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04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钓鱼执法这种事情嘛,从古至今都很多。
    正统帝自然也这般干了。
    正统帝选中的人选就是他的舅舅。想来这嫡亲的舅舅肯定会帮衬了天子外甥。
    正统帝想做的,就是让舅舅来担当了这么一个重要的角色。
    哪料想,慕容国舅这拖拖拉拉的都差点以为他差人办的事情,这没办妥当?
    结果出来了,正统帝误会了他手下的人。
    他下面的人手办差很妥当。
    真正误会儿的是他的嫡亲舅舅。
    为什么?
    这三个刻上了正统帝的脑门。
    天子多疑。
    慕容国舅的举动,让天子的疑心病犯了。
    “李善。”
    正统帝喊了李公公。
    “奴才在。”
    李公公恭敬的应了话。
    “去查。查一查慕容国舅府上的底子。朕要知道,慕容国舅这些年的详情。记着别漏了要紧的事情。”
    正统帝吩咐道。
    “诺。”
    李公公应了差事。
    在朝臣、宗亲、勋贵们的府上。
    皇帝自然布了棋子。
    没动用了,那就是搁那儿。
    一旦动用了,自然就要得了详情。
    正统帝对于慕容国舅起了疑心。
    这自然就要查一查舅舅的老底。
    当然,事儿还要继续办的。
    慕容国舅都出首举报了。皇帝岂能轻饶?
    何况,这一个局本来就是皇帝布的。
    目的?
    正统帝就想再清洗一下宗室,以及勋贵。
    宗室人数多了点。
    在正统帝看来,特别是外面的藩王。比京都里的这些,更让他不放心。
    打着机会,怎么都人撸了一些人。
    为了皇权的安危。
    有机会,要处理干净。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处理干净。
    正统帝对于宗亲们,有一种天然的防犯。
    谁让他的亲兄弟们,以及他的皇叔们,给他留的印象真真不够好呢。
    真造皇帝反了。
    还能让皇帝有好印象吗?
    宗亲这儿,皇帝都下了辣手。
    那么,勋贵那边也一样的。
    这些勋贵里,有上进的,自然也有混吃等死的。
    那些上进的,只要站队位置,正统帝不介意用一用。天下都皇帝的,皇帝当然需要自己信任的。
    勋贵嘛,天然就是皇帝眼中的班底。
    前题是这勋贵是识趣的。
    至于那些混吃等死的?
    若真是安份,皇家不缺了那一份禄米钱。
    可怪就怪在,有些人明明没本事,还要站错位置。
    皇家的站队,这很重要的。
    站错位置,这可能要付出了小命来还。
    当然,勋贵也有特权。
    到底是皇家的江山,勋贵们的先祖是出了大力的。
    若是可以的话,皇帝的罚,就是降爵。再然后,实在无可救药的,皇帝才会换了一枝爵位继承人。
    至于直接除爵?
    只要不是谋反的大罪,皇帝一般情况下,还是不会这般做的。
    那显得皇家太无情了一点。
    降爵,换一支承爵,这总归爵位还在的。
    还给了勋贵机会。
    只在下一代里有能耐的后人,起复可能的。
    所以,机会给了。皇家的仁慈也表现了。
    一切看的,就是能不能给皇家创造了价值。
    这才是关键。
    乾清宫。
    皇帝搁开了事儿。
    他在想着,皇陵守着的那一位啊,也许不应该留着了。
    毕竟,瞧瞧,这都与外面的人勾连上。
    借口,这当然不是借口。
    是事实。
    当然,不可否认的,在这些人串连时,皇帝是默默的看着。
    这些人初犯罪,他没阻止。
    他就想打一个大瓜。
    现在借口来了。
    一查,就能查了一个底儿。
    皇帝就是借着机会,又能充实了自己的班底。
    正统帝心情在此刻,还是没放松的。
    毕竟,不尘埃落定前,皇帝都不会放松了警惕。
    坤宁宫。
    玉荣也在忙碌了。
    关于丰收祭的事情。
    丰收祭,这是祭祀了天地。
    感谢了上苍与大地,这是让天下百姓又得一年的丰收。
    封建时代嘛,自然是土地最重要。
    人活着,就要填饱了肚子。
    填饱肚子就要粮食,粮食从何而来?
