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22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统二十年,夏。
    天气淡淡,皇帝依然在忙碌了修仙。
    于是,朝政自然是辅臣们的辅理之下,朝堂正常运转。
    若说首辅慕容国舅有什么不满意的。
    就是皇后的权威越发加重。
    那盐道衙门的侍郎周渭有点油盐不尽的态度。
    这让慕容国舅不满意。
    当然,这点子小事,慕容国舅还能料理。
    只是,慕容国舅要顾及了皇帝的看法。周渭得皇帝、皇后的看重。慕容国舅可不敢一杆子打死了。
    那样就是开罪了皇帝。
    至于开罪了皇后?
    在慕容国舅的眼中,皇后还是回了后宫,当一个老实本份贤后为好。
    一个女子想拿捏皇权,凭什么?
    以为皇帝支持就真能坐稳什么二圣之尊的位置,在慕容国舅看来可笑、可笑。
    对于耿府的态度,在对于皇后的敌视中。
    慕容国舅的观感觉自然不会特别的好。
    毕竟,慕容国舅的姐姐是太宗的皇后。一样是皇后,耿府这想出头,这不是想步慕容府的后路?
    慕容国舅不爽利。
    心情特别的不爽利。
    也便是这等情况下。
    东宫太子向慕容国舅靠拢。
    慕容府。
    “父亲,东宫太子那儿又是赐了不少的东西。赐来府上。”
    慕容家的二爷跟父亲回了话。
    “你等几兄弟跟太子走得可近?”
    慕容国舅问了话道。
    在慕容国舅看来,太子突然表示了亲近是不是得了什么暗示?
    “依父亲之意,有族弟在太子身边足矣。我等兄弟万万不敢违了父亲的意思。”慕容二爷给了肯定的答案。
    “……”
    听着儿子的回答。
    慕容国舅沉默了。
    其时,这慕容二爷敢打了包票。
    那是他问过自家的弟弟们,确实真没有敢去掺合夺嫡之争。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京都。
    非常有名的“雅苑”茶栈中。
    二楼的节雅间里,太子正与慕容国舅的三子,慕容家的三爷聊了话。
    “臣参见太子殿下。”
    慕容三爷给太子行了一礼。
    “这不是在宫中。表叔父客气了,快快请起。”
    太子对于慕容三爷,那还是拉拢的。毕竟,这可是慕容国舅的儿子。
    慕容国舅现在是首辅。
    这可是百官之上的宰辅。权利之大,自然不言而喻。
    太子想拉拢慕容国舅。
    一直都想的。奈何慕容国舅不想掺合上东宫的这一艘船。
    哪怕慕容国舅与皇后有利益冲突。
    可不是意味了,慕容国舅就真的想得罪死了皇后。
    若是掺合东宫、坤宁宫之争,这就是真没退路。
    可若是单独的把皇后的权柄限制住,这是合乎了百官之意的。这背后就有百官僚属们的支持。
    若是夺嫡之争。
    这就未必了。
    慕容国舅不想掺合。
    可他的国公位置,只能传给一个儿子。
    慕容二爷在这一场争锋中,已经赢了。
    慕容国舅已经定下了继承人。
    这让与慕容二爷一样的,同样是庶子出身的慕容三爷能甘心吗?
    肯定不甘心。
    当初都是庶子,都让嫡出的兄弟压一头。那时候,大家一样的出身,一样的靠自己拼了前途。
    这世道最患的,就是寡,而是不均。
    慕容国舅的三子,慕容三爷现在就是心中不平衡。他不甘心。他也想坐一坐国公的位置。
    那么,慕容二爷上位了,这拦在了他的前面。他能怎么办
    从龙之功就是映入了慕容三爷的脑海里。当然,这一个念头,他本来就有。同时,亦有人给他灌输的。毕竟,有人想掺合一二,想让慕容国舅府上与东宫联系一起。
    坤宁宫想,耿府也想。
    慕容国舅想不想,这不重要的。只要他的儿子想,那么,天子会怎么想?
    天子不会以为,只是慕容国舅的儿子们的意思。
    天子只会觉得慕容国舅是想多方下注?
    这把皇家的皇子们当做什么?
    筹码吗?
