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和转了一圈就回了京城的考察团不一样,孙五福和他带来的二十几个人都是常驻军,打着是在日本安营扎寨的主意,起码也得帮着宁卫民把废品回收公司干起来才行。
尤其他们有一个算一个,本就是来自河北农村的农民,连京城对他们都是花花世界,因此他们来到了东京,对于日本社会的富足体会的就更深刻。
比方说,此前他们谁都没坐过飞机。
1988年9月26日,从登上日航的班机开始,这伙子人的眼睛就不够使的了,那真是看什么都新鲜。
一顿简单的飞机餐,和中途的免费饮料,就够他们兴奋起来的了。
特别是空乘小姐精致的妆容,轻柔的语音,制服丝袜大长腿的衣着,以及日本人特有的周到礼节和细致服务。
弄得他们这帮子糙汉个个心猿意马,脸红耳赤,没出息到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了。
真是人还没来日本呢,就提前先体验了一次制服的诱惑。
就连孙五福都一样,已经快被日本娘们儿给迷乎晕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宁卫民把他们这伙子根本还不知道女人滋味的人,弄到日本这样的花花世界,倒有点像是把羊送入虎口了。
这不是诚心要考验他们的意志力吗?
说起来还真是多少有点考虑不周。
至于他们为什么来的这么迟,比考察团要晚得多?
那还真不怪他们,只能怪宁卫民让他们帮忙购买的硬木家具太多了一点。
孙五福他们除了一直帮着搜寻信托商店的家具之外,买完了还得帮着往芸园运送家具,而且还跟着一起收拾,直到9月23日才勉强忙乎完了一切。
结果干完了活儿,人不但累坏了,这眼瞅着9月25日就是中秋了。
宁卫民可从不苛待手下,于是在了解到这边的具体情况后,干脆就放话给孙五福,允许他们在京城两天,好好休整休整,等过了中秋再过来。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帮子壮劳力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见着漂亮女人就犯晕,可干活上还真不含糊。
他们个个都是吃苦耐劳的人,对卖力气的事儿早就习以为常了,怎么使唤都毫无怨言,恢复起来也快。
在京城呼呼大睡了两天,理了一次发,泡了次澡堂子,然后临走前又在一个小饭馆聚餐大吃大喝了一顿,个个就又龙精虎猛了。
而且他们还个顶个的实诚,连这边的待遇和工钱都没多问一嘴,就老老实实跟着孙五福出来了。
这些人的想法特别简单。
除了他们对坐飞机出国这事本身就很是期待,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都信任孙五福。
要知道,他们都是同村,能有今天的日子,全靠孙五福带他们来京城讨生活,吃得饱,穿得暖,还挣钱。
他们对此无不心怀感激,不免去想,日本可是人所周知的发达国家啊。
既然孙五福带他们来了日本见世面,那即使东京的条件再差,总不会比京城还差吧。
还别说,他们的这种想法可能是简单了点,但还真不算错。
尽管他们所从事的这一行太贱,干废品回收的压根不可能在任何城市的市中心操持营生,最佳的落脚点只有城市边缘或者说城乡结合部。
像他们一下飞机,宁卫民就弄了辆大巴车把他们从机场给直接拉到了东京二十三区里经济排名倒数第二的葛饰区。
但话说回来,东京的发达程度毕竟在这儿摆着呢,这里终究是当代亚洲第一发达城市。
如果打个比方,就像三十年后的京城聚集了大量劳动工人的马驹桥地区一样。
对比相同时代下京城其他区域,无论再怎么落后,消费再怎么低,肯定也比八十年代的王府井还要繁华和先进的。
所以还别看葛饰区是一个有较多老年人口和低收入家庭构成的区域。
走在葛饰区的街头会经常能看到许多老年人悠闲地散步,或者低收入家庭在努力生活。
还别看对比东京其他区域,葛饰区遍布老破小的房屋,街道卫生也只是过得去,不过是表面上看着干净罢了。
其实电线杂乱不堪的局面就像是蜘蛛网一样,导致安全隐患严重。
而且由于日本旧时的房屋多为木造,很容易滋生出老鼠。
如果走入葛饰区小巷,一不留神就会看到那些恶心的生物躲在阴暗角落里。
但终究也得承认,对孙五福他们来说,这些缺点都太平常不过了,京城也有,根本算不得什么。
而且葛饰区终究还是属于东京的一部分,综合性的城市风貌仍然要比这个时代的其他城市强很多。
这里起码不会像京城那样有成堆的垃圾和随风飞舞的各色塑料袋。