    自然是土地里种出来。
    想丰收,得有土地。
    同时,还要老天爷赏脸,这丰调雨顺了,才能大丰收。
    若不然的话,那就不美妙了。
    一年的丰收祭。
    一场皇家的政治秀。
    这当然要花钱的。
    玉荣在看了旧账,要知道了这得花多少钱。
    这今年她参加了,内务府当然也要添一笔钱。这一笔钱,自然是散了钱财,与民同乐的。
    说白了,玉荣要收买人心。
    她是皇后,皇后想不当了一尊泥塑的牌位。
    那么,她就要表现出来了她极得民心。
    民心即正义。
    正义即公理。
    有时候,大义的名份看着虚。
    可在许多时候,没那一个大义的名份,就注定了走不到高位。
    或者说,缺了大义的名份,就不能长久。
    “小桂子,召了白氏、韩氏、金氏三人进宫一趟。”
    玉荣对小桂子吩咐了话。
    “诺。”
    小桂子应了话。
    “娘娘,可要奴才提点她们一些?”
    小桂子询问道。
    玉荣挑眉,她一笑。
    “小桂子,看来她三人在内务府办事,还得了你的看重。”玉荣问一句。
    “这三人办事挺有章法。”
    小桂子承认了这话。
    “去年春,至今年秋,她们三人在奴才手下,也有一年半的时间。奴才瞧着,这三人都是懂得分寸的。”
    小桂子恭敬的说了几句好话。
    “审计司的帐目上看着,倒是本份的,没乱伸手。”
    玉荣是审帐的。
    这些钱可是皇家的,若有人乱伸手,她不必饶了。
    “至于传她们进宫来,本宫是有事情要吩咐。你们不必担心,本宫是有意赏了他们。若真罚?本宫不会见她们的。”
    玉荣是皇后。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只是一个挂名在内务府下的女官身份。
    这能给皇家办事。
    还是做了官。
    那真是走上了正道儿。毕竟,当官,多少人都得巴结的。
    何况,还是给皇家做了钱袋子。
    这里面的利益纠葛,可是非常利害的。
    “奴才明白。”
    小桂子笑道:“娘娘一直都是最仁慈不过。她三人办得差事,有点儿小成绩。娘娘赏她们,自然是她们的福份。”
    小桂子也是笑着拍了皇后的马屁。
    玉荣听了小桂子的话,权听一个乐趣。
    倒是小桂子这儿,玉荣说道:“你那养子如何?可是得用的?”
    玉荣这一问。
    小桂子回道:“多谢娘娘记挂了。只是一个平常的小子,读书不甚的上进。奴才也是头疼的紧。”
    小桂子是真头疼。
    这养子是从自家宗族里过继的。
    至于从亲兄弟那儿过继?
    不存在的。
    小桂子会进宫里。这便是家里的长辈卖了他。
    他虽不会记恨,可到底还明白的。
    这过继来的儿子。
    那真有了血缘的亲爹娘呢。这养爹在亲,那里面的纠葛啊。还是麻烦的。
    谁让法理啊,也在顾及了人情伦理。
    小桂子挑的养子,就是亲爹不在了。
    一个宗族里的近亲侄子。
    一个小娃娃,没爹没娘了。这族中吃百家饭,也是可怜的。
    毕竟,小桂子的家人长辈都能卖了他。
    可想想,他这族中的情况,也不怎么样。
    小桂子是在宫里起来了。
    如今是有身份的人。
    他对家族那边,反而捏得紧。
    家里给些钱财,买些田地给予家中。
    然后?
    自然是差了人看得紧。
    让这些家人来京都?
    不存在的。
    在地方上。
    家里的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不可能惹了什么大祸事。
    真来了京都?
    京都落一块瓦,那砸了人,可能都是一个官。
    京都这地方,最不缺富贵人家,最不缺豪门世族。
    小桂子的家中亲人,还不来京都趟了混水的好。
    小桂子做的,就是差了心腹,让人查了族中的情况。然后,挑好了想过继的养子。
    一通操作。
    他是直接与族长之间暗箱把持。
    给族长与族老们一些利益。事情是非常顺利的。
    要说有什么人不满意?
    只有嫡亲的兄长与爹娘不满意。
    为何?