    耿府。
    耿老爷得了心腹的回复。
    知道事儿成了。
    耿老爷很高兴。
    “很好。可得让太子与慕容三爷好好的相处下去。最好成为一个同盟。”
    耿老爷对于自己心腹办事的能耐,还是满意的。
    当然,这耿老爷想撮合对方。这也是慕容三爷本来与东宫太子双方嘛,那就是郎有意,妾有情。可谓是一拍即合。
    以前缺的就是没人拉线。这一有人拉了线,马上就是弄一块儿。
    总之,像极干柴与烈火。整一个绝配的。
    “去,吩咐下去。一定要把证据落实了。最好是让东宫与慕容三爷一起的给咱们耿府上设一个套子。老爷我不介意了,钻一钻对方的套子。”
    耿老爷冷笑两声,说道:“不入虎穴,嫣得虎子?”
    对于舍得一身刮,要把东宫太子拉下马的态度,耿老爷是摆了出来。
    他得了宫中娘娘的吩咐。知道一旦把事情落实了,娘娘肯定会落下要命的一击。到时候,东宫太子倒台后。
    这新册立的太子会是谁?
    自然是他的嫡亲外孙。
    想一想啊,那美好的未来,耿老爷就是心里乐得高兴。
    高兴前,还是缓一缓。总要做出成绩来。
    万事就得一个定数。
    一旦确定了,耿老爷再高兴不迟。现在嘛,还是全力以赴,让对手完蛋。
    正统二十年。
    夏末。
    在这暑气的尾巴里。
    晚间,有了一些凉风的凉意。
    乾清宫。
    玉荣批了奏章。
    她又是搁了一本,再是打开新的一本。然后,她停了笔。
    那一本奏章,她是来回的看了两遍。
    事情简单,这是弹劾她爹的。
    她是皇后啊,要不要避一避闲话?
    玉荣有这么一点子意思。
    更多的,还是玉荣读到了信号。一个耿府掀起来的信号。
    本着事儿不嫌大。
    就怕它小了。
    玉荣拿了奏章,然后,装在一个小匣子中。
    她起身唤来沈德子,把小匣子交给对方,说道:“去,去交给李善。告诉他,本宫要求见圣上。”
    “奴才遵旨。”
    沈德子应了话。然后,去办了这事情。
    玉荣在这等时候,哪还有心思批了奏章。
    她干脆的拿了一叠子的奏章,都是先翻开看了看。她倒想看看,他爹被弹劾,这里面有多少人掺合了?
    可是做到了,把慕容国舅拉下水?
    要知道如果不把慕容国舅拉下水,那她不是白干了一些事情嘛。
    结果很喜欢人。玉荣在看完了这些弹劾她爹耿老爷的奏章后,心中只有无限的欢喜。这些奏章啊,玉荣只有一个想法。
    干得好,干得妙。
    这干得瓜瓜叫。
    这些人越多,聚起来的势力越大。
    只能说明一件事情,皇帝一直掌握的朝堂,这慢慢的让慕容国舅拿捏到了手心里。
    光是当了权臣不够。
    如果首辅跟东宫联合一起,再加上京都兵权的暗中的一些操作呢?
    不怕人做死。
    就怕皇帝起多疑。
    玉荣知道的,皇帝在修仙。
    可不意味着,皇帝就真不关注了皇权的安危。
    皇权,是皇帝立身的根本。
    权臣呢,哪怕是亲舅舅,在天子这一个外甥的眼中,也不会是亲人,只会是敌人。
    “……”
    玉荣的唇畔勾起一抹的冷笑。
    她的目光望向了慕容首辅办差的华清阁。
    她心里舒坦极了。
    “真好,一切真好。”
    玉荣轻轻的呢喃了这么一句。
    约是过了两刻钟。
    沈德子归来,他对玉荣禀了话,道:“娘娘,圣上那边召见您。”
    “很好,摆驾吧。”
    玉荣起身,吩咐了一句。
    从乾清宫,去了皇帝修仙的通天阁。
    距离不算近。
    当然,也不算特别的选。
    玉荣坐了凤撵上。
    她一路上还在沉思了,她面对皇帝时的态度,是应该愤怒一点呢,还是干脆佛系一点?