尤其是公共卫生间,其整洁卫生程度更不是他们京城租住地胡同里,那又黑又臭的简易茅房可比的。
因此在孙五福他们的眼里,东京的葛饰区就已经是超级发达的城市了,车多楼高,处处先进,遥遥领先。
至于商业设施和生活基础配备什么,这里更是比京城完善得多。
诊所、邮局、银行、神社、公园、警署样样都有,各色商店一应俱全,居酒屋、拉面馆、柏青哥、斯纳库、澡堂子,也是比比皆是。
如果到了夜晚也同样是霓虹灯林立,各种店铺放着音乐吸引客人,灯箱里的商业广告随处可见,甚至喝多了随地小便的酒鬼都比别处多。
谁能说这样繁荣兴盛,流光溢彩的地方是贫民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葛饰区柴又的柴又帝释天则作为松竹拍摄的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的外景地而闻名日本,这里其实就是电影主人公寅次郎的家乡。
那么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知道,葛饰区街道建筑相当传统,满是浓浓的昭和风。
特别对华夏人来说,这反而是一种别样的异国风情。
这种情况下,再加上随处可见穿着和服的老年人,西装笔挺的公司职员,描眉画眼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子,还有统一制服背着皮革书包的学生。
那么可想而知,这一切的一切,更是加深了孙五福他们对日本社会富足的感受。
不说别的,连街上日本人的日常衣着都这么体面,即使宁卫民告诉孙五福他们这里是贫民区,他们也绝对不会相信的,只会认为宁卫民在开玩笑。
另外也得说,宁卫民对孙五福他们的生活考虑得也是比较周到的。
知道他们刚到此地,又语言不通,日常生活各方面一定会有不少不便。
因此宁卫民就专门给他们找了一个拥有整栋公寓,却同样是华人的房东。
并以总共八十万?一个月的价格,把第三层楼整整一层楼的十四个房间都包了下来给孙五福他们的当宿舍。
除了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之外,这个房东还在附近开了一家便利店和一家瓜菜店。
这样的话,孙五福他们平日里买东西也会方便许多,哪怕没带钱也可以先赊着。
至于房东欺生,歧视,坑骗,那都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说来倒不是房东人品有多好,而是宁卫民兜里的钱太有说服力。
要知道,宁卫民在这么个穷地方,肯出这么高的价钱包下这么多房间给孙五福他们做宿舍,那简直是任何业主都梦寐以求的大客户。
而且这么多人住下来,平日里也少不了关照房东便利店的生意。
房东又不傻,即使没有什么同乡的情分,可哪怕是看在钱的份上,对于初来此地的孙五福他们,他也会尽量周全,多多包容的。
哪怕再看不起孙五福这些大陆劳工土里土气,受不了他们脱掉布鞋露出袜子就是一股子咸带鱼味儿,他也只会把鄙视和厌恶都藏在心里。
反而会为了“福泽谕吉”堆满微笑,耐心教给他们在日本生活应该注意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有钱了,身边都是好人”的原因吧。
而对于孙五福他们来说,房东的态度好不好其实还在其次,关键是房子的条件是一眼可见的优越,条件好得简直让人不敢置信,不由让他们喜出望外。
要知道,宁卫民给孙五福这些人租下的房子可不是那种木造或轻量钢材建造的“阿巴多”,而是采用重型钢铁架或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忙雄”。
这种房子是抗震性强、隔音效果好、安全性高,论隔温效果和舒适度比银座的那个“阿巴多”改建的公寓可好多了。
别的不说,就说这个公寓是有窗户的,采光和透气性就要强好多,人住这儿不容易抑郁生病啊。
而且房屋面积也不小,一间房间起码六坪,住两个人宽敞得很,绰绰有余。
再加上楼道有电梯,楼下有电话,每间屋里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还有桌椅板凳和基本的家用电器,连锅碗瓢盆和棉被都是现成的。
孙五福他们来了,不但属于拎包入住,而且一步就迈入了四个现代化。
什么菜单、冰箱、洗衣机全齐全了,在这儿过日子方便极了。
那还有不满意,不高兴的?