    因为小桂子挑了养子时,宁肯要了无爹无娘的族中从侄。
    都不愿意挑了嫡亲的侄子。
    这就是亲疏远近里,这是没分一个清楚。
    “本宫记得你那养子,比五皇子大五岁?”
    玉荣让小桂子这心腹挑了养子,这是当初的承诺。
    玉荣上位后,自然也是给兑现了承诺。
    小桂子能得了一个养子。
    玉荣在正统帝那儿,都当笑话一样的提过一回。
    只是顺带一句。
    正统帝不在意。
    玉荣当是有事儿,没瞒了皇帝。
    也便是顺带一句后,再没提过。
    “回娘娘,那小子确实比五殿下大了五岁。”
    小桂子肯定的回道。
    “够壮实的小郎?”
    玉荣笑问道。
    “农村的土娃娃,吃好穿好,自然长得壮实。”小桂子能出宫歇息时,一定会回了京都的小宅。
    那是小桂子的私宅,他那养子就是住了小宅里。
    目前年岁小,就是一个小童。
    论读书?
    真没天赋。
    不过,瞧着还是有点儿习武的能耐。长得够壮实,打好底子,又一个武刀弄棍的。
    “学文学武,不需得多好,到底还要有了底子才成。你想给养子谋一个前程,没学到本事不成的。”
    玉荣小小的提点。
    “也不求太多。命数搁那儿,奴才就盼着养子将来能讨一口饭吃,就足了。”
    小桂子倒是挺随缘的样子。
    “你是本宫信任的。你那养子好好培养,若真有能耐,能入了眼。等逸哥儿去进学时,你领进宫来一趟。如果得了圣上的眼缘,本宫就许了你那养子做逸哥儿的伴读。”
    玉荣给了小桂子一个大大的空头支票。
    能不能兑现?
    玉荣不保证的。
    只能说,小桂子的养子真的不错。
    那么,她不介意在皇帝跟前提一提。
    为何?
    其时,也是小桂子一直够忠心。
    逸哥儿的将来有兄长在前。
    一个亲王爵位顶顶能到手。逍遥王爷嘛,伴读什么的名额,倒不必掬了王公大臣们的子孙。
    有一个懂得侍候人的狗腿子没什么不好的。
    在玉荣想来。
    小桂子的养子,能学得小桂子的忠心即可。
    其时,这何尝不是玉荣想表示给一些人看的。
    瞧瞧,逸哥儿,她真没甚培养的心思。就想小孩儿平安的长大。
    “奴才替自家的小郎谢娘娘的看重。”
    小桂子在此刻,那真是跪头了。
    哪怕只是一个机会呢。
    真能做了皇子伴读,就是祖上冒青烟。
    能不能成?
    想一想养子。
    小桂子在心中暗戳戳的下了决断。
    回去就找了师傅,一定要好好的培养了养子。
    练,就是努力,死力的练。
    学武,一定要学。
    学文,也不能落下。
    毕竟,哪一个皇子伴读,就没有纯粹的武夫。
    秋,天气宜人。
    寿康宫。
    皇太后与武嬷嬷聊了朝堂上的事情。
    为何?
    因为有人进宫,来求了皇太后,求了皇后。
    这些诰命们,都是来吹一吹风向的。
    朝堂上。
    慕容国舅的告发,引了宣然大波。
    藩王们被镇压了,没想到啊,还有人不服气。
    皇陵那儿,已经被废成庶人的皇帝兄长,这一位前废郑王居然还敢兴风做浪?
    这一回,慕容国舅首告。
    一下子还拿住了人证物证。
    这事情闹的大发了。
    毕竟,这想一想都明白,这里面肯定牵连甚广的。
    谁与藩王勾连。
    废郑王能兴风做浪,有谁在后面是帮凶?
    想一想,这事情就小不了。
    于是,一波一波的诰命入宫,这瞧着来请安,实则就是想探一探宫里的口风。
    皇太后是恼了。
    于是,闭了寿康宫的宫门。
    倒是坤宁宫那边,还是挺热闹的。
    “哀家可不想人扰了清静。”
    皇太后不想掺合。
    天子什么态度?