    最后还是决定自己的本色。
    一切依旧以皇帝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
    没能耐时,躺平了。
    有能耐时,再是施了自己的抱复。
    玉荣现在得了一点小权利。
    她还不会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给皇帝当钱袋子,就真的可以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人嘛,一旦看不清楚自己,那会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通天阁。
    玉荣到了时,李公公恭敬的候着。
    “奴才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李公公对玉荣福了礼,态度恭敬着。
    “平身。”
    玉荣摆摆手。
    “娘娘,圣上在里面等着您,您请进。”
    李公公躬身,给玉荣引了路。
    玉荣便是随了其一起往殿中去。
    “恭请圣安。”
    玉荣一见着皇帝,便是福了一礼。
    “梓橦来了,免礼。”
    正统帝一身道袍。
    这是修仙,也不知道是真修仙,还是寄于修仙来给自己精神上的满足?
    总之,皇帝的日子,快乐无边。
    玉荣不置疑什么。
    “圣上,我此翻为难,朝野有非议。不得已打扰了您的修行。”
    玉荣福一礼,脸上全是愧疚之色。
    玉荣的心思,真是盼着皇帝一直修仙,去快乐无边。
    总归,她想掌了权利的。
    可现在嘛,为了对付慕容国舅与太子,还是要把皇帝请出来。
    没法子,这皇帝是明正言顺的天子。
    斗倒这二人没皇帝的旨意,那是绝对不行的。
    “朝政要紧,梓橦,你无错处。”
    正统帝肯定了玉荣的做法,皇后无错。
    皇后是皇帝一手扶上去的,皇后错了,岂不是说皇帝信错了人?
    这天下间,什么人都能错,偏偏皇帝不能错。
    有错,也是皇帝身边的臣子们错了。这是政治.正确。
    “得圣上一句话,我心中总算踏实。”
    玉荣起身,浅浅一笑。
    “圣上,父亲被弹劾,我乃耿氏之女是否要避嫌,以免伤了皇家的清誉。”
    玉荣讲了她的来意。
    这答案得皇帝给。
    正统帝摇摇头,他说道:“朕信得过梓橦,却是信不过旁人。此事朕来做决断吧。”
    正统帝不会说,皇后与国丈这些事情,挺合了他的意思。
    他那舅舅啊,应该下台清醒清醒。
    在正统帝的眼中,亲舅舅这些年里,不是什么安生的主儿。
    当年有表妹在。
    因为婉儿表妹之敌,正统帝是带了过滤镜在做事情。
    可一旦从初恋的情节里清醒过来,皇帝的多疑一上头。那么,正统帝的目光一盯上了慕容国舅府,那对慕容国舅的态度就是翻身翻天覆地的变化。
    慕容婉儿再好。
    已经伊人已逝。
    正统帝追封了婉儿表妹为皇后,在他在看来,他就是一片情深。
    可这些情深,也不能掩盖住,江山社稷的重要。
    一旦有人威胁了皇权,威胁了江山与社稷。
    那么,正统帝就不会吝啬了天子的雷霆之怒。
    “既然圣上查,且要查到底,那再好不过了。我这心里万万是放心的。我信任了圣上,圣上乃有为的明君,一切的决断必然是与国有利,以社稷为重。”
    玉荣小小的给皇帝拍了马屁,戴了一顶子高帽。
    “梓橦,你这话朕听着,倒讨巧。”
    皇帝嘴里说不要。
    身体很诚实,从来都是爱听了好话的。
    这事情本来就是玉荣早早挖好的坑。她可等了结果,等了太久。眼瞧着有收获了,她只有开心的份儿。
    当然,这一份开心还得掩饰一二。
    也挺辛苦啊。
    玉荣与皇帝说些话,然后,告辞。
    她不打扰皇帝清修。
    皇帝想修仙,在玉荣瞧来是美事,她自然要成人之美。
    皇帝唤了暗卫来。
    让其调了慕容国舅府上的一切资料来。
    不光是暗卫皇帝让调了暗档。
    便是绣衣卫那边,皇帝也让拿来了档案,总之,两边的查证对比,皇帝是要摸一翻底细。
    皇帝从来不偏听偏细。
    他需要更客观一些的态度。
    晌后。
    皇帝午膳用的不香。
    午后,皇帝没歇了午觉。
    他在生闷气。
    “逆子。”
    皇帝骂的便是太子。
    对于东宫太子的做为,在皇帝看来就是走了邪途。
    去拉拢了慕容国舅府上,去拉拢了权臣首辅。
    太子凭什么?
