,冬来。
    大公主、二公主的伴读事情就是轻松的解决。
    八位伴读,大公主的身边就是指了白氏的婆家侄女。她是守寡的,可她有儿子。所以,她做官后,还是内务府里有名有姓的人物。
    在婆家的地位是一抬再抬。
    这一回,再给婆家拢来好处。
    白氏的日子自然过的更顺心。
    这一位白氏的婆家侄女姓程。
    程家女的性格不错,开朗大方。这般就入了和瑞大公主的眼缘,于是挑到了和瑞大公主的身边。
    至于韩氏、金氏。
    这二人也是一样的挑了婆家的侄女。
    至于挑了娘家的侄女?她们或许想,可她们做不到。因为她们膝下有儿子,有了儿子自然想的更多。
    毕竟,娘家的侄女再亲,也是比不过亲儿子在婆家的利益。
    现实嘛,就是明摆着的利益。
    于是,韩氏的婆家侄女,一位姓钱的女子因为性格温婉,而入了刘妃的眼缘。这一位钱家女就做了二公主的伴读。
    金氏的婆家姓曾。
    金氏的婆家侄女,曾家女也是做了二公主的伴读。
    原由更简单了。因为和瑞大公主那边儿自有惠贵妃的主持,惠贵妃亲自掌眼缘的挑中了朝中的名门淑女做伴读。一下子指了三人。
    刘妃低调的性子不争不抢的。
    和瑞大公主的伴读满额了。那么,曾家女自然就是被额到了二公主身边。
    正统帝十一年过去。
    迎来了正统帝十二年。
    开春,南边来了一场春汛。
    对于河汛一事,正统帝还是很重视的。
    当然,再是重视了。
    下面人上奏章来,自然想求了朝堂上的支持。
    对于这等事情,朝堂上自然各有扯皮的。
    对此,正统帝自然各打了五十大板子。然后,火速的让朝臣议了方案。
    方案,自然是有成例的。
    春汛灾情,救,一定要救的。
    治河?
    如何治也是得有章程的。
    于是,朝堂上银子得拔了。
    自然关乎利益,里面又是一拔的斗争。
    这些事情在皇帝眼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反正事情办了,天下又是太平。
    至于这一年的万寿节,自然就没有操持大办。
    至于皇后的千秋节?
    也同样的没有操持大办的。
    玉荣一直的态度,就是她年岁浅。
    真是操办宫中的千秋节,也当是以皇太后为尊。
    长者为重嘛。
    这尊老爱幼,总不会出错的。
    春过,夏来。
    坤宁宫。
    晚膳后,正统帝与玉荣在谈话。
    “今年是和瑞的将笄之年。来年的长公主及笄之礼必要操持大办才成。”玉荣笑着提一句。
    “一转眼,和瑞也是要及笄了吗?”
    正统帝愰然大悟。
    对于儿女哪怕关心,其时,皇帝关心的也有限。
    “等和瑞及笄后,就是要准备了大婚之事。算一算啊,朕是有些舍不得和瑞出嫁。”正统帝跟每一个老父亲都一样。
    一想到自家的女儿要出嫁。
    唉,这养好的白菜要便宜了别家的猪,真是想打猪几顿。
    “朕看武国公府的世孙,还要磨练磨练。”
    做为皇帝,这当了老泰山嘛。
    那一旦要为了女婿,自然有万种法子。
    “圣上舍不得和瑞,想是惠贵妃更加的舍不得。”
    玉荣笑着提了一句。
    “只是和瑞的年岁就比着二公主大一岁呢。圣上可不能偏心太过了。二公主那儿还需要圣上指婚,也是赐下公主的封号。”
    玉荣是中宫娘娘。
    她是所有皇子皇女的嫡母。
    二公主那儿哪怕皇帝能忽视了。
    玉荣却是不能的。
    至少,为了好听的贤名,为了给自己披一层的保护色。
    有些事情还是要做一做表面的功夫。
    当然,从心底来讲。
    玉荣也觉得皇帝偏心眼儿,嗯,杠杠的。
    大公主指军了,赐了公主封号。
    二公主还是孤家寡人啊。
    “哈哈哈……”
    皇帝笑了。
    他用笑声掩饰了一下他的尴尬。
    正统帝会说吗?