    皇太后没老晕眼。皇太后还是看得明白。
    天子想借题发挥。
    这时候,谁去挡道,谁就是天子的敌人。
    “哀家想不到的,就是皇后倒是胆儿大。”
    皇太后的话里,还是意味深长的。
    “瞧着皇后娘娘的做派,也是有计较的。”武嬷嬷禀了消息,说道:“最近宫外面,鉴宝阁的生意,可谓是兴隆的紧。”
    “那鉴宝阁是内务府办的。这内务府挣的钱子,可是入了圣上的小金库。皇后娘娘敢做的事情,想来是得了圣上的默许。”
    武嬷嬷是越说,越觉得有理。
    “鉴宝阁。”
    皇太后念了念,然后,说道:“嗯,嬷嬷你的话有道理。圣上看着富有四海,福泽天下。到底皇家内库的银子,也是有数的。”
    “哀家瞧着,天子是满意皇后的。凭着皇后一心一意给天子捞银子,一门心思为天子着想。天子的眼中,皇后就是一个好。”
    皇太后不傻。
    满宫的女人,一个个都花销了皇帝的银子。
    就是皇后一心补贴了天子。
    这等皇后,哪能不好的。
    便是皇太后做了中宫的那些年。
    那时候,也没耿皇后搂银子的本事。她当年,占了一个贤惠。
    耿皇后如今呢?
    也是贤惠名声响亮,这是皇帝开口称赞的。
    谁敢跟皇帝对着干吗?
    当然没傻子。
    “秀秀,你瞧着贤哥儿如何?”
    皇太后突然转了话题,把话问到了侄孙女这儿,说道:“说说你对你这位皇家表哥的看法。”
    “回姑祖母的话,表哥是皇后娘娘生的长子,是正紧的中宫嫡子。上书房的师傅们全是夸赞,满宫上下就没一个说了表哥的坏话。秀秀年少,在秀秀眼中,表哥也是一个极好的。”
    武秀秀把态度摆了出来。
    “你这表哥的名声是好。”
    皇太后点点头。
    “就是太好了。东宫的太子不安心啊。”
    皇太后又不瞎眼,哪看不出来,东宫太子对三皇子的态度真是忌讳的紧。
    “不遭人嫉妒的是庸才。”
    武秀秀回了一句。
    “你这话,说的妙。”
    皇太后夸了一句。
    “那秀秀你呢,你可准备好了,你也要做了遭人嫉妒的人儿?”
    皇太后问了话。
    “秀秀不怕。”
    武秀秀肯定的回道。
    “记着你的话,你可说了,你不怕的。”
    皇太后也是回了一句。
    对于三皇子嘛,皇太后是看重的。
    祖孙感情真深厚。
    到底皇太后抚养了三皇子长大。养恩搁这儿摆着。
    娘家,真能搁开不管?
    皇太后做不到的。
    可是,皇帝那边的态度?
    又是如何呢。
    皇太后要考虑的是皇帝的态度。
    瞧着皇帝默许了武秀秀入宫。
    可这不代表了,皇帝就默许了一定给武秀秀一个三皇子妃的身份。
    有时候,皇家翻脸无情,那是真翻脸。
    只要利益的需要。
    寿康宫的皇太后有考量。
    坤宁宫。
    玉荣与正统帝一起用了午膳。
    一起的,还有贤哥儿、礼哥儿、逸哥儿三兄弟。
    正统帝心情不错的样子。
    午膳后,正统帝还是关心了三个儿子。
    倒不急着考校了贤哥儿、礼哥儿的功课。毕竟,孩子们还要午歇些小刻时辰。
    于是,正统帝一挥手,放了两个儿子离开。
    他呢,是与皇后一起哄一哄小儿子。
    “明个儿是逸哥儿的周岁宴。一切可妥当了?”
    正统帝问一句。
    “圣上放心,一切皆是妥当了。”
    玉荣笑着回了话。
    “瞧瞧,朕的小五都要满周岁了。”
    正统帝心情不错的。
    当然,马上要周岁的逸哥儿。
    现在会午睡的。
    有着父皇、母后的哄,小孩儿很快就是呼呼睡着了。
    玉荣把孩子交给奶嬷嬷。
    于是,帝后二人就是一起说些小话。
    “朝堂上的事情,朕起了波澜。其目的还是为了皇室的安稳。”正统帝说了一个开场白,然后,又道:“倒是辛苦梓橦你了,为了此事,又是联络各方。还是让鉴宝阁举办了一场鉴宝会,又为朕揽了一大笔银钱。”
    “这是一些善心人的善举。哪是我的体面大,本事好?是这些人看了圣上的颜面上,给了鉴宝阁一个机会。这些人在圣上这儿,卖了一个好。”
    玉荣笑着说道。
    鉴宝阁。
    这已经越办越大。
    目的?
