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将军都不去正院,她怎么生儿子?”
“说的也是,嘻嘻,你长的也不比江姨娘差,说不准日后……”
眼见的她们越说越不像样子,赵嬷嬷当机立断的走上前,准备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敢私底下编排主子,没曾想一不留神,踢到了一块突起的石块。
“哎呦!”
赵嬷嬷呼痛。
“糟了!有人来了!快走!”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凌乱的脚步声很快远去,杏儿提着灯笼上前时,假山后已是空无一人。
许薇站了半天,就在下人们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时,她却一言未发抬脚往回走。
杏儿和赵嬷嬷对视一眼,默不作声的跟了上去。
待回了院子,梳洗一番后,许薇屏退了丫鬟,一个人倚在桌旁。
想起方才那两个丫鬟的话,许薇下意识的摸了摸小腹。
“如果我给他生个儿子,他是不是就会看到我了?”
正房的灯一直亮到子时才灭,杏儿松了一口气,嘱咐守夜的翠青警醒些就自去歇着了。
翌日一早,许薇就命翠兰去请二姑娘过来。
翠兰想起以往每次二姑娘来,这母女二人都是不欢而散,脚下便有些犹豫。
出了正房,迎面撞见赵嬷嬷,翠兰像忽然有了主心骨似的,紧走两步,把人拦住了。
“翠兰,你有事?”
翠兰左右看了看,将赵嬷嬷拉到廊下,小声道:“嬷嬷,夫人让我去请二姑娘。”
“请二姑娘?”赵嬷嬷心中一紧,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二姑娘要不了几年就到出阁的年纪了,就几年的功夫,不指望夫人能好好修补母女之间的感情,可千万别越弄越僵了。
她心中飞快思索了一番,嘱咐翠兰:“你且先去,前阵子府上不是送了几匹胭脂纱吗,你就跟二姑娘说,请她来选布料,夫人要给她做几身衣裳。”
这几年,将军府虽没有克扣许薇的份例,但要想像从前在娘家一般吃的用的都用最好的就不能了,许薇也不是个能委屈自个儿,许夫人又心疼她,隔三岔五的打发人送东西过来。
为了这个,许临川的妻子柳氏背地里可没少嘀咕,她的夫君是世子,往后这府里还不都是他们两口子的,银子流水儿似的往外送,花的都是公中的钱。
上个月端午节,许夫人差人送来的几匹胭脂纱,薄如蝉翼,因色泽如胭脂一般而得名,深受年轻女子们的喜爱。
那胭脂纱颜色太鲜亮了些,本就是要给二姑娘的,赵嬷嬷倒也能做这个主。
翠兰点点头,就去了荣安堂。
宋芳采刚陪着宋老太太用过了早膳,在厢房收拾东西。
前几日过了生辰后,宋老太太就提议她搬出去住。
“你如今也大了,往后也要有人情往来,再住在祖母院子里就不方便啦!”
宋芳采在荣安堂住了十几年,早都习惯了,只是祖母执意如此,她便也挑了一处院子,准备过几天搬过去。
她选了抱月轩,不是最好的一个院子,但离荣安堂和留芳苑都近,祖母不太满意,主要觉得抱月轩太小,只有荣安堂一半大。
“你阿姐的院子都有抱月轩两个大呢,祖母给你重新选一个吧?听荷斋怎么样?又大又敞亮。”
宋芳采摇头:“孙女就要抱月轩,孙女喜欢里头那棵海棠树,春天可以看花,夏天能遮阴,秋天还能吃果子,海棠做成果酱可好吃了!”再装个吊床秋千什么的,美滋滋。
她说着说着,倒是把自己的馋虫勾起来了,直流口水。
宋老太太笑了起来:“敢情你是为了吃啊!”
看她像是真心喜欢那个院子,就随她去了。
她在荣安堂有不少东西,这些年祖母半点没有苛待她,吃的用的都是上好的,一时半会儿搬不走,得收拾好几天呢。
这会儿翠兰刚进来,就看到春桃春柳带着丫鬟们忙个不停,崔嬷嬷站在门口指挥,而她要找的二姑娘正倚在贵妃榻上,手里呼啦啦翻着书,一旁的矮几上放着一盘洗好的葡萄。
“哟,翠兰姑娘来啦!”春柳眼尖,翠兰一进门她就看到了。
春桃忙停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翠兰姐姐。”
“二姑娘在吗?”
翠兰看着一旁打包好的东西,有些莫名,二姑娘这是要出远门吗?
“在呢在呢!”春桃笑道:“我们姑娘要搬去抱月轩了,正收拾东西呢,这里乱的不像样子,咱们进去说话。”
进了门,翠兰先行了礼:“二姑娘,夫人请您去正房一趟。”
宋芳采放下手里的书,问道:“母亲可说叫我何事?”
“前些日子公爷命人送过来几匹上好的料子,夫人让您去选一些,好做几身新衣裳!”
那些料子端午的时候就送过来了,时隔一个月才叫自己去选,恐怕不单单是为了选料子了。
宋芳采心中暗叹一声,她是真的厌烦这具身体的生母,碍于孝道又不得不做出恭顺的模样。
起身点了春桃随身服侍,对崔嬷嬷道:“我去母亲那里看看,嬷嬷你辛苦些,看着点她们,别让她们把我的东西弄坏了。”
崔嬷嬷赶紧道:“姑娘您就放心吧,有奴婢在,保管不出差错。”
宋芳采点点头,崔嬷嬷是祖母给她挑的奶嬷嬷,做事最是稳妥不过。
顶着日头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正院,宋芳采额头微微出了些汗,她掏出手帕擦了擦,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见赵嬷嬷等在院子里头,见她来了,忙笑着上前相迎。
“姑娘热坏了吧!快进屋里去,夫人等着您呢!”
宋芳采脚下不停,进了正房,一阵凉意袭面而来,她舒了一口气。
许氏见着这个女儿就气不打一处来,不等她开口问安就忍不住阴阳怪气的开口。
“你如今可是稀客了,我这个当母亲的等闲都见不着你一面,还得我巴巴的着人去请!”
每次见面都这么剑拔弩张,宋芳采也习惯了,只当不知她话中的嘲讽之意,上前请安:“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