    他忘记了。
    只能说二公主在皇帝这一位父皇的眼中太透明了。
    正统帝一忙碌了,别说刘妃没印象,便是刘妃生的二公主也是给忘记了。
    真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明明一个爹,这当的就是一碗水端不平。
    “和瑞一直是一个好孩子。朕在乾清宫里,也是常常得了这孩子的孝心。倒是刘妃那儿,也不知道如何教导的二公主……”
    正统帝当然不会认为他错了。
    他只会认为是刘妃教女儿,教得不够好。
    瞧瞧惠贵妃教导了女儿,那是和瑞大公主哪怕不比皇子得宠呢。
    可应该跟亲爹撒娇时,应该摆了女儿孝心时,那是回回都不落人后。
    总之,亲爹如何漠视我,亲爹如何忽视我?
    不必在意。
    继续去撒娇,继续去讨好。
    只能说惠贵妃教导女儿跪舔亲爹的功夫,玉荣瞧了,都得说一声利害。
    当然,玉荣是真心夸的。
    因为,玉荣跟和瑞大公主啊,走的都是一个路数。
    皇帝在意不在意咱?
    不必搁心上。
    总之,皇帝可以忽视咱,咱不能忽视皇帝。
    多一些小举动。
    要时时刻刻的,在皇帝的生活中出现。
    总之,要让皇帝的脑海里有一种印象,就是有这么一个人啊,一直存在的,也是一直在意了皇帝本人的。
    印象深了。
    皇帝有好处时,随手撒一点儿。
    那就是天大的利好。
    “许是刘妃的性情温婉了些。二公主也是随了生母的性情。”
    玉荣开解了一话。
    “嗯,梓橦你都提了。朕必不会忘了这一个女儿。”
    正统帝想了想,说道:“朕跟钦天监提一提,让他们合了吉祥的名字。到时候朕再圈一个好的给赐下。”
    这事情正统帝也算是记下了。
    至于玉荣嘛。
    她做了好事,肯定不会瞒了的。
    所以,玉荣就是给大公主、二公主都赏了一批东西。
    借口自然是皇帝的美意。
    不过,在刘妃住的延禧宫,玉荣差了秋兰去传话。
    当然是暗中的点了点,皇后给二公主争取来的一些福利。
    延禧宫。
    刘妃满面的激动,还是谢了话。
    待秋兰一行人离开后。
    刘妃与二公主母女是心情复杂的。
    “母妃,瞧着这一回的赏赐应该不是父皇赏的,应该是坤宁宫的母后赏赐的。”
    二公主不傻,这一点子表面的功夫。
    二公主还是瞧得出来。
    皇帝、皇后赏了人,那可不同的。
    “皇后娘娘是在意了你,在圣上跟前应该是给你说了好话。”
    刘妃的眼神中,也是一翻的复杂。
    “是母妃无能,母妃不得宠,倒累了我儿。”
    刘妃是有自知之明的。
    这时候,也是有些自怨自哀了。
    她这一宫主位娘娘做的,真是一个小透明。
    “母妃,其时这般也挺好的。延禧宫中一直挺安宁的,没什么麻烦的事情。”
    二公主倒是看得开的样子。
    “……”
    刘妃动了动嘴,还想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止了话头。
    到底刘妃的性子搁这儿。
    在宫里也是磨练了出来。有时候时候,在刘妃看来,真是争如不争。
    她这位置,她的出身,有了很多的限制。
    她若不安份,哪能平平安安的养大了二公主。
    要知道在二公主之前,其时,刘妃当年才是生下了正统帝第一个儿子的女眷。
    只是孩子夭折了,没能入了皇家的排行。于是,太子才成为了大皇子的。
    过往之事。
    刘妃回想起来,也只有一把的辛酸泪。
    当然,比起当年的旧人。
    刘妃又是安慰的。
    至少,她不是最惨的。
    想一想当年还是艳压六宫的贤妃娘娘。那一位当年多得宠啊,生了一位小皇子夭折了。
    唉,最后还是连娘家都落了一个凄惨的收场。
    过往如烟。
    刘妃是守得住寂寞的。所以,刘妃自然就不敢奢求更多了。
    正统十三年秋八月。
    皇帝下了旨,赐了二公主的封号为和靖。
    和靖二公主同时亦得了赐婚的圣旨。
    这一位公主殿下指婚的对象,则是英国公府的世孙。
    英国公府是开国的勋贵。
    在朝中也是一流的门第。可以说,真论起来的话。其时,这一门亲事比和瑞大公主的夫家更显赫。
    当然,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
    可能是就是英国公府一直以来的子嗣很稀薄。
    当今的英国公一门三子。
    然后,在太宗年间,接年的早亡。
    英国公的世孙,就是英国公这一脉的第三代唯一男丁。
    自然的,英国公对于这一唯一的孙儿,那看得很重。
    于是,这一位世孙要论了真本事?