    太子莫不成以为储君的位置做得不舒坦,这想过一过皇帝的瘾了?
    皇帝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这么一个念头。
    还有慕容国舅府上。
    皇帝发现他的表兄弟们,一个一个的也不安生。
    耿国丈为何被弹劾了。
    慕容国舅为何一直针对皇后了?
    是不是慕容国舅也不满意了现在的位置啊。
    皇帝的脑海中,有了这么一个想法。
    慕容国舅往昔的一些做派,又是浮现了皇帝的脑海。
    只能说,以前的种子,现在开始发芽了。
    “李善。”
    皇帝喊了一句。
    “奴才在。”
    李公公想隐形啊。在皇帝生气时,很容易当了出气筒的。
    奈何他是皇帝的贴身大伴,谁都可能不在皇帝跟前侍候,他不能缺席的。要知道他这位置太多人盯着。一旦有一个疏漏了,肯定很多人想踩了李公公的肩膀,那是爬上了高位的。
    毕竟,李公公现在升无可升。
    他目前的位置,就是太监们的最高荣耀。
    “去,调了绣衣卫里的东宫档案。”
    皇帝吩咐了一句。
    李公公一听,差点一个身接抖。
    东宫的档案,皇帝要细看,这摆明了大事儿来了。
    不光是绣衣卫的底档,皇帝要了。
    暗卫那边的,皇帝同样的调动了。
    皇帝倒想看看,东宫有些什么小动作。
    皇帝一直修仙,哪怕握了大局。一些小枝小节的,皇帝关注的少了。
    可蛛丝马迹的,只要综合起来一考量。
    皇帝不怕不发现了真相?
    乾清宫。
    玉荣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时。
    她是回了坤宁宫。
    她结束了晚膳。
    她还得了消息,皇帝没传了御膳房的晚膳。瞧瞧时辰,也不早了。
    那么,只能说明了,皇帝没胃口?
    玉荣是皇后,她可是关心龙体的好贤后。
    于是,借着御膳房那边的消息,玉荣去了通天阁。
    玉荣一来,就感觉到了李公公的欢迎。
    那就差了五体投地。
    玉荣懂了,她这一来,做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想是通天阁这儿,皇帝应该发过大火。
    现在还在低气压中。
    “去让御膳房的把膳送来。圣上龙体要紧,你等怎么可以让圣上晚了时辰用膳。”玉荣唠叨了话。
    李公公觉得能避一避,再好不过了。
    于是,他是一应了话,准备亲自去办事儿。
    玉荣进了殿内。
    “谁让你进来的……”皇帝在怒吼。
    “恭请圣安。”
    玉荣福了一礼。
    本来背对着玉荣的皇帝一听着皇后的声音,那是转过身来。
    “原来是梓橦啊,你怎么来了。”
    皇帝有点小惊讶的样子。
    “天晚将歇了,圣上一直未尝用了晚膳,此等大事我做为中宫皇后,又岂能置之不理?”
    玉荣走上前,说了来意。
    正统帝一听后,摇摇头,他说道:“朕没胃口,朕让逆子给气饱的。”
    正统帝一说话时,语气里还带着怒火。
    “圣上。”
    玉荣唤了一声,她道:“再生气,饭还是要吃的。您未用晚膳,我心担忧,怕是夜难安寝。”
    “不若我陪您一直少少用一些吧。”
    玉荣本来用了晚膳。可这会子,皇帝没用呢,她不会不懂了眼色的。
    玉荣走上前,执了皇帝的手。
    玉荣会大胆,在皇帝生气里来撩一撩龙须,那是她有底气的。
    做为皇帝的中宫嫡妻,做为皇宫的小金库总管。
    皇帝看在嫡妻的份上,看在大把大把银子的份上,也会讲一讲人情味儿的。
    现实吗?