    当然是为了搂银子。
    就是这么简单。
    南来北往的,各地的宝物在这里混聚。
    真当这些全是善心人?
    不过是看了皇家的这一块牌子。
    “那也是梓橦你辛苦了。朕就是做拥你的一片基业,享受了这一份富贵。”
    皇帝得了好,也不介意夸一夸皇后。
    “圣上,你这夸,我就受了。”
    玉荣笑道:“要说做的好?还是不够的。”
    玉荣看的淡然。
    她的内务府,还是新开章。
    鉴宝阁靠着玻璃与镜子是真挣了钱。
    可这些也不过是天下财富的一小部分罢了。
    这一部分揽的财富。
    是她的本事吗?
    当然不是了。
    那是内务府的能耐。
    至于皇家邸报,目前瞧着运行的还好。
    要说挣钱?
    也不挣钱,只能平衡收支。这目前真正运行的好处,那是争了舆论。
    特别是在皇帝赏给兵卒们的村子里。
    这承天府啊,处处分散了这等小村子。聚村而居,聚村为堡。
    这些士卒是皇帝的基本盘。
    同样的,玉荣也在里面发挥了影响。
    她不介意了,她巴着皇帝,也是得了一些名声。
    为的,就是体现了她跟皇帝一体的。
    天子、皇后,帝后二人一体。这何尝是借了皇帝行事,也是把自己的好名声打出去。
    皇家的饭碗赏了。
    那么,皇家积的恩德,就一定要给在明处。
    也要得了这些人的卖命忠心。
    “不急,梓橦,咱们都不急。一切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正统帝做事,习惯了镇之以静。一步一步的拔了钉子。
    正统帝还真不是一个急性子的人。
    玉荣听了,笑道:“对,还是圣上说的对,是我着急了。心急啊,哪能吃了热豆腐。”
    玉荣也是听着正统帝的话,觉得她心急了。
    世间不平事,太多了。
    真想办成事情,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错的。
    就像是内务府下面的事儿。
    那可多了。
    关于养珠的事情,眼下就是有些眉目了。
    论成功?
    哪那么容易的。
    玻璃能成功,镜子能成功,那是玉荣记得配方。
    只是一个恰巧的。
    可养珠?
    真操作起来,就需要时间来培育。
    目前,一切看着都挺好。
    玉荣也懂得,不能急。
    皇帝掌了兵权。
    皇家的内库有了小钱钱。
    那么,慢慢来,一切会更好。
    至于关于盐铁,关于土地,关于人口?
    那些玉荣不敢去想。
    这时代里,很多不公平。
    可问题在于,这些背后的利益人物,太多太多了。
    她只是一个皇后。
    她没资格去管。
    资格,这很重要的。
    瞧瞧皇帝想要一个贤君的名声。
    也是努力良多。
    想收拾朝政。
    皇帝都得先有心腹,然后,掌了兵权。再然后,压服朝堂内外。
    一步一步,都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这般给上位者们消磨掉的。
    很现实呢。
    因为,只有掌权了,才会描绘心中的万里山河。
    没权利?
    那就是没资格。
    这一日,午间。
    帝后一起在坤宁宫小憩些时辰。
    待醒来后。
    正统帝去了乾清宫办差。
    玉荣留了坤宁宫。
    今个儿,她要见一见白氏、韩氏、金氏三人。这是赏了三个办差不错的女官。
    这事情,玉荣跟正统帝提了一句。
    正统帝表示了,内务府的事情,皇后一手办了就成。
    皇帝是相信了自己的嫡妻。
    坤宁宫。
    白氏、韩氏、金氏是第二次来。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平身,赐座。”
    玉荣在三人行了礼后,笑着摆摆手,然后,回了话。
    “臣妇谢娘娘恩典。”
    三人一起谢了话,然后,才是起身落坐。
    三人瞧模样,气色皆不错。
    玉荣瞧着,倒是一年多没见啊,三人比起她印象里,倒是发福了一些?