    肯定比不得武国公府的世孙。
    这一位英国公府的世孙说白了,就是一个等着继承家伙的纨绔子弟。
    景仁宫。
    惠贵妃得了和靖二公主的赐婚之事后。
    她还跟女儿聊了话。
    “可会嫉妒了你的妹妹?”
    惠贵妃问了女儿。
    “母妃何出此言?”
    和瑞大公主有些不解。
    “和靖的夫家可不同,那是立有开国之功的勋贵,能世袭罔替的。”
    惠贵妃特意的提了话。
    和瑞大公主愣了一下后。
    也是沉默了小片刻。
    “若说不羡慕,母妃都不会信了女儿的话。不过,女儿却是觉得有得必有失。”和瑞大公主很清楚的,天下间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女儿的婚事,母妃也是精心的挑选了。驸马出身皇戚之家,虽说,这承恩府的爵位是减等袭爵。可在女儿眼中,已经足矣。好儿不吃分家饭。若是子孙能干,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和瑞大公主的眼中,倒是信心满满的样子。
    显然,她对将来教养子孙嘛,还是挺有信心的。
    “空有爵位,若无权利,也就是一个摆设。女儿的驸马可是一个有本事,也得了父皇眼缘的人。女儿觉得挺好的。”
    和瑞大公主真觉得挺好。
    毕竟,承恩公府的长房一脉,有承恩公的爵位承继。
    次房一脉,那有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在。
    总归,这是分得一个清楚。
    和瑞大公主对于二妹妹的婚事。除了羡慕一下英国公府的爵位外。
    还羡慕什么?
    羡慕一个纨绔子弟的未来夫婿吗?
    “想一想二妹妹的婆家。女儿可听说了,公府里有三位未亡人的长辈。想是二妹妹将来有的头疼。”
    和瑞大公主表示了。
    这夫婿不上进,有点儿不靠谱。
    再加之,头上的三个女姓长辈。
    还都是早年守寡的。可不那么容易应付的。
    “你看的明白。母妃就不担心了,你这心头不平衡了。”惠贵妃笑了。
    “其时,要母妃看来,你二妹妹将来也有的头疼。就像是你说的,英国公府可有常年守寡的长辈。”
    惠贵妃说道:“那些寡妇啊,对于一手养大的儿子是疼到骨子里。可对于这抢了儿子的儿媳妇,看着就像是眼中钉了。”
    “啧啧,哪怕你二妹妹是公主又如何?如果夫婿让人挑拔了,这夫妻关系也难以相处的。”
    惠贵妃活了这般多年。
    对于一些做婆母的人,那还是见识的够多。
    至少,京都的八卦,那些高门大户里的事情,真是不新鲜了。
    “其时,若是二妹妹的禀性能硬气一些,女儿倒觉得未必能受什么委屈。二妹妹是皇家公主,从来只有皇家给人摆脸色的。哪有皇家让人欺负的。”
    和瑞大公主真不觉得做公主了,下嫁还有什么能受了委屈。
    真是受了委屈,也是自己给自己了委屈。
    只是瞧着二妹妹的性子。
    和瑞大公主又不肯定了。毕竟,就她二妹妹的软性子。和瑞大公主都要为对方着急。
    关于二公主的婚事。
    自然是后宫有些议论的。
    这不,玉荣去了寿康宫时。
    皇太后还是关心了一回。
    “皇后,和靖的婚事,你可是提前知道的?”