    在金钱面前,现实一点的好。
    晚膳。
    玉荣真真吃不下。
    所以,她能做的就是给皇帝布菜。
    让皇帝多吃,她呢,做一个看客。
    总归,这法子还不错,皇帝的胃口瞧着也没有比平日少了量。
    等晚膳罢后。
    消消食,宫人送了茶水、点心。
    玉荣摆摆手,让侍候的全退下。
    “本宫与圣上说些体己话,你们全退下吧。”玉荣吩咐了话。
    宫人们得了皇后的话,自然告退了。
    倒是李公公是瞧了皇帝神色,得了皇帝的颔首,那才是告退离开。
    殿中,安静了下来。
    玉荣说道:“我乃圣上的妻子,圣上,您若是心中有事,不妨与我讲一讲。烦恼讲出来,就是一分为二,那是少了一半。我也与圣上出出主意才是。”
    正统帝听得此话,目光在玉荣的脸上来回打了几个转儿。
    那让玉荣心底不自在。
    好在宫里这些年,历练出来了。玉荣面上很淡定镇静自若的。
    “可是我的脸上妆容,哪处不妥当了?”
    玉荣笑问一句。
    正统帝回道:“不,梓橦甚美,朕一直都觉得梓橦乃是一位贤后。今日仔细一瞧,朕发现,朕往昔错过许多。”
    正统帝觉得皇后漂亮美丽。
    这一种美,出乎了容貌之外的,是那一种让他心能静下来的美。
    是一个安心与宁静,就像是找到了灵魂的港湾。
    “圣上的夸赞,我听着心里美美的。”玉荣笑了,回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得圣上之夸,我这妆容便是没得白废了半分。”玉荣当然得承认了。有一张好皮囊还是非常重要的。
    皇帝从来是视察系的动物。
    对于皇帝的夸赞,听一听,心头美滋。
    可当真了,就是傻子。
    毕竟,就皇帝一直渣得明明白白的态度。
    这等赞了女子的话,也不知道对多少人,说过多少回。
    玉荣面上装了欣喜,心中一片淡定。乃至于有点儿小淡漠。可能是心里有一种抵御力吧。
    “梓橦之美,梓橦的好,朕能发现。奈何,奈何他人不与朕一样的看法。梓橦你做事,从来以皇家的利益为重。端是不怕皇家儿媳的身份。”
    皇帝话题一转,就是挪到了正题上。
    皇帝目光中,一片冰冷。
    “可惜,有些人身上流着司马氏皇族的血,却是干着祸害了社稷的事情。”皇帝这话指了谁?
    玉荣眼睛不瞎,耳朵不聋,她当然听出来了。
    “圣上,老三、老四什么性子,我是知道的。他们刚刚成婚的郡王,一爵一府也是圣上赐的。万万不敢辱没祖先,做了危害了社稷的事情。他们还没有那等能耐。”玉荣一席肯定的话语,先把自己家的儿子摘出来。
    “圣上,您可是查到了太子什么不法之事?”
    玉荣声音弱弱了两分的问道。
    “太子辜负了朕。”
    正统帝这般说道。
    玉荣心想,辜负的好啊。
    面上嘛,玉荣得说道:“圣上,可否再查一查,这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是国本。万万不可轻易动摇,圣上之语一旦让有心人听去,必然要野震动。可能会引来大乱子。”
    玉荣讲一讲后果。
    她清楚的知道,皇帝的性子。
    皇帝自己一直引以为骄傲的,就是拿捏住皇家的权柄。
    朝臣们,可是一直让皇帝压在脚下的。
    谁也动摇,谁能动摇?
    这一个人指了谁?
    玉荣差点儿就要明晃晃的标注上“慕容”二字了。
    “朕给过太子机会。”
    正统帝不会讲了。他一直把太子培养出来,那是因为他在乎了江山社稷,也确实也想培养一位能干的继承人。
    可若是继承人在表现了让他满意的能耐前。
    先是不满足储君的位置,还想进一步?
    正统帝只有一个想法,摁死这一个儿子。
    他不缺儿子,这一个摁死了,还有下一个更好的。
    “还有朕的舅舅,朕的舅舅居然敢与太子掺合在一起。他们一个是储君,一个是首辅,他们掺合一起不够吗?还要谋了京都的兵权,他们想干什么?想谋反不成?”
    最后的一问,才是正统帝的灵魂一问。
    玉荣知道啊。
    她做的那些,皇帝全是知道了。
    很好,一直给太子、慕容舅国挖的坑,总算是填上了。
    不往啊,她这些年里,在军中埋的钉子。
    哪怕不多,可关键时候,来一击。太子、慕容国舅二人啊,果然一起掉坑里了。
    玉荣是挖坑了。
    可她也要承认一件事情,是这二人有野心的。若不然,他们不会掉进去。
    从来中了陷井的,都是自己一头陷入去的。
    为什么?