说实话,这里房租低,只是因为地块偏远影响价值的原因,并不意味着房屋的质量和条件差。
对孙五福他们来说,这样的宿舍,别说比在京城四个人挤一间小平房要强多了,就是比许多京城市民居住的简易楼也强多了啊。
用村长儿子孙六五的话来说,“真没想到咱们来日本居然还住上小洋楼了,在老家乡长也不上这样的楼啊,这都赶上县长的待遇了。”
不用说,这样的宿舍自然让人士气高涨,对大老板宁卫民的安排感恩戴德啊。
这还不算,等到认识了房东,看过了住处,拿好钥匙之后,宁卫民又带孙五福他们去吃饭。
为了省事,他们也没去远处,只是就近找了一个拉面馆,去吃日本人最爱的碳水套餐??拉面配煎饺。
结果哪怕就是这普通的一餐,也让孙五福他们大快朵颐,感到满意极了。
不得不说,首先这接待态度方面,日本人就和国内不一样。
他们去的时候并没到饭点儿,那个面馆老板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都快笑死了。
一个劲儿的点头哈腰,倒水递筷子。
这种客气劲儿对孙五福他们杀伤力巨大,顿时让他们手足无措。
要知道,在国内可没人这么尊敬过他们,面馆儿店老板的热情可把这些实在人都感动坏了。
他们只恨自己不懂日语,别人对自己这么礼貌,却没法像宁卫民那样有风度的客气回礼。
其次,等到吃的端上来,这些傻小子们更是开心至极,没人嫌弃餐食简单的。
要知道,体力工作者最爱的就是面食,扛时候。
而且日本拉面的配菜有肉、骨汤、豆芽、鱼干、海菜。
看着可比国内的榨菜面、西红柿鸡蛋面、刀削面丰富多了。
还有油汪汪的煎饺一看就让人有食欲,嘴里分泌唾液。
这个套餐对比他们平日每餐一两块的标准,无疑已经是盛宴了。
他们可不知道这八百?一人的拉面煎饺套餐,换算成人民币,官方牌价相当于二十五块呢,在京城都够四个人吃顿酒席的了。
否则的话,恐怕也是不敢放开肚皮,而且是要心疼的。
最后,还得说东京餐饮业服务模式也比较先进。
虽然只是吃面和煎饺,但油盐酱醋糖,牙签,餐巾纸样样都有。
在这里连茶水都白喝,让他们觉得既划算又舒坦。
所以这帮子糙汉吃得满头冒汉那叫一个美,每个人几乎都额外都加了一碗面,有胃口大的还额外加了一份煎饺,真是可劲儿的造。
总之,这顿饭不但生理享受,也有心理的满足。
吃饱喝足之后,每个人都觉得东京不愧是东京,宁卫民这个大老板人好的没话说,孙五福带大家跑到这里是来享福的。
但其实,他们也不过只是吃了宁卫民三万?而已,对日本人来说,就是一顿家常便饭。
不过到此为止,宁卫民也该走了,而且因为实在太忙,他也自知没法经常过来。
所以他除了给孙五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二百万日元作为他们二十几人到十月底的生活费之外。
最后还告诉孙五福,说自己已经从语言学校给他们高新聘请了一个日本老师,明天就会过来联系他们。
此后,这位日本老师不但每天要按时给他们这些人上课,针对他们的工作需要,会教他们说一些基本的日语。
而且每天还会带孙五福他们为首的几个人,出门上街去熟悉日本的社会环境。
主要是带着他们亲眼看看日本垃圾回收的情况,尽可能帮助他们尽快地了解废品回收公司的基本经营模式,可以说算是个另类的导游了。
对此,孙五福不得不感慨宁卫民设想的周到。
原本还因为初到异国他乡,有些发憷的心虚和担心,因此消散了不少。
到了晚上,他们这帮子人,分了房间,躺在床上还互相说呢,“嗯,来了日本,真是想不到的好日子!”
“嗯,吃得好,住的好,难怪京城人都哭着喊着要出国,果然是好。”
“就是,高兴!咱们老家,就是县城里也没几个人有咱现在这么风光嘞!”
“要不说,得记得大老板和五福叔的好呐,没他们,哪儿有咱们的好日子。来了日本,可得好好干活才是。”
“嗯,当然好好干活。不过,要说这里也有一点不好.....……”
“啥?这日子你还不满意?你想过啥日子?”
“不是,我是说,日本的西瓜太贵。你还不知道吧?瓜菜店里那西瓜要五千日元一个嘞。我下午问了一句,想花买几个大家吃了解暑,没想到老板告诉说五千一个,吓了我一跳,都够咱们三人吃面和煎饺嘞!”
“不是吧,咋那么贵?不,不可能,咱们村随便吃的东西,大老远弄一车拉到乡里,也不过才三分一斤,咋要这多钱?一百日元一个还差不多,肯定是那店老板太黑心了,故意诓人嘞。”
“店老板好像就是房东......”
“乖乖,那这家伙不是好人啊,笑面虎,以后咱可得小心,少去他店里买东西......”
“嗯,躲着点……………”
房东大概是怎么也不会想明白的,自己怎么就这么快失去了这帮土包子的信任。
只因为报了个实价,居然被打上了奸商的烙印。
说实在的,他还真有点冤枉呢,因为明明是价值五千五百日元的西瓜,他还给便宜了几百日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