    皇太后很关心的样子。
    玉荣摇摇头。
    “此事圣上前面未提。儿媳也是赐婚后方知道此事。”玉荣说的实话。
    本来嘛是玉荣在正统帝跟前提一提二公主的年岁。
    这是想让正统帝给二公主赐了封号,再是安排了京都公府的建造。当然,顺道里指一下婚事,也是题中之意。
    至于正统帝没跟玉荣商量了?
    玉荣也不在意。
    在玉荣看来,和靖二公主说是喊她一声母后。
    可她们之间的感情很淡的。
    想是这一门婚事,皇帝没跟她商量。和靖二公主的母妃,刘妃那儿肯定问过的。
    皇帝做事,不会不近了人情。
    “事后儿媳还是跟圣上寻问了一话。方是知道此婚事,刘妃是点过头的。”
    玉荣挪了话题。
    这事情与她无瓜。
    真论起来,这是刘妃、和靖二公主这一对母女的瓜。
    “原来刘妃点头了。嗯,既然如此,你这做嫡母也确实不好再多问了事非。”皇太后此时也是同意了耿皇后的话。
    “要哀家说来,和瑞、和靖的年岁搁这儿,确实是应该指婚。如今婚指了,等着及笄年之礼大办后。这婚事也是要大办了。”
    皇太后更关心了。
    “是啊,母后说的在理。和瑞的及笄之礼,下旬就到了。”
    玉荣眼带笑意,一派的温柔。
    和瑞大公主的及笄之记,已经很近了的。
    这事情玉荣都没有管。
    玉荣很大方的让惠贵妃揽了事情。
    惠贵妃也很乐意的忙碌了自家宝贝闺女的及笄礼。
    对于一个女儿家而言,一辈子一次的及笄礼。
    那是非常重要的。
    这意味着,这一位少女成年了。她可以婚嫁了。
    当然,及笄礼嘛,只能是皇家、世家豪门、官宦人家,总之,就是有钱有闲的才会给女儿办了及笄之礼。
    一般的老百姓还在为了生活忙碌。
    可是消费不起这等事儿的。
    皇家,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
    皇家的公主,这及笄之礼自然小不了。
    坤宁宫。
    玉荣在皇帝来了时。
    玉荣提了和瑞大公主的及笄之礼。
    “圣上,和瑞的及笄礼近了。惠贵妃操持一切,我瞧着十分用心。等来年和瑞的大婚之礼,可还让惠贵妃揽一个种。也是让惠贵妃尽一片慈母之心。”
    玉荣跟皇帝谈了一些儿女事。
    对于惠贵妃嘛,玉荣看的淡然。
    惠贵妃现在的态度,貌似在跟坤宁宫走得近些。
    “和瑞之事,景仁宫想插手,也由得她操持一二。”
    正统帝同意了。
    “惠贵妃知道圣上的同意,想必是心头欢心。到底惠贵妃的膝下就和瑞一个女儿,我瞧得出来,惠贵妃也是心疼了和瑞的。”
    玉荣说了一点子惠贵妃的好话。
    “那来年和靖的及笄礼,刘妃也是忙碌一回,揽一个种。圣上,您觉得可成?”
    玉荣不介意了,让刘妃也是给女儿办一个及笄礼。
    总归,有时候一点子小权利,玉荣乐得松松手。她是行一个方便。当然,对方也得识趣的。
    刘妃在玉荣眼中,一直是一个识趣人。
    “梓橦,这些小事,你拿了主意就好。”
    正统帝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于是,他全让皇后自己做主。
    “成,得圣上一句话,我这心中踏实。这是心里有底儿。”
    玉荣笑着回道。
    “我这边不受累,乐得把一些活儿推给了愿意搭手。倒瞧着圣上又是轻减了。明明太医说了,秋季最是养人才对。”
    玉荣的目光上下打量了正统帝。
    “看来太医院得敲打敲打,这是没把圣上的龙体搁心上。”
    玉荣的眼神一下子也是锐利了不少。
    “太医院还是尽心的。”
    正统帝解释了一句。
    “可不够尽心,圣上龙体最重要。他们这些当差的必不够尽心。”
    玉荣还是使了一点子小脾气,可是反驳了皇帝的话。
    “是朕心头有事,又是忙碌了朝堂上的政务。这才会劳累了些,加之头疾又犯了。唉,轻减些也好,轻减些也是药膳不错,精神头更足。”
    正统帝是自嘲了话。
    “可不能拿了龙体开玩笑。”
    玉荣伸手,一下子捂了正统帝的嘴。
    这般温情。
    正统帝很受用。
    玉荣得承认的。她真关心了正统帝的身体。
    如果皇帝操劳过度了,有一个万一……
    玉荣一定会哭惨的。
    要知道,东宫的太子看玉荣母子四人,那是越看越不顺眼的。
    现在撑起了玉荣与三个儿子的。
    就是正统帝这一位天子。
    “皇后,朕打算来年的春祭后,让你正大光明的在御书案房为朕替笔。也不必瞒了,朕做事何需看人脸色?”