    不过是利令智庸罢了。
    “圣上,您打算如何办?”
    玉荣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她说道:“您的话,实在是关系太重大了。储君、首辅,二者皆是天下重望所归。这一旦动摇,我怕,朝廷内外皆要不安。”
    “圣上,还请您暂缓一下仙缘,还是坐镇朝纲为重。”
    玉荣请皇帝出山。
    修仙嘛,什么时候都可以修一修的。暂时还是把皇帝位置坐稳的要紧。
    正统帝听懂了。
    正统帝说道:“朕心中有数。”
    皇帝心中有数。
    皇帝要如何做?
    玉荣不介意。
    正统二十年。
    秋,初来的秋,带了冷意。那是一种宜人的凉意,很舒坦。
    这一年丰收祭,玉荣也是已经差人在准备了。
    然后,朝堂上,先是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陈次辅被人弹劾了。跟之前,皇后的亲爹被人弹劾一样。
    这当官的,想捕风捉影,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同样的,如果有人想保住官位。那得有能耐,有势力。
    可若是皇帝降维打击呢?
    在皇帝一手以快打慢的料理下。
    陈次辅失了辅臣的位置,然后,告老回家了。
    陈次辅的失势,算是一个开头。
    陈次辅失势,慕容国舅却是一举迎难而上,吞了陈次辅的势力。
    不减半分风光,更是越发的上了一层楼。
    慕容国舅府上的喧嚣,京都城里,人尽皆知。
    耿府。
    耿老爷知道一切后,只是冷笑。
    他在看好戏呢。要知道,当初他被弹劾时,皇后是出面了,让他回府上修养修养。一切以观后效。
    后效,果然很快来了。
    陈次辅可是皇太子的姻亲。陈次辅的倒台,摆明了这是在剪除了皇太子的羽翼。
    这在耿老爷的眼中自然是好事。
    皇太子的羽翼被剪除后呢?
    后面的更好操作。
    永安侯在陈次辅告老还乡后,那也是告病了。
    总之,永安侯很识趣,自己把自己关了禁府,在侯府里养病,那是一直不外出,也不多翻的交友广扩。
    东宫的情况,有些不明朗。
    这等情况下,太子、太子妃的日子过得有点儿压抑。
    也是在这等情况下。
    玉荣得到了一个最亲的消息。
    不,应该说玉荣以前就得到了消息。只是她压着了。
    她一直没让爆雷出来罢了。
    现在是时候了,应该是有人乐意落井下石的。
    乾清宫。
    玉荣与皇帝在一起用了午膳后。就听了太医院的消息。
    东宫皇长孙请了太医。
    皇长孙是皇帝目前膝下唯一的皇孙,那自然重视的。
    “皇长孙的病情如何?”
    玉荣对于来回话的太医院的院判,还是寻问了皇长孙的情况。
    “娘娘……”
    院判那是迟疑了一下。
    “讲。”
    正统帝吩咐了一个字。
    院判一下跪了下来。
    “臣恐慌。”
    院判一下子惊讶的样子,显然,这真是有大事儿。
    “今日汇诊,臣亲自去给皇长孙诊了平安脉,方是发现一桩问题。皇长孙喉头无碍,却是一直没法学会说话,实是……”
    院判的话,到这儿磕磕断断的。
    玉荣低了头,眸光里,全是冷冷的嘲讽。
    其时,近亲成婚啊。
    这一个时代里叫亲上加亲。
    这等亲上加亲有没有害处?
    当然有。
    要亲上加亲的下一辈里,有可能生出天才吗?
    那是微乎其微的。
    可能有吧。
    但是,最大的可能,还是得了遗传病。
    总之,很容易造成基因上缺陷。
    皇长孙是什么病?
    就是有一点儿傻。
    不,应该是挺傻的。是智力发育太慢了呢,还是其它的。
    这重要吗?
    很重要的。
    要知道,皇长孙是皇太子的嫡长子啊。
    他代表了皇太子的正统地位,大义名份之所在。
    一旦皇长孙有问题。这说明什么?