    玉荣想,莫不成她记错了。
    嗯,也可能确实是三人发福了。
    有句话怎么说的,心宽体胖。
    “内务府吩咐下去的差遣,你们三人办的都各有进益。本宫很满意。”
    玉荣笑道:“传你们进宫,也是对你等三人,各有赏赐。”
    玉荣对秋兰示意了一下。
    然后,秋兰一拍手。
    有三个小宫女走上前。
    三个托盘里,各自呈了两样东西。
    “这是三张房契是内城的二进宅子。你们三人一人一份。本宫盼着你等三人能安居乐业。”
    玉荣这话说的有深意。
    这安居乐业。
    给一座宅子,这是暗示了。
    乐业,自然是干一行,爱一行。
    “臣妇谢娘娘的赏赐。”
    三人谢了话。
    “除了房契,你等每人再赏一只凤钗。”
    玉荣笑道:“这是本宫的一点子心意。”
    三人又是谢了话。
    赏,玉荣给了。
    敲打?
    不存在的。
    玉荣要敲打了,也是敲打了小桂子。
    然后,由得小桂子去敲打下面的人。
    玉荣做的,只是施恩。
    “宫里大公主、二公主的年岁,也是快近了及笄之年。你等三人,每一人的家中可出一位公主的伴读。在公主出嫁前是许入选宫中,聆听皇家的教诲。”
    要给了赏,自然就要给到位。
    玉荣这不是给了房契,暗示这三人要好好的办差。
    赏了凤钗,这是让三人戴了,能扬一扬脸面。
    现在给三人,每一人一个公主伴读的名额,就是让三人在家中也是涨一涨威风。
    “臣妇谢皇后娘娘恩典。”
    三人又是谢了话。
    这一回,三人都清楚,这真是大恩典。
    给公主做伴读,这能不是恩典吗?
    到时候,可是拔高了女儿家的身份。
    “本宫给了机会,你等也莫要落了本宫的颜面。那入宫的家中女子,必还得出众些。”
    玉荣说这话时,语气温温柔柔。
    可越是和蔼了。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那都是头埋得低,态度越恭敬。
    三人都清楚。
    中宫皇后的赏赐给足了。
    那么,她们办差,也得把事情办好了。
    若不然,赏得多厚。
    罚时,必是加倍的罚了。
    皇家的板子,要真挨了身上。
    那是死了,家族都要脱掉几层皮的。
    “必不敢辜负了娘娘的恩典。”
    白氏先回了话。
    “娘娘厚恩,必是挑了族中出挑的女子。能陪伴公主,那是三生之幸运。”韩氏也是赶紧的回了话。
    “必是听了娘娘的吩咐,不必皇恩。”
    金氏也是赶紧的回了话。
    “嗯,就是如此。你等跪安吧。”
    玉荣笑着,结束了这一回的谈话。
    三人得了皇后的话,一起跪安。然后,告退。
    离开了坤宁宫。
    这一回,送了三人的是小桂子手下的小黄门。
    三人很客气的。
    “多谢小公公了。”
    不管是白氏、韩氏、金氏,哪一人都够客气的。还是给小黄门塞了红包。
    “三人赞善也是客气了。你等也在桂爷爷的手下办差,咱们都是一家人。”
    小黄门收礼,那是不客气的。
    这礼收了,也是要上交一部分。
    自个儿还是有收些好处的。
    至于小黄门嘴里的桂爷爷,那自然就是小桂子。
    能在坤宁宫办差的。
    自然都是投了小桂子的门下,当然也有一些年老的,投了于进忠的门下。
    总之,坤宁宫里,小桂子的势力,可比于进忠的大多了。
    这二人没明争,也没暗斗。
    可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
    小桂子是清楚了,于进忠不敢与他斗。
    他才是皇后娘娘的心腹。
    那是最早跟了娘娘的。
    于进忠呢,人老了。
    没多少年好活的。如今就是守着一份好差,然后,养老的。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那是更客气了。
    三人的态度摆的很低。
    别看在内务府当差。
    她们如今在宫外面,也是有身份的人。
    毕竟,内务府的虎皮搁那儿。
    三人在自己所在的家族里,如今也是赫赫威名。
    没法子。
    权利有了,这地位自然也有了。
    当然,在宫里,三人亦是低调的。
    因为,三人都很清楚,三人的身份,搁宫里不起眼。
    莫说宫里的尊贵人。
    就是内务府里,她们办的也只是自己那一摊子事情。其它的,她们可没资格插手了。
    真正管事的。
    还是小桂子公公。
    “奴才给曹妃娘娘请安,给三公主殿下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殿下万福金安。”
    小黄门瞧着路过御花园时,就是撞见了要到御花园赏景的曹妃与三公主,这赶紧的行了礼。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
    在此时,也是跟着行礼问安。
    “你等三人进宫,不知道是哪家的诰命?”