    正统帝显然不满足了,皇后很天晌后,再去乾清宫帮衬一二。
    显然,正统帝想皇后再多帮衬一些。
    皇帝集权越来越多。
    皇帝受得累更多。
    哪怕皇帝有心腹分忧。
    那又如何?
    朝中的重臣权利,皇帝一直在集中,从来没给了权臣的土壤。
    这等情况下,皇帝空有野心,他没有一个合格的身体。
    “圣上身边的侍讲学士们,倒是一一光拿了圣上给的俸禄,全是不能替圣上多分些忧。”
    玉荣没直接答应。
    她是提了提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
    侍讲学士,官不特别的大。
    可这些人却是位卑而权重的典型。
    玉荣若是让皇帝立起来,做了代言人。
    那么,玉荣同时也是分了这些人的权柄。
    权利之争。
    可没那么简单的。
    “若论天下间,朕最信任谁?梓橦,朕相信你。”
    正统帝执了皇后的手,那是一片真诚。
    比起身边的心腹,那些侍讲学士,有一人算一人自然全是皇帝信任的。
    也是皇帝亲自简拔的仕子。
    那又如何?
    这些人的背后,也是各有纠缠的。
    在权利场上打滚,哪能没有私心?
    而且这些仕子的背后,因为科举之途,也是有一张大网的。
    说是天子门生。
    可这话皇帝信了半成。
    真论起来,皇帝确实是信任了皇后。
    因为,夫妻一体。
    皇后的权柄,那来源就是皇帝。
    再则呢,正统帝的眼中,耿皇后生的几位皇子也是得了他的心意。
    皇后多占了权柄,为的什么?
    在正统帝看来,也是他们母子之间多些自保之道。
    这本来也是皇帝的打算,平衡东宫与坤宁宫。
    朝堂上讲一个平衡。
    皇宫也是一个平衡。总之,一面的人不能过于的混乱,也不能真是一团和气的架空了帝王。
    “圣上的厚爱,我便不推辞。”
    玉荣回了帝王的手。
    有机会来了。
    玉荣当然得抓住。
    能名正言顺的出现在世人眼中。
    这当然就是机会。
    丰收祭,春祭啊。
    再到了替握了帝王的那一笔。
    以前的暗中替笔。
    那不一样的。
    现在啊,明晃晃的走入世人眼中,又不同。
    可玉荣还是担下来一切。
    她知道的,正统帝敢这般说,自然有帝王的决断。
    这一位皇帝眼中,会不会小瞧了她这一个皇后?
    玉荣相信不会的。
    正统帝做事,可是一套一套的。
    玉荣能做的,就是再多攒些皇帝的信任。
    这一些信任,很重要的。
    至少,有东宫太子的对照,那更重要了。
    “来年那真是一个忙碌的年份。”
    玉荣笑着提了一句。
    “哦。”
    正统帝听了挑眉。
    “圣上,我说给你听听。春时,您的万寿节。春日,和瑞要大婚。春季大选拉开大幕,太子也到了挑选嫡妻的年岁。来年可不就得忙碌嘛。”
    玉荣扳一扳指头,这是一一讲了。
    正统帝一听,好像这么一回事。
    可正统帝记得的,就是太子选妃的事情。
    因为太子选妃,这事情定下后,皇家就要操办此事。
    一旦太子大婚,那么,太子必然就要观摩国事。
    太子本来就有东宫的小班子。
    太子的权柄与大义,一直是正统帝在意的。
    等太子开始观摩国事后呢?