    皇太子失德,才会生下有缺陷的皇长孙。
    “……”
    玉荣在沉默。
    这等时候,她不急着出头的。
    皇帝一个冷冷的眼神,那是盯着院判。
    然后,院判终于还是给了答案。
    那一个答案,显然是皇帝最不想听到的。
    “皇长孙较之常人学习知识缓慢。可能……先天缺陷,后天无法弥补。”
    这一个答案,正统帝不想听。
    这一个答案,正统帝听着,就是觉得刺耳。
    “为何太医院以前没有发现问题。皇长孙今年四岁了。”
    皇帝压抑了情绪。
    那是暴风雨的前奏。
    “太子妃娘娘收买了之前为皇长孙看病的太医。”
    院判恭敬的回了话。
    他道:“臣失职,臣有罪。”
    “你当然有罪。”
    皇帝一个茶盏,那是直直的摔了院判的头上。
    那一下子把院判砸了一个身歪,整个人的倒在了地上。血,从院判的头上流了下来。
    院判迟缓地好片刻,才是再度的清醒样子。
    然后,又是跪伏在地上,那是恭敬的说道:“臣失职,臣有罪。”
    “……”
    殿中的气氛,越发的压抑。
    “梓橦,你说说,老天爷这是罚太子,还是罚朕?”
    皇帝突然问了一句。
    “事情已经出现,圣上,不若早下决断。万万不可伤了皇家颜面。”
    玉荣给了一个答案。
    这是一个答乎皇家规距的答案。怎么样,都不会是错的。
    “摆驾,去东宫。”
    皇帝说了一句,然后,起身。
    至于那院判,皇帝都懒得再看一眼。
    倒是玉荣临走前,回望了一眼。她知道,这一个人其时就是一个糊涂蛋。
    那又如何呢?
    没本事还在皇家掺合,这等人,早晚会出事。
    不是早,就是晚。
    总归逃不掉。
    院判冤不冤,在玉荣看来,不冤的。
    那太子妃能收买了人,自然有人给这中间出了头。做了保护的人,谁呢?
    这一位得了好处,能没少掺合吗?
    东宫。
    皇帝来了。
    皇后来了。
    太子、太子妃一起迎接。
    皇帝看着这一对曾经他夸过的佳儿佳妇。
    他再看了小榻上的皇长孙。
    皇长孙病了吗?
    没有。
    只是额头受了一点子伤。
    瞧着,像是磕了碰了。
    若是以往,皇帝肯定先心疼一翻。
    那些照顾皇长孙的,必不能轻罚了。
    现在呢。
    皇帝望了四周一圈。皇帝说道:“太子、太子妃,关于皇长孙……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与朕说一说。”
    太子有点蒙圈的。
    太子不知道,父皇如何不关心了他的儿子。
    这可是皇家目前唯一的皇孙。
    倒是太子妃低了头。
    玉荣瞧见了,太子妃是紧张的。
    夫妻呵。
    玉荣心中冷笑。
    太子妃在宫里的名声非常好。一直是一位贤惠的好嫡妻。
    可谓是不缺了母仪天下的风范。
    现在瞧瞧呢,在皇长孙的事情上,太子妃不是也瞒了太子嘛。
    果然不出所料玉荣的看法。
    这世间的夫妻,在利益面前,再深的感情也得退了一舍之地。
    “父皇。”
    太子有些不解。
    “儿子糊涂,不知道您的话中有何深意?”太子认了错。总归,他知道的最近皇帝看他不顺眼。
    “你当然糊涂。”
    皇帝冷哼一声。
    “太子妃,太子是糊涂,你呢,你应该不糊涂吧。”
    皇帝的目光,盯着这一个他自己挑的儿媳。
    皇帝对于儿子可能会有一点子父子情份。到底虎毒不食子。
    可太子妃吗?
    抱歉,缺了这一种血源亲情的。
    “……”
    太子妃跪地上,一直不说话。
    太子妃跪那儿,低了头,似乎认了罪的模样。
    “父皇,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太子求了情。
    对于太子妃他在意了。他们夫妻之间一直感情不错的。
    “误会,朕不会误会谁。”
    正统帝冷哼一声,冷冷的嘲讽了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圣拳!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 曼哈顿窈窕淑女 战锤:我的生物爹帝皇和半神弟弟 万历小捕快 无敌天命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夫人请住口 扶摇九霄传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我在异界有座城 引火 融合是最高贵的召唤方式! 从华夏神话开始碾压星际 我不是袁术 我是表妹(快穿)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