    曹妃瞧着三人陌生的样子,在宫里没瞧着面熟,便是问了话。
    “回娘娘的话,臣妇乃是内务府当差的赞善女官白氏。”
    白氏先回道。
    韩氏、金氏也是接着回了一样的话。
    提了自己的当差的衙门,以及目前的身份。
    “原来你等就是皇后娘娘得用的赞善女官。你等倒是京都多少妇人的榜样。”
    曹妃夸了话。
    “不敢当娘娘的夸。”
    “娘娘过誉了。”
    “娘娘的夸,当不得。”
    三人皆是回了话。
    显然,态度还是谦虚的。
    “当得,当得。”
    曹妃连连说道:“本宫可不讲假话,你等三人确实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就是曹妃扪心自问时,也是羡慕的紧。
    这三人做了女官,却是自己有了前程。
    在宫外自由自在,哪有敢管?
    毕竟,这可是内务府的虎皮在身。
    只要得皇后娘娘的重用。
    能给家族争光添彩的。
    便是家族里,也只有捧着的份儿。
    等过些年,小辈们都是培养起来。
    一个家族可不是又兴旺起来。
    做寡妇,做到这份上。
    在这个时代里,只有让人羡慕的份儿。
    毕竟,这些机遇,不是谁都有。
    也不是谁遇着机会,也能抓住的。
    要知道内务府,那可是要给皇家搂了银子的。
    这三人在曹妃眼中,也是有真本事的。
    “你们这是要出宫?”
    曹妃瞧着三人的态度,恭敬的紧,却是态度谦逊。也不会与她过于亲近了啊。
    “回娘娘,臣妇刚聆听了皇后娘娘的教诲,此时,正是要告退离宫。”
    白氏回道。
    “正是要告退离宫。”
    “不敢打扰宫中的贵主们。”
    韩氏、金氏也是回了话。
    曹妃听得如此。
    她便说道:“即然如此,本宫就不叨扰了。”
    得了曹妃的话,白氏、韩氏、金氏三人在小黄门引路下,自然是告退了。
    曹妃瞧着离开的三人。
    她的眼眸子里,一片的清明。
    这三人啊,在曹妃瞧来,就是给皇后帮衬的帮手。
    “倒是三个得用的。皇后娘娘的夹袋里,可不缺了能干的。”
    曹妃小声的呢喃一句。
    “母妃。”
    三公主喊了话。
    此时,没了外人在。
    三公主还是挺活泼的。
    “走吧,母妃的小公主,咱们去赏景。”
    曹妃哄了女儿。
    关于白氏、韩氏、金氏三人的相遇,自然也被曹妃搁在了脑后。
    出了宫门的白氏、韩氏、金氏三人。
    若论三人的关系多好?
    不存在的。
    三人一出宫,就是各自坐了自家的马车,然后,各自回了各府。
    三人可还有要事,关于给公主选伴读的。
    这要回了府上,去好好的与家中商量。
    这等机会,是要抓紧的。
    次日。
    宫中。
    关于五皇子的拭儿礼,这自然操办的热闹。
    玉荣也高兴的。
    这一日,可是小儿子的一辈子大事。
    拭儿礼,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一回。
    哪怕当事人长大了,可能不太记得。
    可参加了观礼的人,却会记得的。
    若是出了丑,那会让别人笑话的。
    所以,小孩儿的抓周礼。那也是有潜规则的。
    内幕嘛?
    就是提前让小孩儿多练习一下。
    习惯成自然。
    拭儿礼上,也是能取一个好兆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九域剑帝 这个武圣血条太厚 DC新氪星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从满眼红名开始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仙尊,时代变了 人在中世纪,抽卡升爵 挟明 简行诸天 寒门崛起 海上求生:她能听见万物心声 美利坚:我来是留学,不是留情啊 我修仙全靠被动 你的寿命余额不足 无限修道系统 叶天明江暮婉