    这意味着太子涉足朝政。这也是为何呢,正统帝准备来年让皇后春祭后,正式的朝中立足了。
    一方的势力弱一些。
    皇帝不介意拉拔了一些。
    “来年忙碌起来,梓橦,你要辛苦了。”
    皇帝的目光是直视了皇后。
    “这算不得辛苦。”
    玉荣摇头。
    “太子大婚,圣上您得挑了中意的儿媳。母后那边肯定也关注的,到时候,我就是关注了初选、复选。等着阅选时,一切还得圣上你操心了。”
    玉荣在表明了,太子妃的事情她不会乱插手。
    毕竟,她是中宫皇后。
    太子可是庶长子出身。她插手多了,反而可能引了猜忌。
    玉荣才不想揽了麻烦上身呢。
    “嗯,太子关乎国本。太子妃乃是未来的一国之母,确实得仔细的斟酌。朕会让人盯紧了那些入选的秀女。朕必要挑一位合格的皇家儿媳。”
    正统帝也是给了明确的答案。
    这答案在玉荣的预料之中。
    太子妃的人选,玉荣这一位中宫皇后做不得主,东宫的太子一样做不得主。
    一切得看了正统帝的打算。
    “圣上挑中的儿媳,想必太子一定是满意的。”
    玉荣笑着回了话。
    太子不管满意不满意,皇帝挑的。
    那也得脸带温笑的,把这一门亲事给受领下来。
    “至于和瑞大婚一事,景仁宫会多出力。梓橦你一直的做事法子,朕瞧着就不错。”
    正统帝同样给了答案。
    显然,和瑞大公主是皇帝的长女。
    皇帝还是在意的。
    “是啊,惠贵妃倒时候可得出力了。和瑞可是她的心肝儿。”
    玉荣也是颔首。
    表示同意了皇帝的提议。
    “至于朕的万寿节,还有皇后的千秋节。秋年确实要大办一回。”
    皇帝挥挥手,还是气势十足的。
    “圣上的万寿节,与民同乐,普天同庆。至于我的千秋节,倒不必大办了。母后那儿的千秋节,才是应该大加操持,以显了圣上的孝心。”
    玉荣提议了。
    “不必,来年的万寿节与千秋节都得大办。”
    皇帝有了主意。
    玉荣劝了。
    皇帝不同意。
    那能如何?
    玉荣当然是同意了皇帝的话。
    当然,在心中嘛,玉荣还是有点儿美滋滋的。
    于是,次日里,玉荣传了惠贵妃、刘妃二人。
    关于惠贵妃来,这是说了来年的事儿。
    那是关乎了和瑞大公主一辈子的大事。可不简单的。
    一位公主的大婚,要准备的嫁妆可不简单。
    惠贵妃做母妃的,哪能不盯紧了。
    玉荣把话一提,惠贵妃满口答应下来。
    “多谢皇后娘娘一片心意。妾哪有不答应的。”
    惠贵妃只有高兴应下的。
    “嗯,惠贵妃愿意受累。本宫就是满意了。”
    玉荣也是笑了。
    “倒是刘妃这儿,和靖公主的及笄礼近了。你也是多操心些。”
    玉荣又是问了一些近况。
    刘妃一一讲了。
    “如此刘妃忙碌一回,本宫就是清闲了一回。”
    玉荣笑着说了话。
    “不敢当了娘娘的话。”
    刘妃很客气的。
    “哪里的话,本宫是满宫皇子皇女们的嫡母。倒是一片心意,只是念着这些年来,刘妃你也是心疼二公主的。和靖想必也是乐意了,你啊,亲手主持一下她的及笄礼。”
    玉荣又是解释了一下话。
    “妾明白,娘娘全是一片美意。”
    刘妃态度很诚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1123:58:41~2020-09-1223:56: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暖融融10瓶;素描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儒道玄途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乡野小医神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我和总裁师妹一起干翻系统 晦朔光年 一剑霸天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祭司大人略感疲惫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她是霸总的暴躁白月光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上玉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万古第一废材 校花的贴身高手 阴脉先生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